春秋战国 晋文公与介子推的故事 关于清明节还有这样一个传说

Posted 清明

篇首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晋文公与介子推的故事 关于清明节还有这样一个传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晋文公与介子推的故事 关于清明节还有这样一个传说

又是一年清明时,又到一年安放思念的日子。

今天22时17分,清明至。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节在仲春、暮春之交,这一天是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日子。清明习俗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插柳等。这个假期,怀念,感恩,传承。

清明节的来历与故事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在那一天古代帝王将相进行“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固定的风俗。

关于清明节还有这样一个传说——介子推的传说。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到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随臣介子推果断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重耳知道后非常感动。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他决定要好好谢谢当年那些忠诚的随臣,然而唯独忘了介子推。晋文公知道后决定去找他,但他已经隐居山林,晋文公想尽各种办法找他还是找不到。最后发现介子推老死在一棵柳树旁。在旁边还发现他的血书,上面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您看此文用· 秒,点赞转发只需1秒呦~

❶点顶部“陕西洽川旅游”

❷今日头条号:洽川风景名胜区

❸新浪微博:@洽川风景名胜区1

❹工作邮箱:1279114328@qq.com

❺官方网站:

❻旅游咨询:400-0913-080;0913-5620067

景区地址: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洽川镇

相关参考

春秋战国 晋文公与介子推的故事

春秋时期,晋太子被迫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大家万分着急,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给太子,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他发现肉是介子推从自己腿割下的时候,

春秋战国 晋文公与介子推的故事 寒食节与介子推,究竟谁成就了谁

晋惠公即位之后,马上就派人去追杀重耳,以消除自己君位的隐患。重耳没有办法,只好带着随从们一起去列国流浪。因为情况紧急,所以重耳一行人走得很是匆忙,也没带足盘缠干粮。大伙跑出去没多久,就都喝了西北风。到

春秋战国 介子推和重耳的故事 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的故事

nanjingtusha的答复:刚刚晋初定,欲发兵,恐他乱起,是以赏从亡未至隐者介子推。推亦不言禄,禄亦不及。推曰:“献公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

历史人物 晋文公和介子推的故事,原来寒食节是这样来的,瞬间涨姿势了

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到晋国做了国君,这就是晋文公。在晋惠公手下当过大夫的吕省、隙芮,虽已投降重耳,但一起秘密策划要杀死重耳,另立别人做国君,又派人把捉拿过重耳的勃抵叫到家里,结成同盟。>>>勃抵从吕

春秋战国 介子推和重耳的故事 介子推和晋文公的故事

今天聊聊小董的清明假期作业。清明假期,学校布置作业:搞清楚清明节和寒食节的来历。小董很勤奋地上网查资料。查了半天,兴奋地对我说:(ps:千万别问我,为什么从清明节和寒食节扯到介子推和晋文公了。)小孩子

春秋战国 介之推还是介子推 清明节是为了纪念谁 临沂人知道介子推的故事吗

很多传统节日都是为了纪念人物而设立,那么清明节是不是也存在这样一个人物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

介子推对后人的影响 晋文公火烧介子推

晋文公和介子推的故事春秋时候,晋国发生内乱,晋献公宠信骊姬,欲废掉太子申生,改立骊姬之子奚齐为太子,由是引发一系列变乱。太子申生被骊姬用计致死;公子夷吾和重耳畏惧逃亡,重耳避难奔翟,随行贤士多人,重耳

介子推对后人的影响 晋文公火烧介子推

晋文公和介子推的故事春秋时候,晋国发生内乱,晋献公宠信骊姬,欲废掉太子申生,改立骊姬之子奚齐为太子,由是引发一系列变乱。太子申生被骊姬用计致死;公子夷吾和重耳畏惧逃亡,重耳避难奔翟,随行贤士多人,重耳

历史人物 春秋晋国贤臣介子推的故事——割股充饥

晋文公重耳在62岁立为晋国国君之前曾在外出逃19年,在这19年当中有一帮文武豪杰不离不弃的辅佐,介子推就是其中的一位。>>重耳刚开始奔逃的那几年非常的惨,先是父亲献公追杀,后是兄弟惠公追杀。重耳经常食

晋文公为何大火烧死介子推 春秋三杰之介子推

介子推: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死后葬于介休绵山(又作介山)。一作介之推(介推),亦称介子。另有姓王名光之说。生年不详,卒于晋文公元年(前636年)。介子推的出身事迹见诸文献的极少。春秋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