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郑国灭亡后遗民以国名作为姓氏

Posted 遗民

篇首语:一个人使劲踮起脚尖靠近太阳的时候,全世界都挡不住她的阳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郑国灭亡后遗民以国名作为姓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郑国灭亡后遗民以国名作为姓氏

早在战国时期,南郑君后裔中的一支郑姓人就已进入四川。四川郑姓,大多是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从中原地区迁徙而来的。四川的不少郑氏家谱上,都明确记载源自荥阳郑氏。荥阳郑氏曾经在中国历史上长期辉煌显赫,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等级森严的门阀制度中,名列四大姓氏“最高门”。

清朝以前,四川郑姓人口较少,名人也不多。湖广填四川期间,外省大量郑姓人迁入四川,使得四川的郑姓人口急剧增加。如今,全国郑姓总人口有1200多万,四川有90多万,是全国郑姓第五大省份。

战国时,郑国被韩国灭掉,郑国遗民以国为姓,散迁到河南、山东、安徽等地,有的开始进入四川。由于年代久远,史料缺失,最早迁到四川的郑姓人究竟居住在什么地方,如今已无法考证。但根据德阳一支郑姓的家谱记载,他们是孔子学生七十二贤中的郑国(郑邦,字子徒)后裔。

当时影响较大的一支郑姓,是迁居在陈、宋之间的南里君郑鲁家族。郑鲁的儿子郑琚,在魏国当上了大夫。郑琚的儿子郑无悔,是魏国的新筑大夫。郑无悔的儿子郑安平,最初为魏国效力,后来带着范雎投奔秦国,被封为关内侯、大将军。郑安平带着秦军与赵国交战,被困降赵,被封为武阳君。

郑安平的儿子郑徽,没有跟着父亲降赵,回到魏国继续做官。郑徽的大儿子郑昌,最开始是秦国吴县县令,后来跟随项羽起兵讨秦,被封为韩王,驻守荥阳。刘邦建立汉朝后,派韩信攻打荥阳,郑昌降汉。

还有一支是留在荥阳的郑宙家族。韩国灭掉郑国后,为安定郑国遗民的民心,封郑宙的儿子郑据为践土君(嚣阳君)。因郑武公的陵墓在嚣山(今河南广武山一带),就把嚣山之阳(南边)的荒僻土地封给郑据,叫他去守祭郑武公的陵墓。

相关参考

春秋战国 郑国是怎么灭亡的 郑国[东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

郑国,别名为奠国,郑重严肃忠孝仁义之国;郑在卜辞中写作“奠”,“邑”旁(也就是耳朵旁)是成为地名后加上的。“奠”在卜辞中是祭祀的酒器,后来又表示祭祀的行为,总之一直是在祭祀的圈子内转悠。直到今天,“郑

春秋战国 郑国是怎么灭亡的 郑国为什么最终被韩国所灭

1.子产对郑国的贡献郑简公第二十五年,郑国派子产到晋国慰问晋平公的病情。晋平公就和子产讨论占卜星宿的问题,子产回答得很全面很具体。晋平公很赞赏子产,给了子产很多礼物。第二十七年,子产跟随郑简公去朝见晋

春秋战国 郑国是怎么灭亡的 请教郑国和鲁国被灭的详情

先说郑国:郑穆公有十三个儿子,其中公子夷和公子坚先后嗣位为郑灵公和郑襄公,子孔(公子嘉)于前554年被杀,其族一度被灭,子然和士子孔的儿子受子孔的牵连出奔国外,子羽的后代不为卿,剩下的七家罕氏、驷氏、

郑国和韩国势均力敌,韩国是如何灭亡郑国,跻身于战国七雄之列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策命三晋(韩、赵、魏)为诸侯,中国历史也进入了战国时期。战国早期,三晋最为强大,常常联合兵力进攻其他国家。三晋中最为弱小的当属韩国,韩国地处黄河中游地区,东部、北部被魏国包

郑国和韩国势均力敌,韩国是如何灭亡郑国,跻身于战国七雄之列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策命三晋(韩、赵、魏)为诸侯,中国历史也进入了战国时期。战国早期,三晋最为强大,常常联合兵力进攻其他国家。三晋中最为弱小的当属韩国,韩国地处黄河中游地区,东部、北部被魏国包

清朝为什么会灭亡

从比较严格的意义上说,清廷退位后并没有丢掉江山。经过1911年的辛亥革命,清廷只是退出了“大中国”的政治舞台,皇帝还是那个皇帝,国名还是那个国名,只是“大清国”变成了“小清国”。原先一个庞大的帝国,其

历史人物 若干惠的后人

若干惠鲜卑族人,生于代郡武川,以国名“若干”作为姓氏,是南北朝时期著名将领。公元547年,若干惠在前往鲁阳的途中病逝,朝廷追赠秦州刺史,谥号武烈。若干惠生平介绍>若干惠(?―547年),字惠保,代郡武

清朝灭亡后满族人纷纷改姓 他们都改为什么姓氏了

很多人都不了解满族人改姓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成书于北宋年间,记录了汉族人民的姓氏的《百家姓》,如今已经成为流传千年的经典。满族也有属于自己的《满族百家姓》,但今天他们的姓氏,却和古代发生了

满族瓜尔佳氏现在姓什么,清朝灭亡后,满清9大贵族姓氏都改姓什么了

清朝灭亡后,满清9大贵族姓氏都改姓什么了1、爱新觉罗,如今的爱新觉罗家族的人数不少,有30-40万爱新觉罗氏,清朝美味后,爱新觉罗后裔纷纷改姓“金”。2、钮祜禄氏,大家熟知的甄嬛就是钮祜禄氏,还有乾隆

如何评价王锡阐此人?明末遗民王锡阐的历史成就

  王锡阐生于公元1628年,去世于公元1682年,为江苏吴江人,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天文历史学家。生于崇祯末年的王锡阐,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培养了忠君爱国思想。所以十七岁时明朝灭亡,王锡阐一度想要以死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