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赵盾和狐射姑立君之争

Posted 春秋

篇首语:知识的价值不在于占有,而在于使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赵盾和狐射姑立君之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赵盾和狐射姑立君之争

  赵盾的父亲赵衰是时代的元老与功臣,随同晋文公重耳流亡十九年。他足智多谋,功劳赫赫。最初流亡狄国时,赵衰娶了一名叫“叔隗”的狄女,生下了 赵盾。后来晋惠公派人潜入狄国,准备暗杀重耳,重耳和赵衰等人不得不离开狄国,开始新一轮的流亡。这时赵盾还年幼,赵衰无法把他带在身旁,就留在狄国由母 亲养大。> >   后来流亡集团回到晋国,重耳成为晋文公,赵衰也成为一代功臣。晋文公为了对赵衰多年来的忠心表示感谢,将自己的女儿(后来被称为“赵姬”)嫁给了赵衰,并生了三个儿子。> >   赵衰喜新厌旧,并不想念狄国的妻子和儿子,压根没有想过把他们接回晋国。心地善良的赵姬却一直提醒赵衰将狄国的妻儿接回国,但是赵衰拒绝了。> >    赵姬对赵衰说:“有了新宠就忘了旧爱,这样做不太好,如何使人信服呢?一定要将她们母子二人接回来。”赵衰之所以不想迎回叔隗与赵盾,可能还有一个担 心,就是怕赵姬会吃醋。这女人要是吃醋了,往老爹晋文公那儿一说坏话,赵衰的地位就不稳固了。既然赵姬如此坚持,赵衰就答应了。> >   赵盾和他的母亲从狄国返回晋国。> >    赵姬见赵盾一表人才,很有才干,非常喜欢。向父亲晋文公请求,让赵盾成为赵衰的嫡子。赵盾成为嫡子,意味着赵盾的母亲叔隗将成为赵衰的正夫人。而赵姬只 能是庶夫人,名位排在叔隗之下。赵姬这名女子真的非常伟大,善良且宽容,又富有智慧。倘若没有她对赵盾的鼎力支持,赵氏能否成就数百年的基业确实是个未知 数。> >   晋文公对赵衰十分信任,晋国组建三军时想任命他为中军元帅,实际上也是三军总司令。赵衰却勇于让贤,推荐为中军司令;晋文公打算让他出任下军司令,他又一次推让给栾枝与先轸。> >   直到晋文公八年(公元前629年),晋国组建新上军与新下军。赵衰担任了新下军司令,才算正式进入到军界的高层,后来他还担任过上军副司令与中军副司令。> >   三军正副司令共有六位,赵衰在中军副司令的位置上待了五年,直至去世。他死于公元前622年,即与晋襄公去世的前一年。令人奇怪的是,这一年三军六位高级指挥官中,竟然死了四位,即先且居、赵衰、栾枝和胥臣。> >   四位司令级的将军在同一年去世,实在令人难以置信,史料对此记载十分简略,无法了解四人的死亡原因。这一重大事件,也表明晋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晋文公那一代的谋臣武将基本不在人世,权力就落在第二代的身上。> >   四位大将在同一年去世,晋国军事高层人事将面临巨大的变动。晋襄公不得不考虑将晋国的军事力量由原先的五个军整编为三个军。即裁撤了新上军和新下军,保留原先的上、中和下三军。> >   谁将出任权位最重的中军元帅一职呢?> >   晋国是军政合一的国家,军队的最高统帅同时也是国家的首席执政。只要担任中军司令一职,就意味着同时也成为宰相级的权臣。> >   在追随晋文公重耳流亡的功臣中,最显赫的人物便是狐偃与赵衰,狐偃的儿子狐射姑与赵衰的儿子赵盾成为中军元帅最有力的竞争者。> >    起初晋襄公打算任命狐射姑为中军元帅,赵盾为副元帅。正当委任令要下达时,晋国的元老之一、赵衰的老部下阳处父结束在卫国的国事访问返回晋国。在狐和赵 两大家族中,阳处父是偏向赵氏的。他力劝晋襄公任命赵盾为中军司令,极力称赞赵盾有治国之才,并说道:“中军元帅必须让有才能的人来担任,如此才是国家之 福。”> >   阳处父的言下之意,赵盾的才干要远远超过狐射姑。> >   晋襄公权衡再三,最后采纳阳处父的意见,将狐射姑与赵盾的位置做了对调,即赵盾出任中军元帅,狐射姑出任中军副元帅,这意味着赵盾掌控了军政大权。> >    赵盾的确是非常有才能的人,他上任后,雷厉风行地进行内政改革,成为令人瞩目的政治新星。根据史书的记载,赵盾“制事典、正法罪、辟狱刑,董逋逃,由质 要,治旧污,本秩礼,续常职,出滞淹”。就是制定各项法律,清理诉讼案,加强对国家通缉犯的追捕。并且治理政治腐败问题,恢复社会正常秩序,提拔下层优秀 人才等。> >   位居赵盾之下,狐射姑焉能吞下这口恶气?> >   当年(公元前621年)八月,晋襄公病逝。> >   由于晋襄公嫡子夷皋年纪还小,为了保持晋国的稳定与霸业,大臣们倾向选择年长的接班人。但在接班人选的问题上,狐射姑与赵盾针锋相对。使得狐和赵的矛盾由隐蔽走向公开,冲突迅速升级。> >   赵盾和狐射姑各推出一位候选人。> >   赵盾推出的候选人是公子雍,公子雍是晋文公之子,晋襄公的庶弟。公子雍此时正在秦国,他为什么去了秦国,史书没有详细记载。结合这一年秦穆公去世的事件,估计他可能是去参加秦穆公的葬礼。> >    如果这个推断成立,可以判断赵盾主政之后晋国在外交政策上出现了大调整。即积极恢复与秦国的友好外交,以保证晋国在东进过程中避免西线的冲突。赵盾认为 公子雍具有四大优势,第一,德才兼备且心地善良;第二,年龄比较大,可以胜任管理国家的重任;第三,深受晋文公的喜爱,有利于得到老臣们的支持;第四,与 秦国的关系比较好,有利于发展与秦国的友好关系,稳住秦国是晋国的基本国策。> >   狐射姑推出的候选人是公子乐,公子乐是晋文公与文嬴的儿子。文嬴就是怀嬴,秦穆公的女儿,先是嫁给晋怀公,后又嫁给晋文公的那个有个性的女子。秦穆公对晋文公登上君位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晋文公众多的妻子中文嬴地位是非常特殊的。> >   狐射姑的父亲狐偃是个很精明的人,他可能有意赢得文嬴的信任。狐家与文嬴的关系非常密切,因而狐射姑力主由文嬴的儿子公子乐来继任君位。他的理由是既然晋国的基本国策是要缓和与秦国的关系,公子乐作为秦穆公的外孙当然是最佳的人选。> >    狐射姑的提议令赵盾勃然大怒,他骂道:“在晋文公的后宫中,文嬴本来地位就很低,只位列第九。何况这个女人先嫁怀公,再嫁文公,淫荡下贱。她的儿子公子 乐在陈国当外交官,陈国不过只是个小国,这个职位也是比较低的。母子两人均地位较低,而让地位低的人来统治国家,国家怎么可能安定?相反,公子雍的母亲在 文公诸夫人中,位列第二。她又深受晋文公的喜爱,这是国人皆知的事实,大臣与百姓都会接受的。”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狐射姑和赵盾是什么关系

  狐射姑乃狐偃之子,晋国功臣之后,晋文公重耳的表兄弟。赵盾是晋文公五贤士赵衰之后,侍奉了晋国的三代国君,曾一度执掌晋国军政大权,也是他开创的异姓卿族代晋同姓家族为公族的先河,为晋国后来的六卿之乱埋下

狐射姑和赵盾是什么关系?他们的结局如何?

  狐射姑乃狐偃之子,晋国功臣之后,晋文公重耳的表兄弟。赵盾是晋文公五贤士赵衰之后,侍奉了晋国的三代国君,曾一度执掌晋国军政大权,也是他开创的异姓卿族代晋同姓家族为公族的先河,为晋国后来的六卿之乱埋下

春秋战国 赵朔与赵衰 赵朔是谁

赵朔,嬴姓,赵氏,名朔,因谥号为“庄”,所以又被称为赵庄子。赵朔是我国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成公的女婿,他本人是晋国朝中位列正卿的赵氏一族的后代,他的父亲赵盾、爷爷赵衰都是晋国有名的大臣。狐射姑曾评价赵衰

赵盾和赵氏孤儿有什么关系呢? 赵盾有几个儿子

《赵氏孤儿》这则故事发生在我国春秋时代,故事中的孤儿赵武就是赵盾的孙子,晋景公姐姐和赵朔的儿子。赵盾是活跃在晋国的臣子,是晋国赵氏一族的领导人,应该是赵氏第十九世。他曾服侍过三位晋国国君,他们分别是晋

赵盾和赵氏孤儿有什么关系呢? 赵盾有几个儿子

《赵氏孤儿》这则故事发生在我国春秋时代,故事中的孤儿赵武就是赵盾的孙子,晋景公姐姐和赵朔的儿子。赵盾是活跃在晋国的臣子,是晋国赵氏一族的领导人,应该是赵氏第十九世。他曾服侍过三位晋国国君,他们分别是晋

赵盾有几个儿子?赵盾和赵氏孤儿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赵氏孤儿》这则故事发生在我国春秋时代,故事中的孤儿赵武就是赵盾的孙子,晋景公姐姐和赵朔的儿子。赵盾是活跃在晋国的臣子,是晋国赵氏一族的领导人,应该是赵氏第十九世。他曾服侍过三位晋国国君,他们分别

晋灵公为啥随意泄露国家机密

晋国称霸的时候共建立五个军,到了晋襄公晚年五个军的统帅即辅佐晋文公的老臣大多都已逝去,于是晋襄公想搞一次大裁军,撤销了两个军,打算让狐射姑担任最高统帅,让赵盾辅佐他,可是大臣阳处父极力推荐赵盾,他说,

晋灵公为啥随意泄露国家机密

晋国称霸的时候共建立五个军,到了晋襄公晚年五个军的统帅即辅佐晋文公的老臣大多都已逝去,于是晋襄公想搞一次大裁军,撤销了两个军,打算让狐射姑担任最高统帅,让赵盾辅佐他,可是大臣阳处父极力推荐赵盾,他说,

历史人物 韩厥有何历史贡献

  狐射姑评价赵衰和赵盾父子的时候这样说到:“衰乃冬日之日,盾乃夏日之日。”他意指他们乃是“冬日之日赖其温,夏日之日畏其烈。”赵衰在晋文公时期深受宠信,就连晋文公的亲舅舅狐偃都比不过赵衰的荣宠。赵盾则

晋灵公泄露机密导致严重后果 亡国之灾

...无道,以重税来满足奢侈的生活,致使民不聊生。最终遭赵盾、赵穿兄弟杀害。到底晋灵公泄露了什么机密导致严重后果,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晋国称霸的时候共建立五个军,到了晋襄公晚年五个军的统帅即辅佐晋文公的老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