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郑庄公的故事

Posted 春秋

篇首语:当筵意气临九霄,星离雨散不终朝。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郑庄公的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郑庄公的故事

郑庄公的故事

  周平王以镐京靠近犬戎,东迁洛邑。秦襄公以兵护送平王,平王赐他岐丰之地,秦国从此变成大国。西周结束,经历十二代,共三百五十二年。    春秋是一个群雄纷争,王霸跌兴,风雷激荡的时代。许多故事在这里上演,或凄婉、或惨烈、或悲壮。据史书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有三十六名君主被杀,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四百八十多起,诸侯的朝聘和盟会四百五十余次。在这血流漂杵的社会大动荡大变革时期,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被史学家誉为春秋五霸。郑庄公的故事

  言不由衷

  幽王时,郑桓公友是周王的司徒,后来犬戎入侵,桓公友战死。平王让她儿子掘突继承司徒,是武公。武公死了之后,儿子庄公仍然是周平王的卿士。周平王分权给虢公,郑庄公怨恨周平王。周平王说:“没有的事(偏心于虢公)。”于是周王、郑国交换人质(证明互信),周平王的儿子狐在郑国做人质,郑庄公的儿子忽在周王室做人质。周平王死后继任者周桓王怨恨自己的父亲狐曾被押在郑国做人质,打算让虢公单独执政,结果双方发生争执。

  西元前707年,周桓王罢了郑庄公左卿士之职,郑庄公也不去朝见周王。于是桓王率领天子六师及蔡、卫、陈等三国之师伐郑,战于葛,被郑军打得大败。到了西元前701年,郑庄公居然号召齐、卫、宋会盟于恶曹(今河南延津西南),几乎当上了春秋初年的霸主(因为没有得到周天子承认,所以此第一让给了齐桓公)

  左传评论互相交换人质,说:「信不由衷,质无益也。」意思是口是心非,不能互相取信,就是交换人质也没用。这也是成语言不由衷的出处。

  齐大非偶

  春秋初期郑国国势强盛,齐僖公想把自己的女儿文姜嫁给郑庄公寤生的太子忽。www.lishixinzhi.com太子忽推辞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配偶,齐国是个大国,不是我能匹配的。」

  后来北戎入侵齐国,齐国向郑国求援,太子忽率领郑国的军队,帮助齐国打败了北戎。齐僖公又重提这件事,太子忽坚决推辞。

  别人问他,他说:「以前没有帮齐国忙的时候,我都不敢娶齐侯的女儿。今天奉了父王之命来解救齐国之难,娶了妻子回去,这不是用郑国的军队换取自己的婚姻?郑国百姓会怎么说我!」就辞别而去。

  后来齐僖公姜女儿文姜嫁给了鲁桓公。

  「齐大非偶」表示自己门第或势位卑微,不敢高攀。

  (出自《左传·桓公六年》)

  郑伯克段于鄢___不到黄泉不相见

  《郑伯克段于鄢》出自于《左传》,作为《古文观止》的篇首,它所讲述的,是发生在春秋时期郑国的故事。(注:郑国位于今河南地界)

  当初,郑武公迎娶申国的女子姜氏为妻,名为武姜,生下了庄公和共叔段。姜氏在梦中生下庄公,受到惊吓,给他起名为「寤生」。所以姜氏很厌恶他,宠爱共叔段,想要立共叔段为太子,并多次向武公提出请求,武公都没有答应。

  等到庄公即位之后,姜氏请求把「制」分封给共叔段。庄公说:「制这个地方,是严峻险要的边界要塞。东虢国君倚仗它的险要,不修德政,所以被我郑国所消灭。换作其他地方儿臣都可以从命。」于是姜氏又请求「京」地,庄公就把「京」分封给他。共叔段被人们称为「京城大叔」,因他所得到的荣宠远远凌驾于众臣之上。

  郑大夫祭仲劝谏说:「都城超过百雉(三百丈),是对国家的危害。先王的制度,大都不超过国城的三分之一,中都五分之一,小都九分之一。而今京逾越了规矩,这不符合先王的法度,君王将不堪重负。」郑庄公说:「我的母亲姜氏想要这么做,怎么才能避免祸患?」祭仲说:「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早作安排,莫让他们的贪心滋长蔓延,一旦蔓延就很难遏制。蔓草都难以除尽,何况国君的宠弟呢?」庄公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你等着看吧。」

  不久大叔强迫西鄙、北鄙也要接受他的管辖,公子吕说:「一国不堪二主,国君您将作何打算?若想把国家让给大叔,臣等这就去奉事他,如果不肯让,就请除掉他,不要让民心动摇。」庄公说:「不用了,他会自取灭亡的。」

  大叔又把西鄙、北鄙据为己有,扩张到了廪延。子封(即公子吕)说:「已经可以了,拥有广袤的土地将会获得民心。」庄公说:「对君主不义,对兄长不亲,这不是民心所向,即使土地再大,也将自取灭亡。」

  大叔修筑城墙、聚拢百姓、整饬军备,备齐了步卒与兵车,准备袭击郑国,夫人武姜将开启城门,以作内应。庄公得知他叛乱的日期之后说:「可以了。」任命子封率领二百辆兵车、一万五千多士卒讨伐京。京城军民叛变了大叔段,段退到鄢地(郑国边界),郑庄公乘势又讨伐到鄢,五月辛丑这一天,大叔出逃到共国。

  于是庄公把姜氏流放到郑国的边疆城颍,并且发誓说:「不到黄泉,再也不相见了。」说完又后悔了。

  郑大夫颍考叔在颍谷做官,听说了这件事,就向庄公进献贡品,借机劝谏。庄公赏赐给他美味的食物,颍考叔特意把肉放在一边不吃,问其原因,他说:「小人家有高堂老母,所品尝的都是小人奉养的食物,还从来没有吃过君王赏赐的肉羹,请求君王同意赏赐给我母亲吃。」庄公说:「你还有母亲能够奉养,而我却没有机会了。」颍考叔说:「敢问您为什么这么说? 」庄公说出了其中的缘故,并告诉他自己现在很后悔。颍考叔说:「君王您不必懮虑,如果能把地挖到泉水涌出,您们母子在隧道里相见,谁还能说什么呢?」庄公听从了他的建言。

  庄公走进隧道里,高兴地赋诗说:「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融融:和乐的样子。)姜氏走出隧道,赋诗说:「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泄泄:舒散愉快。)于是母子又和好如初。

  君子说:「颍考叔真是一位纯孝的大孝子,爱自己的母亲,从而感化了庄公。《诗经》说:『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说的正是这样啊。」

相关参考

郑庄公掘地见母的故事 郑庄公的性格特征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天下大乱的时期。一方面,周天子的势力因为分封制的关系逐渐被削弱,直至最后彻底失控,而各诸侯国则日益强大起来;另一方面,社会正处在有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面对这样一个乱世,各...

郑庄公掘地见母的故事 郑庄公的性格特征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天下大乱的时期。一方面,周天子的势力因为分封制的关系逐渐被削弱,直至最后彻底失控,而各诸侯国则日益强大起来;另一方面,社会正处在有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面对这样一个乱世,各

春秋战国 郑庄公的四个儿子 来818几个故事

陈子昂这里先是点明礼和法的不同功用:礼是用来使人进步的,法是用来搞好国政的。那么,拿盾牌当枕头时刻准备着为父报仇这是做儿子的大义所在,没错;而诛杀罪犯也是政府的一项基本功能。如果礼义有缺,就没法教育百

春秋战国 郑庄公掘地见母的故事

郑庄公掘地见母:春秋鲁国太史左丘明,在传述《春秋》“郑伯克段于鄢”时,记述了这样的一段史实:郑武公的妻子武姜,生头一个孩子时是难产,她就给这个孩子起了个名字叫寤生,寤生就是难产

春秋战国 郑庄公的这次尝试彻底开启了春秋时代

  周桓王十三年(公元前707年)爆发的繻葛之战,是春秋初期郑国郑庄公为称霸中原,在繻葛(今河南长葛北)大败周室联军的一次反击作战,也是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后,周王室衰弱,诸侯国崛起,不听从天子之命,

春秋战国 郑庄公射周天子 郑庄公的那一箭彻底破坏了周天子高高在上的形象

武王伐纣,建立周朝,而后分封各国,周天子自此成为天下共主。各种礼仪的制定、诸侯的赏罚等,周天子都是说一不二的,其他诸侯国也愿意听取周天子的意见,遵从其决定。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的威望锐减,很多

春秋战国 郑庄公和周桓王 [问答]周桓王兵败之后,为何不贬郑庄公的爵位

忽然想通了,看看周和秦是怎样建国的就知道为什么周朝实行分封制而秦朝实行中央集权制了。周朝是以仁义为名讨伐商纣,过程中还带了很多诸侯,这些诸侯,周武王实际上是无权对其发号施令的(除了在那次战争中以伐纣盟

郑庄公的这次尝试彻底开启了春秋时代 繻葛之战

周桓王十三年(公元前707年)爆发的繻葛之战,是春秋初期郑国郑庄公为称霸中原,在繻葛(今河南长葛北)大败周室联军的一次反击作战,也是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后,周王室衰弱,诸侯国崛起,不听从天子之命,开始

郑庄公的这次尝试彻底开启了春秋时代 繻葛之战

周桓王十三年(公元前707年)爆发的繻葛之战,是春秋初期郑国郑庄公为称霸中原,在繻葛(今河南长葛北)大败周室联军的一次反击作战,也是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后,周王室衰弱,诸侯国崛起,不听从天子之命,开始

春秋时代正式拉开帷幕 周王室征讨郑庄公的失败

这世界,无论古代现代,只要是男人,就几乎都有当老大的愿望,甚至有N多女人都有这样的愿望,吕后武则天慈禧不都是女人吗?只不过绝大多数的人,看看自己的能力,瞧瞧老天的运气,想想背上的后盾……实在无与争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