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第6节 子玉兵败

Posted 春秋

篇首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第6节 子玉兵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第6节 子玉兵败

  公元前660年,齐国和鲁国之间发生了矛盾,齐孝公出兵伐鲁,但是并没有交兵,鲁国派了个使者到齐侯那里说了几句好话讲了一番道理,齐军就退了。> >   可是鲁僖公咽不下这口气。我打不过你,有能打过你的。> >   就派公子姬遂为正使,臧孙臣为副使到楚国先纳贡,请楚成王出兵报仇。> >   臧孙臣和成得臣有些私交,成得臣就先在楚王那里预预热,对楚王说:齐国不参加鹿上之盟,宋国被我们败在泓水。这两个国家都是我们的仇敌,大王如果想向这两国问罪,我愿意做前驱。> >    成王本来就认为成得臣是员能将,看他为楚的霸业又这么尽力,自然很高兴,就任命成得臣为统兵大将,申公叔侯为副将率兵伐齐,楚军很顺利地就攻取了阳谷 (今山东省阳谷县东北)这个地方,并且派兵驻守在这里,有长期占领的打算。齐国这个时候哥几个忙着争君位,也没积极性收复失地。表面看来是楚国得利了,其 实并不然,楚国埋下了城濮之战齐出兵助晋的祸根。> >   这个时候楚的令尹斗子文年龄已经大了,就向楚成王推荐成得臣来接替自己。楚王说:我恨宋国甚于恨齐国,成得臣已经为我报了齐国的仇,如果你能为我伐宋,报了当年他伐郑之仇,在凯旋之日,听您自便,这样行不行?> >   子文说:臣的才能不如子玉(即成得臣),让他去胜于我去,一定不会误了君王的大事!> >   楚王说:宋自从与我们为敌,就投靠了晋国。如果我们伐宋,他一定会向晋国求救,晋也一定会救宋,那时我们以一抵二,子玉的能力就不够了,还是得你去。> >   就下令由子文在睽地聚合车马兵甲。按当时的惯例,兵马汇齐要做例行检阅,目的之一是申明军法。申明军法而立将威的方式之一就是斩处违纪将士,子文为了给子玉留展示机会,所以阅兵中一个人没杀。> >   楚王就问子文:你检阅车马不杀一人,怎么立军法之威呢?> >   子文解释说:我的才智和能力,已经好比强弩之末,想要立威非子玉不可。> >   楚王就又让成得臣在地(今河南省孟津县东北)整肃军马,这个成子玉就不客气了,为了立威从始至终,检阅得仔细,用法严肃,有违军法的一律不赦。一天下来,鞭刑七人,贯耳三人,真是军纪严明,军威整肃。> >   楚王看得果然高兴,夸奖道:子玉真是个将才呀!> >   子文再次请求楚王允许子玉接班,这回楚王同意了,并准备任命子玉为令尹。> >   群臣听说了这事都赶到子文的家里,一方面“退休”了来看一看,尽尽同朝情谊,子文为政很宽仁,人缘也好。谈论中大家也都称赞子文不仅自己干得好,又选了一个好接班人,子文很高兴,功德圆满,致仕回家,来看的人又多,就备了酒席款待。> >   这时朝中文武多数都在席上,只有大夫吕臣因为有病没到,酒喝到一半,门人来报,有个小孩求见。> >   子文就让召了进来,那孩子行了躬身礼,也不等人让就去坐在了酒席的末位,饮酒吃菜潇洒自如,旁若无人。有认得的就对子文说:这是吕臣的儿子,名叫贾,今年才十三岁。> >   子文就有点奇怪,这孩子年龄很小,怎么一副高傲的大夫之气。就想逗逗他寻个开心。> >   子文把孩子召过来问他:我为楚国选了一个众望所归的统军大帅,大家都祝贺我此次选人得当,你这小家伙会怎么看呢?> >   贾回答说:大家都以为可以称贺,我却认为应该提前吊丧。> >   子文火了:你说吊丧,道理在哪?> >    贾拿出一副小大人的派头说:我观察成子玉的为人,敢于做事,却不善于谋事,做人能进而不能退。这样的人可以搏杀攻伐,不可以担治国治军的大任。若把军 政大权交给这样的人,必然关键时刻感情用事而不能自制。谚语说“太刚则折”,说的就是子玉这样的人。因为你举荐了一个人而败了一个国,你说有什么值得称贺 的?如果事实证明他能胜任自己的职事,那时再称贺不也不晚吗?> >   左右的人怕子文生气,忙打圆场说:这都是小孩子的狂话,不必当真。> >   哪知这孩子根本不在意子文的态度,说完了话傲气十足地大笑而出,众文武大臣也没人往心里去,酒宴就散了席。> >   第二天,楚王任命成子玉为大将,率领楚国大军,又联合陈、蔡、郑、许四国诸侯,浩浩荡荡地杀入了宋国境内并色围了缗邑(今山东省金乡县)。> >   宋成公派司马公孙固到晋国告急求救。> >   接下来的事在晋国部分已经讲到。晋文公率兵救宋,楚将成子玉和晋将先轸斗智斗勇,晋、楚发生了城濮之战。楚军大败,成子玉羞愤自杀,晋文公一战奠定了中原霸主地位。> >   一国之人的识人之能还真就不如一个孩子。其实也未必没人看透,只是没人能像孩子那样肯讲真话而已。这个世界讲真话真难啊!因为一旦讲了遭人忌讳的真话,以后你的脚下就可能多不少陷阱,这么高的成本实在是太让人望而生畏了!

相关参考

春秋战国 第6节 夫妻团聚

  再说百里奚的妻子杜氏,自从丈夫外出“半工半读”,她就靠纺线织布、给人缝补浣洗为生,后来遇到饥荒实在活不下去了,就带着儿子要饭逃荒流落他乡。辗转流离也到了秦国,靠给人家洗衣服度日。儿子百里视,字孟明

春秋战国 第6节 夫妻团聚

  再说百里奚的妻子杜氏,自从丈夫外出“半工半读”,她就靠纺线织布、给人缝补浣洗为生,后来遇到饥荒实在活不下去了,就带着儿子要饭逃荒流落他乡。辗转流离也到了秦国,靠给人家洗衣服度日。儿子百里视,字孟明

春秋战国 第6节 埋下隐患

  赵武灵王是个帅哥,身高形伟,龙颜鸟,广鬓虬髯,面黑有光。而且心高气盛,大大才丰,喜欢创新,标新立异。>>  他继位时年龄小,五年后娶韩侯的女儿为夫人,生了个儿子赵章,立为太子。有一次游览大陵(今山

春秋战国 第6节 结交专诸

  过了溧阳,又走了三百里,到了一个地方叫吴趋。在这里看到一个壮士,高颊深目,状如饿虎,声若巨雷,正在和另一个大汉打架,谁也劝不住。这时门内有一个老妇人喊到:专诸不可以和人打架。>>  那壮士立刻表现

春秋战国 第6节 不是不努力

  燕王喜的特点是爱占便宜,而且为了占便宜,肯于冒险。>>  便宜这个东西,其实就是人生的若干个机遇,是上天给予的。老天给你你推不掉,不给你你争也争不来。>>  燕王喜就总吃想占不该占的便宜的亏。>>

春秋战国 第6节 泓水之战

  宋襄公吃了一把图王霸之名的大亏该清醒了吧,没有。为图仁义的虚名又吃了一把大亏。前次是吃了亏误己,因为虽然自己被拘了,国家损失不大。这一次是吃了亏误国,给宋国带来了惨重损失。这就是泓水之战。>>  

春秋战国 第6节 君卿斗法

  郑庄公自从周郑交质后,君臣和睦,国内平安。平王去世后,庄公和周公黑肩同秉朝政,迎太子姬狐回来继位的同时,郑的世子姬忽也回了郑国。哪知道太子姬狐因为父亲去世悲伤过度,回到周就去世了,庄公和黑肩主持辅

春秋战国 第6节 玩物丧志的典范

  卫懿公在历史上大名鼎鼎,就是玩鹤亡国的那位,在反面教材中是玩物丧志的历史“典范”。>>  懿公继位后,荒淫逸乐,奢侈放荡,为政九年,正事不干,游玩不误。他有一个偏好,就是喜欢鹤,而且亲自养,能喜欢

春秋战国 第6节 恶有恶报

  这年秋天,献公想赴蔡邱参加齐桓公的会盟,结果没到地方就生了病返回了晋国。骊姬也知道自己没有群众基础,坐在献公的病榻上哭着说:您遭骨肉离异的变故,把公族都驱逐了,立我的儿子为世子,一旦您身体出了问题

春秋战国 第6节 亦褒亦贬说吴起

  文侯听说了西门豹的事迹十分高兴,觉得翟璜有识人之明,就对他说:我采纳你的推荐,用乐羊得了中山,用西门豹改变了邺城。现在西河(指今山西、陕西两省间自北而南流向的黄河南段)地方就在秦国的嘴边上、手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