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的隶书是谁发明的? 隶书的起源

Posted

篇首语: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中的隶书是谁发明的? 隶书的起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传统文化中的隶书是谁发明的? 隶书的起源

隶书的起源:隶书,是我国汉字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一种传统的重要书体,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无论是作为书法艺术的创作,还是社会生活中的运用,其生命力经久不衰,深受历代人们的喜爱。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帝国。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使政令通畅,便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文字改革。他首先把大篆简化为小篆,再把小篆规定为全国标准的通行文字,而隶书就是从篆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为什么把一个“隶”字用来称作一种书体?原来“隶”就是奴隶的意思,是地位低下的人所创造并使用开来的。

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对读书人狂施暴政,“焚书坑儒”。相传有一位叫程邈的徒隶,因为私下讲了几句不同政见的话,被人告发,抓进了大牢。那程邈心想:这次下狱,凶多吉少,如果没有特殊的举动打动秦始皇的心,是没有生还希望的。他无意中看到狱官的腰牌 ,觉得用篆书书写很麻烦,于是,他就作了改革,创立了一种速写书体上呈秦始皇,希望能被采用推广。

这种字体把篆书圆转婉通、繁复曲折的笔划演变成为简略方折的笔划,字形由修长变为扁方,上下收紧,左右舒展,运笔由缓慢变为短速,从而显示出生动活泼、风格多样的气息,给书写者带来很大的方便。秦始皇看后很欣赏,不仅赦免他的罪,还封他为御史。但由于已把小篆为全国的通行的文字宣昭天下,不好再更改,就规定这种字体以后在官狱中使用。因为这种新书体起初专供隶役使用,而程邈又是徒隶,所以被称之为隶书,或谓佐书、佐隶。后来在小官吏、工匠等下层流行开来。当然,这只是一种传说而已,可能有很大的附会成分。因为,实际上任何一种代表性书体的产生,都决非个人的力量所能创造,也绝非一个时期所能完成,它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实际的需要而逐步渐变、最终成型的,程邈所作的大概是整理工作。

隶书的产生,同后来的楷书、草书的产生一样,乃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大变革。从此,书法告别了延续三千多年的古文字而开端了今文字,字的结构不再有古文字那种象形的含义,而完全符号化了。隶书上承篆书,下启楷书,是一个质的转变和过渡。使中国文字进入更为定型的阶段

秦国存在了十三年就灭亡了,小篆作为全国通行的标准字体也随之结束了它的使命,隶书在汉代便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隶书的广泛使用,为汉字书法的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形成了中国书法史上空前繁荣的局面。

相关参考

解密第二大书体隶书最早产生于什么时候

隶书是我国书法艺术宝库中瑰丽的珍宝之一,它源远流长,贯穿古今,是我国自有文书以来的第二大书体,直贯秦、汉、魏、晋六朝,代篆书而盛行于世。唐以后虽然楷书占据统治地位,但隶书仍然流行,以至今日。由于隶书体

历史百科 何谓隶书

何谓隶书有程邈者,下杜人,与李斯同时,为衙狱吏,得罪繁云阳。是时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吏卒,兴戍役,官狱职务繁,始皇命邈作书,增减篆体,以趋约易。书成,始皇善之,出为御史;名其书曰“隶书”,因邈素

隶书成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汉朝文化

两汉时期文化科学异常活跃,对外交流意义重大。汉朝进一步奠定了汉民族的民族文化,西汉所尊崇的儒家文化成为当时和日后的中原王朝以及东亚地区的社会主流文化。到现今,“汉人”仍为多数中国人的自称,而华夏族逐渐

邓散木 隶书朱子治家格言 四屏

解说:邓散木,原名菊初,别名铁,学名流杰,字钝铁、散木,别号粪翁、芦中人、无恙、且渠子、厕简子,因动脉硬化截去左腿后更号夔、一足,斋名厕简楼、豹皮室、三长两短斋,生于上海,中国现代书法家、篆刻家,中国

邓散木 隶书朱子治家格言 四屏

解说:邓散木,原名菊初,别名铁,学名流杰,字钝铁、散木,别号粪翁、芦中人、无恙、且渠子、厕简子,因动脉硬化截去左腿后更号夔、一足,斋名厕简楼、豹皮室、三长两短斋,生于上海,中国现代书法家、篆刻家,中国

隶书成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汉朝文化

两汉时期文化科学异常活跃,对外交流意义重大。汉朝进一步奠定了汉民族的民族文化,西汉所尊崇的儒家文化成为当时和日后的中原王朝以及东亚地区的社会主流文化。到现今,“汉人”仍为多数中国人的自称,而华夏族逐渐

历史秘闻 邓散木 隶书朱子治家格言 四屏

解说:邓散木,原名菊初,别名铁,学名流杰,字钝铁、散木,别号粪翁、芦中人、无恙、且渠子、厕简子,因动脉硬化截去左腿后更号夔、一足,斋名厕简楼、豹皮室、三长两短斋,生于上海,中国现代书法家、篆刻家,中国

历史人物 清朝隶书第一人郑简介,郑对汉碑的复兴起了什么作用

人物简介郑少时便立志习隶,学汉碑达三十余年,为访河北,山东汉碑,倾尽家资,家藏碑刻拓片有四大橱。孔尚任在《郑谷口隶书歌》中道:“汉碑结僻谷口翁,渡江搜访辩真实.碑亭冻雨取枕眠,抉神剔髓叹唧唧”,是郑爱

西泠印社创始人――王福庵《隶书千字文》

王福庵(1880~1960),现代书法篆刻家,\'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原名A、寿祺,字维季,号福庵,以号行,别号印奴、印佣,别署屈瓠、罗刹江民,七十岁后称「持默白叟」,斋名「麋研斋」。浙江杭州人,

历史人物 胡昭,其善长隶书,有“钟氏小巧 胡氏豪放”之说

人物生平却官不仕胡昭,颍川人,开始时到冀州避乱,辞谢袁绍的任命,归回隐居故乡。曹操任司空丞相后,频频以礼征召。胡昭前往应答任命。到达以后,他自己陈述本是一个在野书生,对军对国都没有用处,归心诚恳,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