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晋文公重耳图强争霸

Posted 百姓

篇首语:后悔过去,不如奋斗将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晋文公重耳图强争霸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晋文公重耳图强争霸

  话说晋文公出兵解了周天子之围后,露了脸得了地,晋文公下令班师,边撤军边接收新增的封地,大军驻扎在太行山之南,派魏去接收阳樊,颠颉去接收攒茅,栾枝去接收温邑,文公带赵衰去接 收原邑。文公之所以亲自去原地接收,是因为这里过去是周室卿士原伯贯的封地。原伯贯因为在此次平乱中兵败无功,襄王夺其封地赐予了文公,而这时原伯贯就在 原城,文公怕他不服生乱,所以亲自带兵来接收。> >   攒茅和温地的接收很顺利。> > >   阳樊出了问题。魏带兵来到这里,守臣苍葛拒不交割,率百姓持械登城防御,魏大怒,就要率兵攻城。> >   苍葛在城上对魏说:我听说君主应该“以德怀柔国内,以刑和兵威加四方”,现在我所守的,是襄王的辖地,这里的百姓,不是周王的宗族就是他的亲戚。晋国也是周的臣子,你怎么可以动兵硬抢呢?> >    魏听了这番话觉得也有道理,就停止了攻城,派人向文公请示怎么办?文公给苍葛写了一封信,大意是:这四座城邑,是天子赏赐给我的,我也不敢违抗命令不 接收。但考虑到你是天子的姻亲,如果你想领着族人部下归还王城,可以同意你走。同时命令魏,暂时不要攻城,听任阳樊官民人等迁徙。> >   苍葛得到书信,命令城中百姓,愿意去周的一起走,不愿走的就留下做晋的臣民。百姓愿意走的占多数,苍葛率领着这些人,迁到了轵(zhǐ,今河南省济源市东南轵城)村居住。魏划定了疆界回报文公。> >   这边文公呢?文公和赵衰带兵来到原地,原伯贯对下属们说:晋兵围了阳樊,将要全部屠杀阳樊的百姓。原人听了十分害怕,决心和原伯贯同心协力死守城池。> >   赵衰向文公建议说:这里的百姓之所以不服从晋国,是因为他们对我们不了解,信不过我们。如果能让百姓知道我们是守信的,城就会不攻自破。> >   文公问:怎么向城中百姓显示我们是守信的呢?> >   赵衰答:请您下令,军士只带三天的粮食,这座城如果三天还攻不下来,就撤兵解围。文公依计下令。到了第三天城真就没攻下来,军需官却来报告没粮了。> >   文公也不回答。到了半夜,有原城的城内百姓偷越城墙来到军中说:城中百姓已经知道阳樊百姓并没遭杀戮,相互约定明天晚上偷献城门,迎文公入城。> >   文公却说:我原来约定的攻城以三日为期,三天攻不下来就撤兵解围,现在三日约期已到,我明早必须撤兵,不能失信。> >   军需官请求文公不要撤兵,因为如果百姓献城,军粮就可以就近在城内解决。> >   文公面对着众人说:信,是治国的法宝,是老百姓对君主的期望。三日为期的命令是我发布的,大家又都知道,多留一天,就是失信。因为得了原地而失了信义,老百姓以后还能相信我说的话吗?> >   天一亮,文公下令解围而去。> >   原的百姓互相传告:晋侯宁可失去得城的机会也不失信,是个有道的君主。百姓们自发地在城上争相竖起降旗,甚至顺着绳子垂身下城去追赶文公军队的越来越多,原伯贯已经禁止不住,只好开城投降。> >   这时晋军已经走出去三十里,原的百姓追到了,原伯贯的降书也送到了。文公命令车马原地待命,单车直接进城,城中百姓载歌载舞欢迎文公。原伯贯也来见文公,文公以周王室卿士的礼节与他见面,但把他的家族迁居到了河北。> >    文公在考虑这四邑由谁来领守。思考再三找到赵衰说:子余在我们流亡到卫时,有茶食而不用,忍饥挨饿留给我,是讲信义的人。我以信得到了原,要由一个守信 的人来守它。于是派赵衰为原大夫,并兼领阳樊。又对溱说:你在同族面前不计私义,最先和栾氏在我困难的时候纳款支持我,我不敢相忘。于是以溱为温的大 夫,并兼领攒茅。又留两队军士戍守。> >   晋文公确定了温、原、阳樊、攒茅四座城邑的边界,接收了周襄王赐予的封地,使晋国的领地直达太行山以南。称为南阳。这就是南阳(今河南省济源市至获嘉县一带,因在太行山南,淮河之北而得名)的来历。> >   前者文公平叛治乱扶周襄王回国,是昭示大义于天下的表现。> >   后者接受封邑时,在伐原的过程中重信守信,是彰显诚信于天下的表现。> >   这两件事,显示了晋文公图强争霸的“内功”。当然这内功之中也并非全是正气,也掺杂了一些虚伪掩饰下的邪气。> >   这一年是公元前635年。

相关参考

春秋战国 晋文公重耳与介子推 晋文公重耳封功臣时为什么会忘了介子推

《吕氏春秋》说了这么一个故事:晋文公重耳回到晋国,赏赐跟随自己流亡的人,而陶狐(《东周列国志》第27回作“壶叔“)不在其中。文公的左右侍从(《韩诗外传》《说苑》说是狐偃)说:“您回到晋国,三次拿出爵禄

春秋战国 晋文公重耳的故事 重耳的一生

>  重耳断袖,流亡半生>>  在春秋五霸之中,晋文公(重耳)的经历最为独特。他原本是晋献公的儿子,因受后母骊姬所害,被迫逃亡。那时他43岁,为避祸先后辗转于狄、齐、秦、曹、宋、郑、楚等国,直到62岁

历史人物 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简介,晋文公姬重耳怎么死的

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简介,晋文公姬重耳怎么死的?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人物生平少年时

春秋战国 晋文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晋文公重耳的简介 晋文公是跟什么样的人

每到一个愿意接待他的国家是,当地的君主都喜欢赐给他女人。一开始来到舅舅的国家时候,就有一姑娘做了他的老婆,当重耳再次出发去流浪的时候,还对自己的老婆说二十五年没回来,你就改嫁。看到此处,我不禁笑了,这

春秋战国 晋文公重耳的故事你听过吗

晋文公重耳简介: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先秦五霸之一,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你知道晋文

春秋战国 晋文公重耳生平简介

晋文公(前697—前628)春秋时霸主晋国国君(前636—前628)。名重耳。因其父献公立幼子为嗣,曾流亡国外19年,在秦援助下回国继位。实行“通商宽农”、“明贤良”、“赏功劳”等政策,整顿内政,任用

中原霸主晋文公

核心提示:欢迎访问本站网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原霸主晋文公的故事。  公元前636年,重耳在秦的援助下回国继位,是为有名的晋文公。他备尝“险阻艰难”,即位后发奋图强,任用有才干的赵衰、狐偃等人,并注意发展农

春秋战国 晋文公重耳如何重新回到晋国

  重耳一行过郑赴楚,楚成王以接待国君的礼节接待了重耳。>>  楚成王对重耳很尊敬,重耳在楚成王面前很谦逊,相互之间相处得非常融洽,重耳就暂时在楚国安顿了下来。>>  一天,楚王邀重耳到云梦泽(指包括

春秋战国 晋文公重耳如何重新回到晋国

  重耳一行过郑赴楚,楚成王以接待国君的礼节接待了重耳。>>  楚成王对重耳很尊敬,重耳在楚成王面前很谦逊,相互之间相处得非常融洽,重耳就暂时在楚国安顿了下来。>>  一天,楚王邀重耳到云梦泽(指包括

春秋战国 晋文公重耳阅读理解及参考答案

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献公二十一年,献公杀太子申生,骊姬谗之,恐,不辞献公而守蒲城。献公二十二年,献公使宦者履鞮趣杀重耳。重耳逾垣,宦者逐斩其衣袪。重耳遂奔狄。居狄五岁而晋献公卒,里克已杀奚齐、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