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邹忌巧劝齐威王的故事

Posted 春秋

篇首语:宁打金钟一下,不打破鼓千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邹忌巧劝齐威王的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邹忌巧劝齐威王的故事

  邹忌是战国时期齐国人,他胸藏锦绣,能言善辩,他运用很强的暗示和迂回的说服战术,使劝谏齐威王得以成功。> >  公元前379年,田因齐继承父位成为齐威王。他称王之后,颇为自得,整天陶醉于声色犬马之中,很少再理朝政。乘着齐国政治腐败之机,韩、魏、鲁、赵等国相继起兵伐齐,而齐国边将心无斗志,屡战屡败,不少国土沦于敌国之手。> >  面对国家的衰败局面,齐威王仍然执迷不悟,而作为一个下层知识分子的邹忌却心急如焚。邹忌深知,要改变国家的面貌,必须先从改变威王的精神状态开始,而要转变威王的精神状态,必须有一个适当的方法。为此,邹忌经过苦苦思索,终于想出一个主意。> >  一天上午,他穿戴整齐,赶到王宫,叩见威王说:“窃闻大王喜好音乐,臣下对琴颇有研究,因此特来求见。”威王一听,心中大喜,立即命左右将琴取来,摆在邹忌面前。邹忌装模作样把手放在琴弦上,既不弹琴,> >  也不言语。威王不解其意,问道:“先生刚才自称善琴,寡人很想欣赏一下你的技艺,可你抚弦而不弹,是嫌琴不好,还是对寡人有什么意见?”邹忌把琴推在一边,一本正经地回答:“臣所擅长的是关于琴的道理,至于具体弹奏,那是乐工们的事。臣虽然也会弹奏一点,但弹出来大王也不一定愿听。”威王说:“那你就先讲讲琴理吗!”邹忌说:“琴的本意是禁的意思,因为它的基本功用是禁止淫邪,使人归正。最初伏羲氏作琴之时,规定琴长3尺6寸6分,象征一年366天;琴广6寸,象征六合;琴形前广后窄,象征尊卑有序;上圆下方,象征天地;琴设五弦,象征金木水火土五行。大弦是君,小弦是臣。琴音以缓急而分为清浊,浊音宽而不弛,象征为君之道;清音廉而不乱,象征为臣之道。君臣相得,政令和谐,就是治国之道。臣所了解的琴理就是这些。”威王感到邹忌讲得新鲜有趣,但仍未明白他的用意,于是说:“讲得很好。先生既然深知琴理,想必要谙熟琴音。愿先生为寡人试弹一曲。”邹忌说:“臣以操琴为本职,当然应该谙熟琴音;大王以治国为本职,不是也应该谙熟治国之道吗?可现在大王拥有国家而不用心治理,这与臣抚琴而不弹又有什么两样呢!臣抚琴而不弹,不能使大王满意;大王抚国而不治,恐怕也不会使全国百姓感到满意吧?”齐威王这时才恍然大悟,不禁愕然心动,赶紧说:“原来先生是以琴为喻,劝谏寡人用心治国,寡人懂得你的意思了。”> >  接着,威王命左右先领邹忌到贵宾室安歇。第二天威王沐浴之后,召邹忌进行详谈。邹忌向威王畅谈了自己的治国主张,力劝威王节欲远色,息民教成,以图霸王之业。由于邹忌先用说辩谋略打动了威王,邹忌所谈威王都听得津津有味。此后不久,威王便任命邹忌为相国,以辅助自己治理齐国。> >  邹忌拜相之后,发现齐国朝廷有一个很不好的风气,这就是:大臣对威王只讲奉承话,威王喜欢听什么他们就说什么,从来不提不同意见。而威王对此也习以为常。邹忌认为,这种风气如不改变,对齐国的振兴将非常不利。但如何才能改变这种风气?多谋善计的邹忌从自己家中发生的一件事上得到启发:有一天早晨,邹忌在家里照镜子。他发现镜中的自己身材修长,皮肤白皙,五官端正,两眼有神,长得满漂亮的。他边照镜子边问妻子:“你说我与城北的徐公谁美呀?”妻子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你美了,城北徐公哪能比得上你。”邹忌有点不相信,因为徐公是远近闻名的美男子,于是又问他的妾:“那么你说我与城北徐公谁美呀?”妾也毫不犹豫地回答:“城北徐公哪能比得上你,当然是你美了。”同天正好有个客人求见邹忌,邹忌与客人交谈一会儿后,又问客人:“你说我与城北徐公谁美呀?”客人装出很诚恳的样子说:“你比徐公美多了,他哪能赶得上你。”众口一词的夸奖,使邹忌飘飘然起来。恰巧第二天,徐公来到邹忌家里做客。邹忌很认真很仔细地观察了徐公一遍,感到自己并没有徐公美。接着自己又照着镜子进行了对比,发现自己比徐公差远了。这件事引起了他的深思:自己明明不如徐公美,可自己的妻、妾和客人却都说自己比徐公美,这是什么原因呢?邹忌躺在床上左思右想,终于悟出了其中的奥秘:妻子说自己美,是因为偏爱;妾说自己美,是因为惧怕;客人说自己美,是因为有求于他。于是,邹忌决定利用这件事现身说法,劝威王不要只爱听奉承话,而要有意地去搜集和听取各种不同意见。> >  见到威王,邹忌首先讲了这个故事,然后说:“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然而臣之妻偏爱臣,臣之妾畏惧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他们便不顾事实,硬说臣比徐公美。今齐国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偏爱大王;朝廷之臣,莫不畏惧大王;四境之内的万民百姓,莫不有求于大王。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的危险是很大的。”> >  由于邹忌采用了使人感到亲切可信的现身说法的方式,所举例子又生动贴切,威王听了很受启发,立即表示接受邹忌的讽谏。邹忌的劝谏和说服手段,也很值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的时候借鉴和采用。

相关参考

历史典故 邹忌谏齐王的故事

邹忌谏齐王的故事  西元前356年,田齐桓公死后,儿子齐威王即位。齐威王迷恋弹琴,经常独自在后宫内抚琴自娱,不理朝政。一晃九年过去了,国家日趋衰败。周边国家看到齐威王如此荒唐,接连起兵进犯,齐国连吃败

战国美男子邹忌为何要装疯卖傻度过后半生

邹忌出生在战国时期的齐国,齐威王上任的时候,邹忌因为用鼓琴比喻成功游说齐王,而被任命为相国,后来他也辅佐齐宣王,在他的从官生涯里,邹忌劝说齐威王奖励臣民积极进谏,他主张修订法律,严格执法,从此齐国走上...

战国美男子邹忌为何要装疯卖傻度过后半生

邹忌出生在战国时期的齐国,齐威王上任的时候,邹忌因为用鼓琴比喻成功游说齐王,而被任命为相国,后来他也辅佐齐宣王,在他的从官生涯里,邹忌劝说齐威王奖励臣民积极进谏,他主张修订法律,严格执法,从此齐国走上

春秋战国 第42节 威王威远

  威王把下邳(pī)(今江苏省睢suī宁县西北古邳镇)封给邹忌做采邑,并告诉邹忌,给他这么好的封地,是因为他唤起了自己的志向,给他厚封是需要他努力去实现这伟大的志向。>>  威王给邹忌赐号成侯。邹忌

邹忌相齐和齐威王改革 齐国二次崛起的原因

在战国七雄中,齐国是一个老牌大国,虽然资格老,但进入战国时期,齐国的势力并不强大,三家分晋和田臣篡齐是春秋进入战国的标志,三家分晋诞生了韩、赵、魏三个国家,而田臣篡齐,虽然齐国还叫齐国,但在政权层面,

邹忌是如何当上相国的?邹忌是哪国人士

邹忌出生在战国时期的齐国,齐威王上任的时候,邹忌因为用鼓琴比喻成功游说齐王,而被任命为相国,后来他也辅佐齐宣王,在他的从官生涯里,邹忌劝说齐威王奖励臣民积极进谏,他主张修订法律,严格执法,从此齐国走上...

历史人物 春秋战国人物邹忌简介

春秋战国人物本名:邹忌别称:驺子、驺忌字号:成候所处时期:战国早期民族族群:汉族诞生时候:约前385年作古时候:约前319年重要造诣:出任齐国国相帮手齐威王强盛齐国爵位:成侯相干典故:邹忌讽齐王纳谏官

齐威王与大臣邹忌两人为何能够情同手足?

邹忌出生在战国时期的齐国,齐威王上任的时候,邹忌因为用鼓琴比喻成功游说齐王,而被任命为相国,后来他也辅佐齐宣王,在他的从官生涯里,邹忌劝说齐威王奖励臣民积极进谏,他主张修订法律,严格执法,从此齐国走上

齐威王与大臣邹忌两人为何能够情同手足?

邹忌出生在战国时期的齐国,齐威王上任的时候,邹忌因为用鼓琴比喻成功游说齐王,而被任命为相国,后来他也辅佐齐宣王,在他的从官生涯里,邹忌劝说齐威王奖励臣民积极进谏,他主张修订法律,严格执法,从此齐国走上

解析齐威王与邹忌两人为何能情同手足?

邹忌出生在战国时期的齐国,齐威王上任的时候,邹忌因为用鼓琴比喻成功游说齐王,而被任命为相国,后来他也辅佐齐宣王,在他的从官生涯里,邹忌劝说齐威王奖励臣民积极进谏,他主张修订法律,严格执法,从此齐国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