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军事

Posted 战争

篇首语: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军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军事

  春秋战国是长达五百年的一个变局,这一场变局使得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管理方式、官制等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面我们先说一说军事的变化。

  公元前222年,秦国灭亡了楚国,在战争之前秦王曾经跟两个将军有一段对话,他问老将王翦,灭楚需要多少人?王翦回答说需要六十万;秦王又问了另一员战将李信,李信说只需要二十万人。秦王觉得王翦是老头子嘛,比较保守,李信是个年轻人,锐气正盛,所以就收拾了二十万兵马,交给了李信。那么王翦就称病回家了。

  李信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名将。我们知道汉朝飞将军李广,李广就是李信的后代,他们家是世代为将军的。可是李信带了二十万兵马到楚国的时候,最开始打得很顺利,可是后来楚国的将军项燕打了一个反击战,把秦国的军队给打败了,所以李信败回了秦国。那秦王呢就很生气,他又想起了老将王翦,他就到王翦的家里请王翦出来,王翦当时跟秦王讲,如果让我用兵的话,非六十万不可。

  那秦王就问了一个问题,他说过去称霸诸侯的那些国家,像齐国也不过就是千乘之国,就是一千辆兵车,以每一辆兵车七十五人来计算的话,他的兵马不超过十万。现在要打楚国,却需要六十万兵马,为什么需要这么多的人呢?王翦就给秦王分析了,春秋时期的战争和战国时期战争的不同,他说在春秋以前啊,诸侯国之间在作战的时候,都是约好了日子,到这一天,大家来摆阵势,叫做「约日而阵,阵而后战」,摆好了阵势之后,双方才开始交战。

  在交战的过程中「致武而不重伤,声罪而不兼地」,虽然说双方发生了战争要动用武力,但是不会使人受到重伤,同时它的目的是为了讨伐对方的罪过,而不是为了兼并对方的土地,所以战争的时间非常短。而且「于干戈之中,寓礼让之意」,就是古时候打仗并不是以杀人和兼地作为目标的。

  而到了战国时期「围城动经数年,报级动以数万」,动不动围一个城就要攻好几年,战场上斩首就有好几万人。我们在讲到「长平之战」的时候曾经说过,一次战争赵国就阵亡了四十万的将士。所以说到了战国时候战争已经跟春秋时期完全不一样了。

  我们讲到「吴越争霸」,那是到了春秋末年了,一场战争从公元前476年打到公元前473年,就打了三年的时间。然后讲到「三家分晋」的时候,战国第一场战争就从公元前455年打到公元前453年。到了战国时期,战争持续时间就变得非常非常的长。而春秋以前战争的时间非常短,甚至可能打一天就结束了,我们看「武王伐纣」也是,到了牧野之后,七十万奴隶倒戈,一天这个战争就结束,那还是朝代更替,周灭商朝的最大的一场战略决战,它的结束也是非常非常快的。

  春秋跟战国时期的战争变化相当的大,这就带来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在战国时期出现了很多很多的军事家,在战国之前写兵法的人很少,唯一留下的一本兵书,在春秋以前就是姜子牙留下的《六韬》,到了战国时期由于战争非常频繁,所以很多人都写兵法,比如春秋末年齐国的司马穰苴写过《司马法》;孙武写了《孙子兵法》;战国时期吴起写了《吴子兵法》;孙膑写了《孙膑兵法》 ;尉缭写了《尉缭子》,就是基本上我们看到的兵书都是在战国时期或者是春秋末年的时候开始出现的。

  由于春秋和战国时期的战争非常频繁,也出现了如司马穰苴、孙武、孙膑等杰出的军事家,他们不仅百战百胜,而且将用兵之道写成兵法,这在军事史上是一段非常重要的历史。那么当然王翦跟秦王说了这一番话后就说服了秦王,于是给了王翦六十万兵马,那么王翦也靠这六十万兵马灭掉了楚国。

  ——节录自《笑谈风云》第一季《东周列国》第二十四集《历史变局》

相关参考

军事谋略 战国军事思想

战国军事思想兵书概况与兵家流派战国时代,随着奴隶制的瓦解,封建制的确立,反映在社会文化领域上,便彻底改变了只有奴隶主贵族才有受教育权利的学在官府的制度,一大批原属奴隶主贵族最低层的“士”登上了思想战线

春秋战国 荡妇到军事家-齐文姜

  历史上的齐文姜从荡妇成为重权在握的军事家,这是事实。但是,对于齐文姜我们是应该欣赏,还是应该唾骂呢?  齐夫人的国画造型齐文姜是春秋时代齐僖公的次女,与她的姐姐齐宣姜,都是当时闻名的绝色美人。据传

历史军事 春秋战国著名战役 桂陵之战

桂陵之战简介桂陵之战是南长垣西北的一次著名截击战。孙膑在此战中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成为两千多年来军事上诱敌就范的常用手段。田忌采纳了孙膑“批亢捣虚”、“围魏救赵”的战法,挥师直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军事事刑罚条令

其四,军中什伍连坐法更加系统化。军中的连坐法起于夏殷。据《尚书·甘誓》、《汤誓》,凡违犯军令者除自身遭受杀戮外,家属也要被罚做奴隶。但连坐的对象都与罪人有血缘亲属关系。对于非血缘关系的什伍连坐滥觞于春

春秋战国 “围魏救赵”是战国时期哪位人物实施的军事策略

围魏救赵是战国时期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那么,“围魏救赵”是怎么来的?是谁实施的计策?揭“围魏救赵”是战国时期哪位人物实施的军事策略吗?“围魏救赵”是怎么来的?战国时

战国齐人打仗的军事思想是什么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战国齐人打仗的军事思想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战国时期有七雄,但并不是只有七雄。林立的诸侯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特色,尽管到了战国初期诸侯国的数量已经大幅度锐减,但

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事刑罚条令是怎么制定的

战斗编队条令是构成战场上军事刑罚的组成部分。这种条令,《尉缭子》称为经卒令。它规定:左军苍旗,卒戴苍羽;右军白旗,卒戴白羽;中军黄旗,卒戴黄羽。各军具有不同的旗帜、羽志,主要是为保证部队的整齐划一,兵

春秋战国 军事奇才 斗智斗勇

孙膑大破庞涓致其自杀的战役史记曰:“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於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同学期间两人情谊

战国战神吴起的伟大军事才能

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理论家、军事改革家。汉族,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后世把他和孙子连称孙吴,著有《吴子》,《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

历史军事 长勺之战 春秋战国著名战役

长勺之战简介中国春秋初期,即位不久的齐桓公,不听主政大夫管仲内修政治、外结与国、待机而动的意见,于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春发兵攻鲁,企图一举征服鲁国。鲁庄公注意整修内政,取信于民,决心抵抗。深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