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小年不可忘记的“人” 中国古代神祗文化
Posted 小年
篇首语:我不是天生的王者,但我骨子里流着不服输的血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农历小年不可忘记的“人” 中国古代神祗文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农历小年不可忘记的“人” 中国古代神祗文化
中国是信奉多神的国家,在古代人们信奉的众多神灵中,灶神在民间的地位是最高的。灶神,又称灶王、灶君、灶王爷、灶王菩萨、东厨司命、司命灶君、家主司命、护宅天尊、定福神君等,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视为掌管一户福运的家神而受到崇拜。灶神的祭祀,在我国民间最为普遍,最为持久。
灶神:上天言好事 下界降吉祥
灶君神位纸马
灶神的信仰起源甚早,自远古初民发明和使用火后,原始的灶随之产生。初民们在住地烧起一堆堆长明火,用来取暖烤食、防御野兽,这就是最原始的灶。在母系社会里,灶对于初民作用重大,一般由氏族中威望最高的妇女掌管。因此,我国最初的灶神是女性。自灶神产生之日起,灶神成了天帝派驻各家的监察大员,是一家之长,负责监督一家老小的善恶功过,定期上报天庭,因而得到一般老百姓的顶礼膜拜。自古以来,灶神的这种职司一直未变。传说农历十二月廿四日是灶神离开人间,上天向玉皇上帝禀报一家人这一年来所作所为的日子,所以家家户户都要祭祀送灶神。
司命主(清代凤翔年画)
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流传着“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的俗谚。孔圣人自有妙论,他在向其弟子解释人们“媚于灶”的原因时指出:如果不讨好灶神,他就会向上天告你的恶状。由于人与天帝无法沟通,所以,天帝那儿只能任凭灶神胡言乱语,凡人没有办法直接与天帝沟通。灶神告什么状,天帝就会给你定下什么惩罚。谁要是得罪了灶神,严重的要少活三百天,轻微的也要少活一百天。试想,平白无故地丢掉几百日的寿命,这种惩罚实在是让人畏惧。
所以,人们如果要祈福禳灾,便要对灶王爷恭恭敬敬,如不得用灶火烧香,不得击灶,不得将刀斧置于灶上,不得在灶前讲怪话、发牢骚、哭泣、呼唤、唱歌,不得将污脏之物送入灶内燃烧,等等,名目繁多。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灶王爷要升天报告一年的情况时,人们还要为灶王爷摆上供品,供上好吃好喝的,这就是所谓的祭灶。祭灶时,酒和麦芽糖是必不可少的,酒是为了让灶王爷喝得忘乎所以,晕头转向,喝醉了就不会胡乱汇报;而麦芽糖又甜又粘,把它糊在灶神嘴上,一来灶神嘴吃甜了,就不好再恶言恶语,只能说好话,二来麦芽糖粘住嘴巴,想说坏话也张不开口,只能说个含含糊糊。老百姓把“拿了人家的手短,吃了人家的嘴软”这一套人世生活经验,也用在了对灶神的供奉上。行过礼,敬过酒,上过供,让灶王爷喝醉了,嘴也用麦牙糖封住了,便将神像揭下,将供了一年的灶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这种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都极为普遍,自古至今大致相同。
清代北京纸马司命之神
宋代范成大有一首诗叫《祭灶》,把民间祭祀灶神的习俗刻画得入情入理、淋漓尽致,在老百姓眼里,灶王爷并不是纯粹的铁面无私,也不是专打小报告的卑鄙小人,而是一位通情达理、圆滑世故、稍加贿赂就替人消灾免祸的好好先生,很迎合普通群众的世态。诗说:“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猪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这哪里是祭灶,分明是向灶神送礼行贿。
民国八年灶君之神位
供奉灶王的神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神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相关参考
2015年小年是哪一天2015小年是几月几日? 在过春节之前我们先要过小年,小年是民俗文化中祭祀灶君的节日。你知道2015小年是哪一天吗?2015小年是什么时候? 2014农历腊月二十三就是新
小年,即每年农历腊月廿三或廿四,是祭祀灶王爷的节日。农历是它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除此之外,还有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早在宋
過大年的開端不可不知的小年傳統習俗、故事傳說、詩詞典故...
祭竈節,又稱小年、竈王節。祭竈的風俗由來已久,民間祭竈,源於古人拜火習俗。《釋名》:"竈。造也,創食物也。"竈神的職責就是執掌竈火,管理飲食,後來擴大爲考察人間善惡,以降福禍。自祭竈節開始,春節的喜慶
】: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为汉族传统节日祭灶节,民间又称交年、小年下、小年。这天晚上家家户户均行祭灶神的仪式,送灶王升天。祭灶神为商周时代五祀之一,初为夏祭,后改为腊祭。古称炎帝于火而死为灶。古祭灶日期
】: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为汉族传统节日祭灶节,民间又称交年、小年下、小年。这天晚上家家户户均行祭灶神的仪式,送灶王升天。祭灶神为商周时代五祀之一,初为夏祭,后改为腊祭。古称炎帝于火而死为灶。古祭灶日期
农历腊月廿四日(或廿三日),汉族民间称为过小年,是祭祀灶君的节日。汉族民间传说这一天灶王爷要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家功过,辞灶便是送灶王爷起程。故民间对这位居家之神,平日态度很虔诚,且很尊重。送灶寄托着
过了腊八就是年,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小年,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中祭灶、扫尘、吃灶糖的日子。团团聚圆小年在中国汉族传统文化中,小年是中国人辞旧迎新迎祥享福的劈头,也是灶王上天向玉皇大帝述职的一天。扫尘扫尘扫
过了腊八就是年,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小年,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中祭灶、扫尘、吃灶糖的日子。团团聚圆小年在中国汉族传统文化中,小年是中国人辞旧迎新迎祥享福的劈头,也是灶王上天向玉皇大帝述职的一天。扫尘扫尘扫
过了腊八就是年,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小年,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中祭灶、扫尘、吃灶糖的日子。团团聚圆小年在中国汉族传统文化中,小年是中国人辞旧迎新迎祥享福的劈头,也是灶王上天向玉皇大帝述职的一天。扫尘扫尘扫
今天是农历史上的什么日子呢今天是腊月二十三,也就是农历的小年。小年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它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中国的春节一般是从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