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存银千万两唐太宗赏赐功臣却只给了“半块瓜”
篇首语:生活不是上帝的诗篇,而是凡人的欢笑和眼泪。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国库存银千万两唐太宗赏赐功臣却只给了“半块瓜”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国库存银千万两唐太宗赏赐功臣却只给了“半块瓜”
杜如晦早年就进入李世民的秦王府做幕僚,深得李世明的信任。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迟迟拿不定主意,后来偷偷的让尉迟恭将在外地任职的杜如晦召回,深夜潜入李世明府中。
正是杜如晦来到和房玄龄一起进行了周密的计划,才坚定了李世明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决心。李世明即位皇帝后,杜如晦更是精心辅佐,一步一步使大唐走向强盛。然而正是这样一个有功之臣李世民为何只赏赐“半块瓜”呢?大唐没钱吗?
唐太宗在位时,唐朝内部吏治清明,人才得到重用,对百姓更是轻徭薄赋,劝课农桑,使国家和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正是以他这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宏大的战略格局打造出了历史上著名的盛世“贞观之治”。在这一时期唐朝的国力达到空前强大,疆域面积达到1200万平方公里,国库存钱达到3000万贯,相当于3000万两银子(一两银子等于一贯钱,1000文),国库里面有的是钱!
不是没有钱,那是抠门吗?唐太宗登基后仅仅四年时间,杜如晦却得了重病,虽然唐太宗多方关照终究没能留下杜如晦。杜如晦去世了,年仅46岁,唐太宗痛苦流涕,辍朝三日以示哀悼。
但是这还不能充分表达唐太宗的哀思之情,太宗皇帝命大作家虞世南为杜如晦制作碑文。后来唐太宗赏赐给房玄龄一条金腰带,禁不住又想起了死去的杜如晦了,就对房玄龄说:“当初你和杜如晦一起辅佐我,但是现在的赏赐只能给你一个人。我听说鬼神什么的害怕黄银,我再拿一条黄金带,你带到杜如晦的灵房去吧。
按照赏赐金腰带的事情来看,唐太宗并非抠门。那这“半块瓜”是怎么回事?在赏赐金腰带之后,一天唐太宗吃瓜,瓜的味道非常甜美,但是刚吃两口太宗皇帝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他又想起了杜如晦,要是他还活着该多好啊。于是太宗皇帝将手中的瓜掰下一半让人送至杜如晦的灵前,“半块瓜”由此而来。
虽然只是“半块瓜”,但是唐太宗这“半块瓜”的赏赐远远大于万两黄金所能表达的情感,君臣之情深溢于言表。也正因为此《旧唐书》里面才将此佳话得以记录流传后世。
相关参考
雍正十三年(1735年),劳累一生的雍正帝驾崩,第四子弘历继位。雍正从康熙晚年的困境中接过大位,历经十三年的艰苦改革,让大清朝重新焕发了新气象。康熙去世的时候,大清国库之中存银仅为八百万两,而雍正去世
雍正的父亲康熙创造了一个盛世神话,最后也留下了一堆问题:吏治腐败、效率低下、国库空虚。早在当藩王时,雍正就深为忧虑。康熙四十八年户部存银五千多万两,六十一年仅八百多万两,存银下降这么多,原因是亏空。雍
雍正的父亲康熙创造了一个盛世神话,最后也留下了一堆问题:吏治腐败、效率低下、国库空虚。早在当藩王时,雍正就深为忧虑。康熙四十八年户部存银五千多万两,六十一年仅八百多万两,存银下降这么多,原因是亏空。雍
众所周知,在一个封建王朝中,皇帝的权利可谓是至高无上的,所以在这么一个高度集中的皇权制度下,一个国家发展的好与坏,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有依赖于皇帝本人,若是皇帝心怀抱负,并宵衣旰食的处理政务,这是一个朝代
历史人物 康熙死后国库存银800万 雍正死后存款6000万 乾隆死后留下一人富可敌国
清兵自从进入关以后,他们开始了长达两百多年的统治。他们从开始的强盛,又慢慢地走到了灭亡。这中间的起伏都经历了什么,小编给大家慢慢解读。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他的鼎盛时期就是缔造了康乾盛世,
自古以来,大臣若立下大功,皇帝都会赏赐金银财帛,或是良田美宅。例如,刘邦建立汉朝后,封萧何为酂侯,食邑万户。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之后,为报答玄武门之功,将整个齐王府都赏赐给了尉迟恭。朱元璋建立明朝,明朝开
大家都知道清朝的康乾盛世,很多人对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不断歌颂,却不知道雍正皇帝才是最会赚钱的皇帝,也可以说他替清朝打下了经济基础。当年雍正登基后,国库中仅有800万两银子,但是雍正仅仅用了13年,就把
历史人物 雍正是如何将国库里面的800万两涨到5000万两的 他到底是怎么做的
雍正是如何将国库里面的800万两涨到5000万两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康熙在位时文治武功,他平定三藩,收复台湾,扫平噶尔丹,同时在他的治理下
大清朝的国库, 竟然快穷成耗子窝了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道光帝已62岁高龄。多年劳心操持,使他苍老得异常快,此时他疲惫至极,寝食难安。他大概知道大清王朝已经走到了末路,内忧外患使清政府
电视剧里常常出现皇帝赏赐有功之臣「”黄金万两”这一幕,很多人就不禁会想这么多的黄金。如果按照现在金价360元/克来计算,都上亿了,古代皇帝真的有这么大方吗?按照目前黄金的价格大概每克305来算的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