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鲁肃的一句话 庞统出仕吴国失败的原因

Posted 鲁肃 庞统

篇首语:不曾扬帆,何以至远方。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只因鲁肃的一句话 庞统出仕吴国失败的原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只因鲁肃的一句话 庞统出仕吴国失败的原因

《三国演义》中说起智谋之士,评价最高的当然是卧龙和凤雏,水镜先生司马徽有言“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可是,诸葛亮是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才慢悠悠出山,可以说摆足了架子。同样级别的庞统就比较背了,先是投曹操,然后是见孙权,最后是归刘备。在孙权、刘备那里一开始都没有得到重用,而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长的太丑,而这个原因,在面见孙权的时候,显得尤为突出。

当孙权见到庞统的时候,看到庞统“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就很不高兴。为何孙权这么重视人家的长相呢?

这就要结合汉朝以来的品评人物的风气来说了。东汉以来,品评人物有两大标准,一个是“容止”,一个是“精神”,简单一点来讲,就是很看重一个人的外在美和内在美。外在美人人都看得见,内在美没有三五个月谁又能知道呢。像诸葛亮第一眼就让刘备动心?“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在刘备眼中,诸葛亮那就是神仙一流的人物。像东吴的前任大都督周瑜,那也是一表人才,风度翩翩,于是吴人才会称呼周瑜为“美周郎”嘛。可以说,汉末魏晋以来,但凡官员,长相都至少是平头正脸,这是品评人物,甚至是选拔官员的一项基本原则。

于是,长相丑陋,朝天鼻,黑面孔的庞统,不受欢迎,也就很好理解了。

不过,孙权毕竟是一位有英雄气质的君主,不会完全因为长相而把庞统一棍子打死。

庞统真正得罪孙权,是因为贬低周瑜,抬高自己。

孙权问庞统,平生所学,以什么学说为主?在当时,无非是儒学,法学,兵学等等。可是庞统却说:“不必拘执,随机应变。”这个不必,孙权听了就更加不开心了。不必就是何必,何必一定要拘泥是什么派别的学说呢?我庞统是无门无派,随意应变而已。庞统的这句话,很明显有轻视孙权的意思。

但是,孙权依然忍着。

孙权看到庞统这梦看重自己,就使出自己杀手锏,抬出自己的偶像周瑜来了。他问庞统,你的学问比周瑜周公瑾怎么样呢?

庞统听了笑着说:“某之所学,与公瑾大不相同。”庞统的语言中没有直接说自己如何高出周瑜,但是却笑着回答,在一向崇敬周瑜的孙权看来,庞统的笑就无异于是嘲讽,无异于说周瑜算什么呢,怎么能和我相比。

于是孙权就很不开心了,告诉庞统,你先下去吧,等以后有机会我再用你好了。

于是,庞统知道自己没戏了,长叹一声出门了。

应该说,庞统的狂傲,让他失去了施展才华的大好机会。

但是,庞统在东吴出仕的机会并未断绝。孙权说话也还留有余地,“待有用公之时,却来相请”,以后有需要,孙权还是会来找庞统的。

可是,由于鲁肃的一番话,完全堵死了庞统在东吴的仕宦之路。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庞统原本是吴国臣子,鲁肃为什么要将他推荐给刘备?

三国时庞统虽然为刘备效力,凤雏与卧龙刘备都得到了,但是在此之前,庞统曾经是东吴周瑜的部下,只是后来转到刘备手下了。至于为什么会转投,《三国演义》中是说他并不受孙权的重用,然而毕竟只是一家之言,正史中可

历史人物 庞统早期一直得不到重用,只因他身上的一个缺陷

今天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庞统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军师”,有以主谋划施诈者。如新莽末,隗器聘方望为军师,嚣之部将高峻有军师皇甫文。汉末,荀攸、华歆均任军师。在《三国演义》中,魏国、蜀国、吴国

吴王夫差失败的原因是太过大意放走了勾践吗

当初吴国和越国打仗,越国败得特别惨,连一国之君都俯首称臣了。为了不让吴国国君杀自己,重金贿赂吴国国君的宠臣,还献上了美女佳人,终于博得吴国国君网开一面,免他一死。换句话说,就是夫差没有杀勾践。一个人做

吴王夫差失败的原因是太过大意放走了勾践吗

当初吴国和越国打仗,越国败得特别惨,连一国之君都俯首称臣了。为了不让吴国国君杀自己,重金贿赂吴国国君的宠臣,还献上了美女佳人,终于博得吴国国君网开一面,免他一死。换句话说,就是夫差没有杀勾践。一个人做...

鲁肃为何向刘备推荐庞统

庞统是三国著名谋士,他本在吴将周瑜手下担任功曹,周瑜死后成为刘备部下。关于庞统为何投入刘备门下,不同人有着不同的解释,当中又反映了古代结盟者之间怎样的惯常规则呢?庞统简历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庞统与诸

黄巢入驻长安,皇帝逃奔四川,占尽优势而失败只因这4点原因

背景唐代「”安史之乱”后,朝政日益腐败,在之后的一百年里,虽有「”元和中兴”的昙花一现,但终究架不住「”牛李党争”与「”宦官乱政”的摧毁。至此以后,中央政权逐渐旁落他人。唐朝终究没能实现往昔的盛况,在

鲁肃推荐奇才庞统到刘备阵营任职的隐情

说起三国时期的伯乐,世人多称道水镜先生司马徽。其实此人不过是伪伯乐。司马徽为人清雅,有知人之明,可品评人物大都只说一个“好”字,故世人称之为“好好先生”。这个称呼无论古今,都是一个贬义词,说此人说话做

鲁肃推荐奇才庞统到刘备阵营任职的隐情

说起三国时期的伯乐,世人多称道水镜先生司马徽。其实此人不过是伪伯乐。司马徽为人清雅,有知人之明,可品评人物大都只说一个“好”字,故世人称之为“好好先生”。这个称呼无论古今,都是一个贬义词,说此人说话做

鲁肃简介吴国名臣名将之一鲁肃生平

【鲁肃简介】吴国名臣名将之一鲁肃生平  导读:鲁肃(172-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他曾为孙权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因此得到孙权的赏识,于

三国名将之鲁肃简介 吴国名臣名将之一鲁肃生平

导读:鲁肃(172-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他曾为孙权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因此得到孙权的赏识,于周瑜死后代替周瑜领兵,守陆口。此后鲁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