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中这几员大将早就死了,为何还被搬上战场

Posted 演义

篇首语:曾无好事来相访,赖尔高文一起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夷陵之战中这几员大将早就死了,为何还被搬上战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夷陵之战中这几员大将早就死了,为何还被搬上战场

2、三国系列——赤壁之战的曹操和夷陵之战中的刘备哪个败得惨?

夷陵之战中这几员大将早就死了,为何还被搬上战场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与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齐名的三大战役之一,也是是前后三国的分界点之一。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夷陵之战涉及的人物很多,魏蜀吴三家均有提及,但有这么几个人物的命运却被改动很大,有的被延期死亡,有的被改邪归正,另外双方兵马的数量也被夸大,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夷陵之战中的这些迷雾。

  夷陵之战发生的背景是关羽北伐曹魏,荆州空虚,东吴孙权在吕蒙的建议下,于公元219年派吕蒙袭取了荆州,并杀死关羽。刘备得知荆州丢失,关羽被杀后,异常悲愤,决定为二弟关羽报仇。经过两年的准备,刘备在公元221年称帝,并正式启动向东吴兴兵问责的行动,他亲率大军五万讨伐东吴。此间,虽有很多有识之士劝阻刘备这次的军事行动,包括诸葛亮和赵云等,但都没有效果。孙权听闻刘备真的兴兵来寻仇,赶忙派使臣向刘备求和,刘备并不理睬。但刘备此次军事行动一开始就不顺利,在蜀汉行军布阵之际,打算从阆中往江州与刘备会师的张飞,因逼令部下张达、范强,而反遭杀害。

  刘备连续失去两个最坚定的支持者,他这两笔血债都记到东吴孙权背信弃义,不守联盟之约上,所以,报仇的想法反而愈加强烈。公元221年7月,刘备亲率蜀汉军队数万人,对吴国发动了大规模战争。当时,两国的国界已西移到巫山附近,长江三峡成为两国之间的主要通道。刘备派遣将军吴班、冯习、张南率领约三万人(后期又有沙摩柯等五奚蛮夷加入,总兵力应达到五万)为先头部队,夺取峡口,攻入吴境,在巫地(今湖北巴东)击破吴军李异、刘阿部,占领秭归。 为了防范曹魏乘机袭击,刘备派镇北将军黄权驻扎在长江北岸,又派侍中马良到武陵活动,争取当地部族首领沙摩柯起兵协同蜀汉大军作战。

  一开始,蜀军来势汹汹,孙权被迫应战,派年轻但有韬略的陆逊应战,后来,蜀军由于深入到吴境二三百公里到处的夷陵地区,遭到东吴的顽强抵抗,军心逐渐懈怠,被陆逊用火攻之计击溃。此一败,刘备几乎全军覆没,除了阵亡数万士兵,还损失了不少谋臣武将,比如,马良、张南、冯习、沙摩柯等都阵亡,杜路、刘宁等向东吴卸甲投降,在江北防御魏军的黄权被东吴切断归路,被迫投降曹魏。

  除了以上人物,在《三国演义》中,还有一些名将的故事,如东吴名将甘宁被蛮将沙摩柯射杀,其实甘宁早在夷陵之战前就病死了。演义中还说老将黄忠在战役初期有几场出彩的军事行动,并因逞强出击中潘璋的埋伏而阵亡,但事实上,黄忠也早在夷陵之战前就病死了。还有东吴的朱然与潘璋等数位知名的吴国将领,被演义说成是死于夷陵之战中,其实他们不但没死,而且是在此战中立下了战功,并参与了后来东吴对曹魏的江陵之战。还有张苞的精彩镜头其实也都是虚构,其实张苞是张飞长子,但年纪不大就夭折了。另外,蜀汉降将傅士仁与糜芳也并未在此战中杀死马忠逃回刘备处,被刘备处死,他们一直在东吴憋屈的生活着。

  罗贯中制造夷陵之战中的这些迷雾,也是有原因的,主要是因为他写《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所站的立场就是“拥刘反曹”,所以才会出现吴将被杀死,蜀将战死等情节,甚至还出现已死的武将被复活的情况。夷陵之战是刘备人生的最低谷,也是刘备的人生终点,悲哉!(文/讲史论教)

三国系列——赤壁之战的曹操和夷陵之战中的刘备哪个败得惨?

为什么同样作为重大的失败,曹操在赤壁之战基本上没有损失有名的大将和谋士,而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很多大将、参谋都身亡了,以致蜀汉后期人才匮乏? 从结果说肯定是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败得更惨。尤其刘备地小兵少,即使遭遇和曹操同等规模的损失他受到的打击也比曹操更大。至于大将、参谋这跟参战人员和战役的进程都有关。这两场战役倒是有比较相似的地方,就是主战场都在长江沿岸以及最终决战火攻定胜负。 但是我认为赤壁之战的曹操要远比刘备的夷陵之战要惨的多。 我们可以做个比较: 赤壁之战伤亡情况:曹军,约140,000人,孙权、刘备盟军,不详。 夷陵之战伤亡情况:总体不详,刘备「 ”仅以身免”。 赤壁之战曹军身亡将领:八人。蔡瑁、张允、降将张南、降将焦触、蔡中、蔡和、降将马延、降将张凯。 夷陵之战蜀汉身亡将领:张飞被部下杀死,黄忠病死,张南、程畿、冯习、傅肜,谋士马良战死及土著部族首领沙摩柯等阵亡,傅士仁、糜芳、杜路、刘宁等卸甲降吴,黄权降魏。 夷陵之战造成的影响:东吴守住了荆州,而蜀汉受到重创,元气大伤。此战两国实力都受到影响,为双方日后消除矛盾、共同抗魏奠定基础。 战役中失利的蜀汉昭烈帝刘备向西败逃,但是到了益州东部的永安便不再西进。孙权方面虽然获胜,但是听到刘备驻扎在离边境如此之近的地方仍然感到畏惧,遣使议和。因长期征战和兵败而心力交瘁的刘备同意停战,次年四月逝世,蜀汉军政大权全部托付于丞相诸葛亮,后者立即遣使与东吴恢复同盟,共同对抗曹魏。 夷陵之败让新建的蜀汉政权受到沉重的打击,不仅损失大量士兵与物资,还有多名将领阵亡。而隔年君主刘备的死亡更让这个建立在他名望之上的国家摇摇欲坠,国内叛乱四起。丞相诸葛亮花了约5年的时间才能重建军队与弥平这些叛乱,并让国力提升到可以对外出兵的地步。 这场战役之后近四十年的时间内,三国互相之间的疆域基本保持不变,吴蜀重修于好的联盟再也没有发生动摇,三国局势出现稳定的对峙,夷陵之战也因此被认为是前后三国的分界点之一。 赤壁之战造成的影响: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决战。 其时曹操于官渡击败袁绍,后又败袁绍三子,袁熙袁谭袁尚及北方少数民族乌桓,黄河以北遂落入曹操之手,展望北方仅余西北马腾。曹操挟天子令诸侯,为统一全国,举兵南下,当时长江以南的诸侯主要有荆州刘表,东吴孙权,益州刘璋,以及汉中张鲁。而刘备此时在汝南,于新野战败,逃亡江夏,本栖身刘表,然荆州军事实力本就不足以抵抗曹操,加之此时刘表已死,次子刘琮又在蔡瑁等投降派的引领下投降曹操。刘备已丢掉了荆州北部,只能在江夏坚持抵抗。 做个假设:如果赤壁之战,曹操得胜。那么江东会被曹操纳入囊中,刘备和孙权被消灭,只剩蜀刘璋、西北马腾、汉中张鲁等,横扫天下可望。也就不会有后来的三国鼎立的局面。所以赤壁之战的失败拖延了历史得发展进程。夷陵之战再惨,和历史进程相比,也显得有点渺小了。

相关参考

大将甘宁在夷陵之战中被谁所杀

《三国演义》中说大将甘宁死在夷陵之战中,那么甘宁是哪国人,在夷陵之战中是被谁所杀的。甘宁简介姓名:甘宁外号:锦帆贼出生日期:不详逝世日期:220年国籍:孙吴出生地: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官职:西陵太守

三国系列——赤壁之战的曹操和夷陵之战中的刘备哪个败得惨?

为什么同样作为重大的失败,曹操在赤壁之战基本上没有损失有名的大将和谋士,而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很多大将、参谋都身亡了,以致蜀汉后期人才匮乏?从结果说肯定是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败得更惨。尤其刘备地小兵少,即使遭

夷陵之战中,为何刘备麾下都是资历很低的将领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前两次战役为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在夷

历史人物 夷陵之战中,陆逊为什么看到赵云救出刘备就撤退了

本站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夷陵之战,为何赵云救出刘备陆逊就撤退了?他是否真的害怕赵云,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八月,刘备才刚刚称帝三个月。为了给死在东吴手里的

历史人物 夷陵之战中,陆逊为什么看到赵云救出刘备就撤退了

全榜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夷陵之战,为何赵云救出刘备陆逊就撤退了?他是否真的害怕赵云,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八月,刘备才刚刚称帝三个月。为了给死在东吴手里

甘宁被谁所杀

  甘宁被谁所杀?夷陵之战甘宁怎么死的? 《三国演义》中说大将甘宁死在夷陵之战中,那么甘宁是哪国人,在夷陵之战中是被谁所杀的。  甘宁简介  姓名:甘宁  外号:锦帆贼  出生日期:不详  

历史秘闻 经典之吻被搬上柏林墙

  俄罗斯人是一个比较注重礼仪的民族。人际交往中,俄罗斯人素来以热情、豪放、勇敢、耿直而著称于世。交际场合,俄罗斯人惯于和初次会面的人行握手礼。但对于熟悉的人,尤其是亲友久别重逢或互相告别时,不论在家

揭三国时期夷陵之战中刘备会输惨的内幕

说起夷陵之战,世人皆知“先主征吴赏六军,陆逊营烧七百里”。这场战役看似是刘备与陆逊两个指挥官之间的斗智斗勇,实则他们中间还有一个女人对这场战争产生了诸多影响,剪不断,理还乱。这事还需从“刘备招亲”说起

揭三国时期夷陵之战中刘备会输惨的内幕

说起夷陵之战,世人皆知“先主征吴赏六军,陆逊营烧七百里”。这场战役看似是刘备与陆逊两个指挥官之间的斗智斗勇,实则他们中间还有一个女人对这场战争产生了诸多影响,剪不断,理还乱。这事还需从“刘备招亲”说起

揭三国时期夷陵之战中刘备会输惨的内幕

说起夷陵之战,世人皆知“先主征吴赏六军,陆逊营烧七百里”。这场战役看似是刘备与陆逊两个指挥官之间的斗智斗勇,实则他们中间还有一个女人对这场战争产生了诸多影响,剪不断,理还乱。这事还需从“刘备招亲”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