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穆宗子女有哪些 唐穆宗李恒有几个儿子分别是谁

Posted 唐穆宗

篇首语: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唐穆宗子女有哪些 唐穆宗李恒有几个儿子分别是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唐穆宗子女有哪些 唐穆宗李恒有几个儿子分别是谁

2、唐穆宗有几个皇后分别是谁?唐穆宗后妃有哪些

唐穆宗子女有哪些 唐穆宗李恒有几个儿子分别是谁

唐穆宗李恒有几个儿子分别是谁?唐穆宗子女有哪些

子女

唐穆宗儿子

长子 唐敬宗李湛,恭僖皇后所生

次子 唐文宗李昂,贞献皇后所生

五子 唐武宗李炎,宣懿皇后所生

六子 怀懿太子李凑,母不详

八子 安王李溶(《新唐书》未载其母,《旧唐书》称其母为杨贤妃)

唐穆宗女儿

义丰公主,武贵妃所生,下嫁韦处仁,咸通年间去世。

淮阳公主,张昭仪所生,下嫁柳正元。

延安公主,下嫁窦浣。

金堂公主,始封晋陵公主,下嫁郭仲恭,乾符年间去世。

清源公主,太和年间去世。

饶阳公主,下嫁郭仲词。

义昌公主,为道士,咸通年间去世。

安康公主,为道士。

唐穆宗有几个皇后分别是谁?唐穆宗后妃有哪些

唐穆宗有几个皇后分别是谁?唐穆宗后妃有哪些

唐穆宗有三个皇后:

恭僖皇后王氏(王皇后),王氏(?—845),唐穆宗妃子。越州人。父亲王绍卿,官金华县令,封司空;母张氏,封赵国夫人。幼得侍帝东宫,生敬宗。长庆时,册为妃。敬宗立,825年被封为皇太后。文宗时,称宝历太后。会昌五年去世,谥号“恭僖皇后”。

贞献皇后萧氏(萧皇后),生唐文宗。又称积庆太后。闽人。唐穆宗的侍女,唐文宗的生母。

宣懿皇后韦氏(韦皇后,本姓廉),生唐武宗。宣懿皇后韦氏(?—?),唐穆宗李恒妃嫔之一。唐武宗李炎生母。唐穆宗为太子时,韦氏已经是穆宗的妾室,生下唐武宗。长庆时,被册为妃。武宗登基时,韦氏已经去世,被追册为皇太后。

武贵妃,生义丰公主

张昭仪,生淮阳公主

相关参考

唐穆宗李恒有何人生经历?唐穆宗是怎么死的

唐穆宗李恒,唐宪宗李纯第三子,母懿安皇后郭氏。贞元十一年(795年)七月,生于大明宫之别殿,出生后取名为李宥,初封建安郡王,元和元年(806年)八月,进封遂王。元和五年(810年)三月,领彰义军节度大

唐穆宗李恒有何人生经历?唐穆宗是怎么死的

唐穆宗李恒,唐宪宗李纯第三子,母懿安皇后郭氏。贞元十一年(795年)七月,生于大明宫之别殿,出生后取名为李宥,初封建安郡王,元和元年(806年)八月,进封遂王。元和五年(810年)三月,领彰义军节度大

唐穆宗有几个皇后分别是谁?唐穆宗后妃有哪些

唐穆宗有几个皇后分别是谁?唐穆宗后妃有哪些唐穆宗有三个皇后:恭僖皇后王氏(王皇后),王氏(?—845),唐穆宗妃子。越州人。父亲王绍卿,官金华县令,封司空;母张氏,封赵国夫人。幼得侍帝东宫,生敬宗。长

唐穆宗有几个皇后分别是谁?唐穆宗后妃有哪些

唐穆宗有几个皇后分别是谁?唐穆宗后妃有哪些唐穆宗有三个皇后:恭僖皇后王氏(王皇后),王氏(?—845),唐穆宗妃子。越州人。父亲王绍卿,官金华县令,封司空;母张氏,封赵国夫人。幼得侍帝东宫,生敬宗。长

唐敬宗有几个儿子分别是谁?唐敬宗子女有哪些

唐敬宗有几个儿子?唐敬宗子女有哪些李湛(809年―826年),即唐敬宗,唐穆宗的长子,初封为鄂王,后徒封为景王,先因父亲穆宗健康恶化以太子身份监国,穆宗于公元824年正月病死后,他于同月丙子日继位。第

唐敬宗有几个儿子分别是谁?唐敬宗子女有哪些

...子?唐敬宗子女有哪些李湛(809年―826年),即唐敬宗,唐穆宗的长子,初封为鄂王,后徒封为景王,先因父亲穆宗健康恶化以太子身份监国,穆宗于公元824年正月病死后,他于同月丙子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宝历”。在位2年...

唐穆宗李恒是谁?穆宗是怎么死的?

   唐穆宗李恒,原名宥。元和七年(812年)被立为皇太子,改名恒。在位期间荒于朝政,奢侈放纵,措施不当,导致河北三镇再度背叛,直到唐朝灭亡。朝廷内宦官权势日盛,官僚朋党斗争剧烈。 

唐文宗李昂有几个儿子?唐文宗李昂子女有哪些

唐文宗李昂有几个儿子?唐文宗李昂子女有哪些唐文宗李昂(809年―840年),是唐朝的第十四代皇帝,唐穆宗李恒第二子,母贞献皇后萧氏。公元826年12月登基,年仅18岁,公元826―840年在位,在位1

唐朝 唐穆宗李恒妃韦氏

穆宗李恒妃韦氏穆宗李恒在当遂王时,在王府之中召欢的女人很多。有一位侍女姓韦,几次为李恒所幸之后,生下一个儿子,这是李恒的第五个儿子,也:是最小的儿子,名为李,后来改名为李炎。李恒继宪宗为皇帝以后,为了

历史人物 唐穆宗李恒是谁

   唐穆宗李恒,原名宥。元和七年(812年)被立为皇太子,改名恒。在位期间荒于朝政,奢侈放纵,措施不当,导致河北三镇再度背叛,直到唐朝灭亡。朝廷内宦官权势日盛,官僚朋党斗争剧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