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史上三位称王的宦官 太监也封王

Posted 宦官

篇首语: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揭秘中国史上三位称王的宦官 太监也封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揭秘中国史上三位称王的宦官 太监也封王

在中国历史上,宦官掌权的情况并不少见,尤以秦、东汉、唐及明四个朝代宦官专权最盛,如秦朝的赵高,东汉的单超、唐衡、管霸、苏康、曹节、曹腾(曹操的爷爷,曹丕代汉即位后追封他为高皇帝,成为中国史上唯一的宦官皇帝),唐朝的高力士、李辅国、俱文珍、王守澄、仇士良、田令孜、杨复恭、刘季述,以及明朝的刘瑾、汪直、王振、魏忠贤等。

唐僖宗时期的宦官田令孜号称“皇帝之父”,而明熹宗时期的宦官魏忠贤也自称“九千岁”,其嚣张只是可见不一般。更为离谱的是,在中国历史上有三位宦官竟然被封为王(“异姓王”)了,下面就让我们看看他们是如何被封王的。

1、宗爱

宗爱(401-452年),南北朝时期北魏宦官,虽然不如明朝魏忠贤权倾朝野,财大势大,也是北魏太武帝正平时期权势很大的宦官。

宗爱来路不明,史书上未曾记载他的出身和籍贯情况。他因“罪”而遭到残忍的阉割,后又被人送进北朝北魏宫廷,成了一名底层宦官。在皇宫中,宗爱干过一些杂务,由于本人的勤劳机敏,他后来被太武帝拓跋焘封为了中常侍,成为了皇帝身边的亲近宦官。

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太武帝率领大军进攻南朝刘宋,宗爱作为皇帝的贴身宦官,随圣驾南下。北魏大军所向披靡,取得了南下攻宋的空前胜利。正平元年(451年),太武帝在长江北岸犒赏群臣,作为皇帝亲信的宗爱被封为秦郡公,成为中国史上第一位获得公爵的宦官。

后来太武帝北征,任太子拓跋晃为监国,但宗爱对太子多加干预,又与太子部属给事仇尼道盛和侍郎任城互有闲隙,宗爱怕日后太子登基对己不利,于是与东宫势力展开权力斗争,仗着拓跋焘的信任诬陷太子及其手下人意图造反。想不到拓跋焘竟相信了他,下令整肃太子府,诛杀太子近臣--侍郎任平城和给事仇尼道盛等。太子拓跋晃也因积忧成疾,一病而死,时年24岁。后来拓跋焘知道太子是清白的,非常懊悔,追谥拓拔晃为“景穆太子”,又封太子之子拓跋濬为高阳王。

但宗爱一见到此,担心太武帝会清算当初在他面前陷害太子之人,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先下手为强于北魏正平二年(452年)三月弑太武帝拓跋焘于熟睡中。北魏历史上一位少有的雄略君主就这样惨死在了宦官的手上,宗爱也成为中国史上第一个主谋杀害皇帝的宦官。

拓跋焘死后,朝廷欲立第三太子拓跋翰东平王为帝,但宗爱与拓跋翰关系不好,因此假立皇后之命,又将拓跋翰杀掉;并假借皇后之命,把拥立东平王的大臣尚书仆射兰延、侍中吴兴公和疋及侍中太原公薜提杀死,然后立南安王(吴王)拓跋余为帝。拓拔余自知自己既非长子又非太子,能够登基称帝完全在于宗爱的拥立。

为了表达感激之情,拓拔余任命宗爱为大司马、大将军、太师、都督中外诸军事,领中秘书,封爵提升为王爵——冯翊王。由此,宗爱成了国家军政大权集于一身的头号权臣,他“位居元辅,录三省,兼总戎禁,坐召公卿,权恣日甚”。由于宗爱的擅权专政引起了朝中公卿的担忧与不满,拓跋余想夺回皇权,又遭宗爱所弑。短短数月,宗爱连杀两位皇帝,成为中国史上唯一弑杀两位皇帝的宦官。

宗爱弑杀拓跋余而秘不发丧,振威将军、羽林中郎刘尼获知此事后,旋即与太子少傅游雅、殿中尚书源贺、尚书陆丽、尚书长孙渴侯五人密谋,由游雅、贺源、长孙渴侯率禁军守卫宫廷,陆丽与刘尼一起迎皇孙拓跋濬入宫即位。刘尼率禁军驰往东庙,抓住宗爱及其党羽贾周等。为报宗爱陷父、弑祖、杀叔之仇,新皇帝文成帝拓跋濬下令将宗爱及其党羽“皆具五刑,夷三族”,以示痛恨。这位被誉为“中国史上最疯狂的宦官”就此结束一生。

2、李辅国

李辅国(704-762年),本名静忠,后赐名护国,又改为辅国,唐肃宗时当权宦官。后自以功高僭主,为唐代宗差人所刺杀。

少时为宦官高力士的仆役,相貌奇丑无比,粗通文字,四十岁以后开始掌闲厩(主管宫廷的马匹簿籍),后入侍太子李亨。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逃往蜀地,李静忠随太子李亨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谏太子杀杨国忠,又谏麾兵北至朔方,以谋复兴。太子至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后即位,是为肃宗,遥尊行在天子为太上皇。李静忠因功加封为元帅府行军司马,视其为左右臂,赐名“护国”,后改名“辅国”,开始掌握军政大权。

李辅国后随肃宗回到长安,封郕国公,设“察事厅子”,以侦察官员活动。京兆府、县地方官和法司审判案件,皆由他决定。颁发诏书亦由他签署后施行,属臣无敢非议。宗室贵人对李辅国也以“五郎”尊之,当时宰相李揆对他执子弟之礼,呼为“五父”。太上皇玄宗返回京师后,辅国疑太上皇左右有复辟的阴谋,上元元年(760年)迫太上皇迁居西内太极宫,而玄宗亲信高力士等人则被贬谪或罢官。

宝应元年(762年),玄宗忧郁而死,肃宗也病危,张皇后欲谋杀太子李豫而立越王李系,发宦官数百人,控制宫闱。李辅国获知此事,命宦官程元振先取太子同行,并发动禁军攻入宫内,捕杀张皇后、越王,肃宗因受惊吓而当天驾崩,遂立太子李豫为帝(即唐代宗)。

唐代宗继位后,因念其拥立之功,册封李辅国为司空兼中书令,成为唐朝第一位宦官宰相,拉开了唐朝宦官当政专权序幕。自此辅国日益骄横,自号称“欺压皇上的老奴”,曾对代宗说:“大家(皇帝的俗称)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

实际上是让代宗把军国大事都托付于他。闻此僭君之言,代宗不快,决意将辅国翦灭,于是代宗表面优待辅国,尊之为“尚父”,却私下通联宦官程元振,以药子昂代元帅府行军司马,掌握禁军,夺兵权。罢辅国官职,进封为博陆王。不久,又派人于深夜将其刺杀,割下头颅扔到溷厕中。遂刻木代其首级以葬,赠太傅,谥丑。

3、童贯

童贯(1054-1126年),字道夫(一作道辅),开封人,20岁净身入宫,北宋徽宗时期的“六贼”之一。据《宋史》载,童贯“状魁梧,伟观视,颐下生须十数,皮骨劲如铁,不类阉人。”神宗时期,童贯进宫后,拜在同乡、前辈宦官李宪门下作徒弟,跟随李宪出入前线,打下军事根基,但始终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哲宗后,徽宗即位,年近50的童贯以其办事才能和宰相蔡京的推荐,方才得到徽宗赵佶的重用。

徽宗曾令童贯监军西击夏国,合军十万取青唐。军至湟川,因宫中起火,徽宗下旨童贯回师。童贯因见战机成熟,断然决定不奉诏,继续西进,果获大胜,连复四州。童贯此举深得徽宗赏识,破例被任命为景福殿使、襄州观察使。不久,因功迁武康军节度使,又因收复积石军、洮州,再加检校司空。

政和元年(1111年)童贯晋升为校检太尉(当时的武官最高职位),领枢密院(仅次于皇帝的军事首长),开了宦官主持枢密院之先河。从此,童贯位列三公,手握重兵转战于西北边陲,与外族夏、辽、金周旋十多年。宣和二年(1120年),徽宗遣童贯以宣抚制置使率兵15万,镇压方腊农民起义军,作战450余日,杀起义军7万多人。童贯因功封太师。就此,童贯位极人臣,辉煌灿烂。当时,人称蔡京为“公相”,称童贯为“媪(ǎo)相”。

宣和七年(1125年),童贯因收复全燕之境,封广阳郡王,统率大军重镇边疆,驻扎大原。那时,金已灭辽,大举兴兵南侵。童贯见大势已去,由大原遁归汴梁,且不听钦宗令他留守汴京的命令,而随徽宗南巡。于是,大学士陈东等上书劾蔡京、童贯等六人为误国六贼。

童贯的主要罪名“结怨辽金,创开边隙”。其实辽金之怨非童贯所结,边隙亦非童贯所创。童贯握兵20年,在与夏、辽,金战斗中,有胜有负,但还算尽力,并无投敌误国。北宋之亡,根本在于徽宗的不作为而招致朝廷腐败,经济崩毁。童贯为众矢之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出身宦官,朝廷里的官员多看不起他,加上童贯骄恣,上下结怨。徽宗禅位,钦宗登基,童贯失恃,靖康元年(1126年)被一连三贬。7月贬吉阳军(今海南崖县)又诏数童贯十大罪,命监察御史张澄追而斩之。

九月初七日,张澄押回童贯的人头在汴京城头高高挂起,观者如堵,京城轰动。中国史上握兵时间最长、掌控军权最大、获得爵位最高的宦官,就此了结一生。一年之后,中国史上巨型悲剧—“靖康之难”发生。

宦官是古代专供给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他们原本只负责宫廷杂事的奴仆,不得参与国家政务,但因与皇室朝夕相处,遂能博取信赖或有可乘之机,故在一些朝代中存在着宦官掌握国家政务大权的情况。

相关参考

身为宦官的童贯凭什么能被封王

原题:太监童贯凭什么能被封王?童贯的一生开创了几项中国历史之「”最”:中国历史上握兵时间最长的宦官;中国历史上掌控军权最大的宦官;中国历史上获得爵位最高的宦官;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代表国家出使的宦官。童贯

中国历史上权力最大的宦官,童贯(掌控军权20年且被封王)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中国历史上权力最大的宦官,童贯(掌控军权20年且被封王)”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童贯我相信很多人对这个名字都还是很陌生的,他可是能够和赵高、魏忠贤、李莲英等超级大太监

竟连杀两皇帝一太子 揭秘史上最疯狂的太监

提起宦官专权,很多人都会想到秦、东汉、唐、明几个朝代,可是,北魏有一个最疯狂的太监,连杀两位皇帝和一位太子,他就是宗爱。宗爱,出身,籍贯不明,应该好不到哪儿去,否则,也不会吃太监这碗饭。但是,他非常机

竟连杀两皇帝一太子 揭秘史上最疯狂的太监

提起宦官专权,很多人都会想到秦、东汉、唐、明几个朝代,可是,北魏有一个最疯狂的太监,连杀两位皇帝和一位太子,他就是宗爱。宗爱,出身,籍贯不明,应该好不到哪儿去,否则,也不会吃太监这碗饭。但是,他非常机...

差点谋朝篡位成功 中国第一位外籍太监朴不花

...的宠爱而权贵无比,但是你知道中国历史上还曾有过洋人宦官、外国籍的太监吗?据史料记载,在中国元代时期,中国就曾有过一位外国籍的太监,而且他也是

史上第一位外籍太监朴不花为何会进皇宫?

朴不花(也叫王不花)是来自高丽的一个宦官;而且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外国籍宦官;怎么会跑到中国当了宦官呢?最后结局又是怎样的呢?他为什么自阉入宫?想学东方不败练武功?不是的了。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的皇后奇

史上第一位外籍太监朴不花为何会进皇宫?

朴不花(也叫王不花)是来自高丽的一个宦官;而且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外国籍宦官;怎么会跑到中国当了宦官呢?最后结局又是怎样的呢?他为什么自阉入宫?想学东方不败练武功?不是的了。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的皇后奇

第一位执掌大权的宦官赵高

赵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时期的太监。赵高是赵国人,出身卑微。他的父亲因犯重罪,不仅自己被处以宫刑,而且也连累赵高的母亲被罚为官家奴婢,后来赵母与人野合生下了赵高。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大

唐宪宗李纯竟被被太监活活毒死! 嚣张宦官

作为一个太监,王守澄为什么能够杀害并废立皇帝?这件事想想都感觉不可思议。自古以来,太监都是皇帝的家奴,纵然贪财跋扈,但在主子身边都表现的像小猫咪一样温顺听话。王守澄做掉的第一位皇帝是唐宪宗,这位爷在历...

揭秘三国何进为什么要引兵才能诛杀宦官?

诛杀十常侍实际上是党锢政争的最后结果。长大后的小皇帝,拉着太监搞外戚和士人,结果,皇权+宦官被全灭,外戚也被全灭,士人怎一个爽字了得。另外,西苑八校尉本来是皇帝设立的直属部队,归宦官统领,何进夺权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