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敌人残忍无比 名将洪承畴
篇首语:知识是心灵的眼睛。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对敌人残忍无比 名将洪承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对敌人残忍无比 名将洪承畴
他是明末清初第一名将,杀人如麻、功勋卓著,被人称为“屠夫”。他在明末和清初都做到了顶尖高官,但是恰恰是这么个人却饱受争议,有人说他是民族英雄,有人说他是汉奸。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下面将给大家一一讲解。
我要讲的这个人就是洪承畴,他这个人还是很有意思的,外号别称挺多,“洪彦演”、“洪亨九”,当然最出名的还是“洪屠夫”,为什么这么叫呢?大家都知道白起吧,白起长平一战坑杀了赵国40万降卒,号称是一代“人屠”。而与白起对比来说,洪承畴绝对不差,而且他一直就有杀降的习惯。崇祯三年的时候,洪承畴被任命为延绥巡抚,这个时候三边总督杨鹤的政策是“剿抚兼施、以抚为主”,按理说洪承畴应该紧跟老大的脚步,但是他不这么做,反而大力剿匪,而且不仅剿匪,而且杀降。杀了多少人呢,据不完全统计,被杀的投降流寇多达数万,洪承畴也从这个时候开始了他的“屠夫之路”。
到了崇祯四年的时候,洪承畴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了,因为当时的三边总督杨鹤被罢官入狱,他继任了陕西三边总督,当然是想怎么来就怎么来。于是小洪同学制定了自己的方针,“全力清剿”、“以剿兼抚,先剿后抚”,大举剿灭农民起义军,然后自然而然的被陕西人民给授予了“洪屠夫”的光荣称号。洪承畴的军事才能确实很强,受到了崇祯皇帝的赏识,到了崇祯十二年的时候调任蓟辽总督,为国家防御满清去了。但就是从这一刻开始,洪承畴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崇祯十五年这一年,洪承畴在松山城兵败被俘,洪承畴这一刻才发现自己不能不面临一个选择,降清或者死。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洪承畴被俘后开始绝食,不肯投降,皇太极所有派去劝降的人,都被大骂而回,最后派了范文程去劝降,范文程来到监狱里,在劝降的过程中,房梁上掉下了一些灰尘,刚好落在了洪承畴的肩膀上,洪承畴本能的伸手掸了下,皇太极听到后说洪承畴一定会投降的,一个对待衣服都如此爱惜的人,自己的性命更会爱惜了。果然,后来洪承畴投降了。当然,对于一个冲锋陷阵的将军,并且时时冲在第一线的将军来说,这种说法只能是无稽之谈。
但洪承畴投降满清后,却是真的为满清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南方云贵大多数是洪承畴给打下来的,在这过程中剿灭了大量的南明军队,这也为他后来毁誉参半,被大骂汉奸埋下了祸根。话说洪承畴立了这么多的功,后来大清朝对他怎么样呢?顺治十八年的时候,这是的他已经69岁,担任了好多年的大学士,想要退休,经过朝廷商议,康熙才授予了洪承畴一个三等轻车都尉,还比不上一个男爵,想想都觉得可笑。那么对于投降满清,洪承畴的亲朋好友怎么看呢?这里就有一个有意思的故事。
话说顺治四年,洪承畴从江南总督任上奉召回京后,心想,自己的老母还在南方,于是就派了人去把老母接到北京来,然后洪母还真的来了。这下可把洪承畴乐坏了(因为自从投降满清后,洪承畴的朋友、亲戚一概不认他,甚至于唾弃他),于是自己亲自跑去跪迎母亲,哪知道洪母一下车抡起枣木拐杖就打,大骂洪承畴,不住洪承畴的府邸。洪承畴的弟弟更是发誓"头不顶清朝天,脚不踏清朝地",在家乡英都造了一只船,然后携母亲坐在船里,泛于江上,过着隐居生活。
但是,后世是怎么看他的呢?洪承畴宣导儒家学术,针对顺治皇帝不崇信孔孟,提出意见,为满汉的合流打下基础。洪承畴也建议清廷采纳许多明朝的典章制度,献计甚多,大多被清廷信纳,加以推行,完善清王朝的国家机器。为了巩固清朝的统治,承畴建议满洲统治集团也须"习汉文,晓汉语",了解汉人礼俗,淡化满汉之间的差异。后世对他促进民族团结,催化满足汉化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同时,他加速了国家的统一,是百姓免于长久的战火。而且他劝施仁政,保护汉民;招抚江南,为民轻负;经略五省,安邦济民。应该也属于正面人物吧,但是,他投降异族,残杀同族百姓,使得亲朋好友不屑,就连后来的乾隆皇帝,仍将洪承畴作为叛明降清的人,列入《清史·贰臣传》,但因其功大,列于贰臣甲等。
客观来说,洪承畴确实对于国家的统一、民族团结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对于明朝的汉人来说他的投降异族、残杀同胞却难以接受,因此才造成了民族英雄和汉奸的争论。
相关参考
他是明末清初第一名将,杀人如麻、功勋卓著,被人称为“屠夫”。他在明末和清初都做到了顶尖高官,但是恰恰是这么个人却饱受争议,有人说他是民族英雄,有人说他是汉奸。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下面将给大家一一讲解
他是明末清初第一名将,杀人如麻、功勋卓著,被人称为“屠夫”。他在明末和清初都做到了顶尖高官,但是恰恰是这么个人却饱受争议,有人说他是民族英雄,有人说他是汉奸。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下面将给大家一一讲解
孝庄和洪承畴一个是大清后妃,一个是大名鼎鼎的明末大将,两个人之间是怎么扯上关系的呢?这还要缘于洪承畴投降大清,而且是明朝重臣投降大清,因此民间对洪承畴会投降的原因,有许多种猜测,庄妃劝降便是其中一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孝庄太后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第一件事,劝降洪承畴话说抗清名将当中,除了袁崇焕,就属洪承畴勇猛无比了。崇德七年权锦大战中,清军俘获了明朝蓟辽总督洪承畴,皇太极非
1.对于明末清初重臣洪承畴的历史客观评价是怎么样的洪承畴是一位比较复杂的历史人物,历来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笔者认为,洪承畴在明清重大历史变革关头,能审事度势、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服从清廷统一中国的大局
据传洪承畴被俘以后,坚贞不屈,绝食相逼,然而最终却投降了皇太极,这中间发生了什么?许多野史记载的孝庄委身之事又能相信几分?本期小编将给大家带来洪承畴投降满清的三个版本,以供大家思索。1、一粒飘落的灰尘...
今天本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洪承畴那么能打仗,为何在松锦大战中会一败涂地?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明朝二百多年的历史中曾出现过不少优秀军事指挥官,其中洪承畴要算是里面的佼佼者。>洪承畴家境贫寒,早年曾帮母
历史人物 洪承畴简介 洪承畴怎么死的 孝庄色降洪承畴是真的吗 袁崇焕和洪承畴-
本名:洪承畴 字号:字彦演,号亨九 所处时代:明末清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福建泉州南安英都 出生时间:1593年10月16日 去世时间:1665年4月3日 主要作品:《古今平定
洪承畴,本为明朝重臣,二十三岁考中进士,逐渐受到皇帝的器重,曾带兵镇压李自成、张献忠等起义军,后被提拔为蓟辽总督,抵抗野心勃勃的满清军队,立下了赫赫战功。松锦之战中,洪承畴兵败被俘,皇太极亲自对其劝降
洪承畴结局,我们在了解实际内容之后,发现洪承畴其实是帝王的老师,并且一生中也侍奉过两位不同的帝王,虽然说是得两个朝代的历史都有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大家都传言说洪承畴其实是一个卖国贼,那么这样的一位洪承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