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儿子有多悲哀,作为官二代,只能靠死来证明自己

Posted 官二代

篇首语: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诸葛亮的儿子有多悲哀,作为官二代,只能靠死来证明自己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诸葛亮的儿子有多悲哀,作为官二代,只能靠死来证明自己

2、曹操的家教 曹操是如何教育官二代曹丕曹植的?

诸葛亮的儿子有多悲哀,作为官二代,只能靠死来证明自己

诸葛亮的儿子有多悲哀,作为官二代,只能靠死来证明自己

  人们只知诸葛亮,却不知诸葛瞻,那个一辈子活在父亲阴影下,渴望证明自己的男人。

  诸葛瞻第一次出现在世人面前,是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前,给远在东吴的兄长诸葛瑾写信:儿子诸葛瞻如今已经八岁,聪明可爱,只是怕他过早成熟,将来成不了大器。

  诸葛亮老来得子,47岁的时候才有的诸葛瞻,本该倍加爱护。只是他来不及教育儿子,就在北伐途中,病逝于五丈原了,留给自己儿子的只有一封家书《诫子书》。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正是出自诸葛亮写给诸葛瞻的家书《诫子书》,可惜的是8岁的诸葛瞻无法理解父亲的意思。

  诸葛瞻精通书法绘画,记忆力强,才思敏捷。由于父亲诸葛亮的贡献,他承袭了武乡侯的勋爵,但随之也承袭了蜀汉民众对于他如诸葛亮般的期望。

  每当朝廷颁布一项好的政令,哪怕不是诸葛瞻所为,百姓们也会互相转告说:“这是诸葛亮的儿子做的”。诸葛瞻每听到这种话,都很无奈。

  他的父亲太牛了,辅助先主刘备成就帝业,在外北伐中原,在内安定社稷。作为官二代,他估计自己一辈子都达不到父亲的高度,但他不甘心就这样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下,他要努力。

  承蒙父荫,他17岁时,皇帝刘禅把女儿嫁给了他,还任命他为骑都尉。他从低级军官做起, 一步步升到他父亲曾担任过的军师将军。

  在34岁的时候,诸葛瞻累计升迁到了尚书仆射,他正式的进入了蜀汉的中枢机构,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共同执掌尚书台政务,统领国事。

  他想有所作为,可是内有宦官黄皓弄权,朋比结党,他无可奈何,外有姜维北伐,致使国内疲弊,他无可奈何,他还能做什么?

  在他内外周旋的时候,邓艾奇袭阴平,进入了蜀汉地界,他急忙督率军队前往抵抗,可是他没有实战经验,也没有他父亲的能力,倒是学会了他父亲的谨慎。

  尚书郎黄崇多次劝他迅速抢占险要地势,不让敌人进入平原,他偏偏不听,白白让出了战略要地。邓艾长驱直入,诸葛瞻只得退守锦竹。

  邓艾写信劝降诸葛瞻,诸葛瞻把信撕碎了扔到邓艾使者的脸上,下令斩杀使者,率军出战。他要证明自己,他虽做不到父亲的智慧,但能做到父亲的忠义。

  诸葛瞻在绵竹坚守阵地决战邓艾,终因不敌,战败而亡。诸葛瞻之子诸葛尚听说军败后,也冲入阵内战死。

  临死前,诸葛瞻悲愤地说:“我对内不能除去黄皓,对外不能制衡姜维,进军又不能守护国土,我有三罪。父亲,我生活在你的阴影下,却远不如你,有什么面目去地下见你。”

  作为一个官二代,诸葛瞻没有什么喜悦的事,蒙父亲庇佑,他从小继承父亲的勋爵,却一辈子活在父亲的阴影下,对内既不能稳定朝堂,对外又不能征战沙场,简直是悲哀。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曾经在诸葛瞻手下任职时受辱,所以为诸葛瞻立传时,说诸葛瞻只工于书法,名过其实。

  诸葛瞻真的名过其实吗,恐怕不是吧。后主刘禅前半生受诸葛亮约束,哪那么容易放权给诸葛瞻。诸葛瞻经过努力做到尚书的职务,还是有些本事的。

  只是他接触的时间太短了,刚进入权利的中央,还没来得及熟悉,就不得不面对能和姜维棋逢对手的邓艾,能不战败吗。只能说,父亲诸葛亮既成就了他,也造成了他的悲哀。

曹操的家教 曹操是如何教育官二代曹丕曹植的?

曹操的家教

。现在的中国,有了太多的富二代、官二代,其实也不就是像古代的那样吗?古代也有官二代、富二代,更有的事尊贵的皇二代。别的不说,就说曹操一家,曹操是官,他的儿子曹丕曹植就是他的官二代。

对于官二代、富二代的看法,大多是被人瞧不起的,多数都认为不学无术没有出息,可是曹操家的官二代,可是一个比一个出息!真是让人羡慕嫉妒恨啊!

曹操这人吧!是枭雄,的确,可以被人辱骂得遗臭万年,可是却又可以被人敬仰得高山仰止。他这人出息咱们就不说了吧!关键气人的事,他的儿子竟然也很了得,曹丕“博闻强识,才艺兼备”;曹植才高八斗,曹彰武艺超群;早夭的曹冲据说五六岁的时候就达到成人的智力。这样的官二代,是怎么教育出来的!强啊!

曹操是怎么教育他的儿子的?

曹操教育孩子目标明确。他要培养的是治国平天下的万乘之才。在他的心目中,孙权是孩子们的榜样,史有“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一说。因为孙权属于“官二代”中的佼佼者,雄才大略,独霸一方,不臣曹魏,这是个让他又恨又敬的豪杰。而刘景升的儿子刘琮这个“官二代”就差远了。想当年,他曹某人挥戈南下,还没打到荆州呢,那小子就率众投降,把老子辛辛苦苦创下的家业拱手相送。这样不忠不孝没骨气的人,在他曹某人的眼中与猪狗无异。

为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曹操当然也玩特权,整合最优的教育资源,为儿子选择最好的老师,良师才能出高徒嘛。选择什么样的老师呢?曹操的标准是德行堂堂正正、“深明法度,就像邢J他们那样”的人。邢J,先被曹操点名去辅佐他相当看好的曹植,但是曹植才高气傲,“任性而行”,“饮酒不节”,不爱听邢J唠叨,两人比较疏远。

曹丕做了太子后,邢J又被曹操选派当了曹丕的老师。除了邢J,曹操还派了“秉德纯懿,志行忠方”、“国之重宝”的邴原和他本人很敬重的张范去辅佐曹丕,曹操很客气地对他们说,我的儿子不成材,怕他难走正路,想请你们去匡正劝勉他。“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曹操深谙其道。一次,曹操让曹彰领兵出征,临行前,他告诫曹彰:“居家为父子,受事则为君臣,待人处事须遵王法,尔其戒之!”言下之意就是你即使为将在外,一切也要按规矩来,否则,别怪我不讲父子情分。

为了激励孩子发愤学习,他曾颁布《诸儿令》搞竞争:“儿虽小时见爱,而长大能善,必用之,吾非有二言也。不但不私臣吏,儿子亦不欲有所私。”意思是说,儿子们小的时候,我都喜欢,但是长大了,我会量才而用,说到做到。对部下,我不偏心,对你们,我也公正,唯才是举,最有才能的人,才配当我的接班人。曹操的家教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关参考

蜀汉阵营中的官二代为何普遍不如曹魏

作者:热血三国系列页游今天我们来谈谈蜀汉和曹魏的「”官二代”差距问题。私以为与家教无关、与基因无关、与父母无关、与个人禀赋无关……蜀汉政权不是只有先主刘备的儿子过于平庸,而是整个集团所有的二代人物都不

史上最坑爹的六个官二代,你最佩服哪一个

坑爹是个技术活,一般人想坑还坑不了,毕竟不到愚蠢至极的地步,还真难以坑爹。但官二代的心思凡人不懂,他们总别出心裁。自“我把李刚”闪亮登场后,坑爹的姿势就千奇百怪。翻开历史发现,其实现代坑爹者并不孤独。

官二代害惨老子的典型案例――吴三桂侄子嘲笑康熙朝“活吕布”王

本文要提的这位官二代并不是吴三桂的亲儿子吴应熊,而是他的亲侄子吴应麒。那位王辅臣则是清康熙朝的平凉提督,以军功起家于明末清初风云动荡之际,时人称呼为“活吕布”。不过,王辅臣最初得吕布之名,并非因为反复

刘备的儿子为何不如曹操的儿子

论官二代,刘备和曹操的儿子是标准的官二代。刘备的亲儿子有三个,大儿子刘禅,二儿子刘永,三儿子刘理,都不怎么成器。最有名的当属扶不起的阿斗——刘禅,投降曹魏,被曹操的后人所俘,葬送了父亲一手打造的蜀汉江

刘备的儿子为何会不如曹操的儿子

要论“官二代”,曹操和刘备的儿子是标准的“官二代”。刘备的亲儿子有三个,大儿子刘禅,二儿子刘永,三儿子刘理,都不怎么成器。最有名的当属扶不起的阿斗――刘禅,投降曹魏,被曹操的后人所俘,葬送了父亲一手打

三国时期刘备的儿子为何不如曹操的儿子

要论“官二代”,曹操和刘备的儿子是标准的“官二代”。刘备的亲儿子有三个,大儿子刘禅,二儿子刘永,三儿子刘理,都不怎么成器。最有名的当属扶不起的阿斗――刘禅,投降曹魏,被曹操的后人所俘,葬送了父亲一手打

三国时期刘备的儿子为何不如曹操的儿子

要论“官二代”,曹操和刘备的儿子是标准的“官二代”。刘备的亲儿子有三个,大儿子刘禅,二儿子刘永,三儿子刘理,都不怎么成器。最有名的当属扶不起的阿斗――刘禅,投降曹魏,被曹操的后人所俘,葬送了父亲一手打

汉武帝儿子刘据是怎么死的 最悲哀太子

刘据(前128年—前91年),汉武帝刘彻嫡长子。因母为卫皇后,故称卫太子。刘据生于元朔元年(前128年)春,武帝喜,诏令朝臣为其作《皇太子生赋》及《立皇子禖祝》,为立禖祠。三月,立其母卫子夫为皇后,赦天下。元狩元年(...

刘备的三个儿子为何都不如曹操诸位公子

要论官二代,曹操和刘备的儿子是标准的官二代。刘备的亲儿子有三个,大儿子刘禅,二儿子刘永,三儿子刘理,都不怎么成器。最有名的当属扶不起的阿斗——刘禅,投降曹魏,被曹操的后人所俘,葬送了父亲一手打造的蜀汉

三国史上最牛逼的官二代为何没有朋友? 袁术

...为朝廷争相拉拢的对象。为什么?“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袁术的父辈祖辈是如此的厉害,袁术自己也不会差哪去的。尽管小袁术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