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魏晋 石崇王恺斗富
Posted 地主
篇首语: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魏晋 石崇王恺斗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国魏晋 石崇王恺斗富
石崇王恺斗富
西晋统一全国,结束了汉末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南北交通迅速恢复,社会经济有所发展。但是,西晋王朝是世族大地主支撑和组成的。司马氏一登台,就在政治、经济上尽量满足世族地主的要求,把大量的土地和农户赏赐给亲信大臣。
各地的屯垦官吏和豪强大户也大肆侵占民田,并把屯田的农民作为自己的佃客和荫户。官吏可以按品位高低占有一定的田地和劳动者。一品可占田50顷(每顷100亩),以下每品递减百分之五;最低的九品官员,还可占田10顷。占有农户,也按官位高低,多者可达15户,少者也有1户。这项规定只是官样文章,因为官僚地主早已是奴客成群,园田水碓遍及四方了。
西晋统治集团奢侈贪婪,腐朽残暴。晋武帝司马炎,耽于声色,登位后曾下诏令,规定公卿以下大臣,凡有妙龄少女者,都得送入皇宫候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西晋灭了东吴,他命人将掳掠来的5000名吴宫佳丽纳入后宫,供他随时享乐,终日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
美人多了,也是一件难办的事。他终日拜倒在石榴裙下,走了西宫,丢了东宫;热了王姬,冷了张娃。有一名太监向他献计,命人置备一辆轻巧灵便的羊车,坐在上面,任意行止,像采花的蜜蜂一样,哪里有花,就在哪里落脚。
有个叫沈媚娘的宫女,生得天姿国色,16岁便选入吴宫当差。建业失陷后被掳入洛阳,侍候得宠的美人王婉仪。婉仪虽一度受到宠幸,并生育了一位公主,但随着岁月的流逝,皱纹悄悄地爬上了她的眼角,从此失宠,饱尝太监们的冷眼,过着以泪洗面的生活。
沈媚娘是个侠义的女子,看到王婉仪处境艰难,决心助她一把,于是备办了带叶的竹枝,上面洒上盐水,插在婉仪的门前。当天下午,司马炎的羊车从门前经过。羊群见了盐水竹叶,立即停下来嚼食。司马炎踏进宫门,一眼便瞧见了婉仪和她的女儿,想起往日的恩爱,不免伤感。惯于察言观色的太监,看到皇上追念旧情,从此再也不敢怠慢她了。
媚娘的这一招很快传了出去,嫔妃们竞相仿效。没过多久,皇宫中的大片竹林虽被折得光秃秃的,嫔妃们却个个满面春风。
在灭吴战争中首先攻占建业的将军王濬,也学着武帝的模样,过起了花天酒地的生活,在醉生梦死中度过了他的晚年。
丞相何曾,每天光花在吃喝上的用度,就达1万文钱。餐桌上摆满了山珍海味,还皱着眉头说“没有下筷子的地方”。他的儿子何劭,每天的花费更是惊人,“一日之供,以钱两万”!
王濬、何曾,比起大官僚石崇和国舅王恺来,只是“小巫见大巫”。
石崇出身世族地主。出任荆州刺史时,贪赃枉法,残酷剥削农民。更有甚者,竟驱使官军劫掠过往客商,路过荆州的外国使臣也不能逃脱。一次,有人报告,说有一艘西域使者的楼船泊在江岸。石崇闻讯,一面置酒为使者接风,一面派官军化装成江洋大盗,将船上的财物洗劫一空。事后,石崇故作惊讶对使者说:“什么,真有这种事情?”说完,立即唤来捕头,佯命严加缉拿。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这样的“大案”不下数十起。他就是这样积累了百万家产。据史书记载:石崇有水碓30多区,苍头(奴隶)800多人,珍宝、田宅无数。仅河南金谷涧的一座庄园,就有土地10顷。
王恺是晋武帝的舅父,封为山都县公,领有1800多户佃客,是一个残忍的世族官僚地主。
一个是封疆大吏,一个是皇亲国戚,他们彼此炫耀,演出了一幕幕斗富的丑剧。
一天,王恺置酒宴请王导、王敦兄弟。席间,歌女吹笛助兴。王恺突然脸色一沉,将酒盅摔在地上,命侍卫将歌女拖下厅堂乱棍击毙,因为她在演奏时心怀恐惧,错吹了一个音符,损伤了主人的颜面。一阵撕肝裂肺的悲号传来时,满座大惊失色,只有驸马都尉王敦饮酒如常,就像没有发生任何事情一样。王恺又让其他美人前来劝酒。两名盛装的女子应声走了过来。按照规矩,如果劝酒时客人不饮,就算是侍候不周,应当立即处死。美人为王导斟满酒,柔声相劝,王导素不善饮,但担心美人为此丧命,便仰起脖子一饮而尽。王恺见了,心里十分高兴。她们走到王敦身旁,也为他斟上满满一杯。不知为了什么,几经劝请,他却不动声色。美人顿时脸色苍白,双膝跪在地上。王敦端坐不动。这时,坐在席间陪宴的王恺恼了,立即命人将她们拖了下去,打死在乱杖下面。
“再给驸马大人劝酒!”王恺咆哮着。另一位美人上来了。她颤抖着双手,眼角闪着笑容。这时,王导实在看不过去,使劲拉拉王敦的衣袖,悄声说:“快点喝,何必又枉杀一人呢!”
王敦若无其事地说:“他杀自己的家奴取乐,与我何干?”就这样,接连杀了三个美人。最后还是王导打圆场,事情才算了结。
不久,石崇奉调进京。他听说王恺家用饴糖洗锅,很不服气,便命家人用白蜡当柴烧饭。
王恺知道后,又命工匠用赤石脂粉涂墙,把家里装饰得光彩照人;石崇不肯认输,也立刻命人装修房屋,并在赤石脂里加上花椒粉末,使满堂生辉,浓香四溢。
王恺想压倒石崇,用紫色丝布做成40里步幛,出行时挂在道路两旁,既可挡风,又可以遮蔽阳光;石崇听了,哪肯罢休,立即招来工匠,用比丝布更贵重的织锦赶制了50里的步幛,挂在路上,五彩缤纷,胜过王恺。
晋武帝听说两位大臣斗富,不仅不加制止,还觉得很有意思。他为了帮助舅父取胜,命人拿出一支两尺多高的珊瑚赐给王恺,好在让他在石崇面前炫耀。
一天,王恺大宴宾客,命人抬出御赐的珊瑚,得意洋洋地说:“这稀世之宝,乃皇上所赐,请诸位开开眼界!”
大家看了,啧啧称奇。有人说:“这么大的珊瑚,世间罕见。有此奇珍,真是将军的福分!”有人说:“这宝树疏密得体,实为上品!”
石崇冷笑着踱了过来,随手拿起一根如意,将珊瑚敲得粉碎。
王恺大怒,一跳老高,抓住石崇的衣带狂叫。石崇不慌不忙,冷冷地说:“坏了你的宝物,赔给你不就了事,何必如此动怒!”说完,命人将家里珍藏的数十株大小珊瑚全部搬了过来。最大的一株有三四尺高,小的也有二三尺。石崇当着宾客的面,笑着对王恺说:“真对不起,请将军任选一株吧!”
王恺听了,羞得满面通红,只得自打圆场说:“石大人不必认真,既然是失手打碎,也就算了。其实我的那株也算不了什么。”
在场的人都惊呆了,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来。
王恺自知不如石崇富有,再也不和他斗了。
因为这件事情,石崇出了大名,被公认为当时最富的人。后来,他终因遭人忌恨,以欺君之罪伏诛。
相关参考
西晋统治集团和豪强地主穷奢极欲的生活风气,在历史上是十分突出的。整个豪强地主阶层,无不以豪华奢侈为荣,并竞相效尤。石崇与王恺斗富的丑剧,正是这种恶劣风尚的突出表现。石崇,是渤海南皮(河北南皮)“财产丰
历史上任何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在开创之初,都有相当旺盛的进取心和开拓精神,君民臣子群策群力,为王朝的长治久安打下深厚的根基。然而晋武帝是个例外,他并非胸怀大志、深谋远略的雄才之主,在统一全国后,晋武帝志满
历史上任何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在开创之初,都有相当旺盛的进取心和开拓精神,君民臣子群策群力,为王朝的长治久安打下深厚的根基。然而晋武帝是个例外,他并非胸怀大志、深谋远略的雄才之主,在统一全国后,晋武帝志满
晋武帝统一全国后,志满意得,完全沉湎在荒淫生活里。在他带头提倡下,朝廷里的大臣把摆阔气当作体面的事。在京都洛阳,当时有三个出名的大富豪:一个是掌管禁卫军的中护军羊L,一个是晋武帝的舅父、后将军王恺,还
有钱能使鬼推磨,大概这句话古今都能通用。今天纵古君为大家揭秘中国古代六大任性富豪,皇帝都自叹不如。第一位则是魏晋时期的石崇,他和晋武帝舅父王恺斗富的事情,在今天绝对可以上头条。王恺用麦芽糖洗锅,他则用
纨绔子弟司马炎同志运气非常好,一当皇帝就把人所共知的三国时代结束了,却使得全国人民忽然失去了闲谈的故事来源,偌大个国家,没点八卦也不行,总不能让大臣们辛辛苦苦工作一天后只能上床睡觉吧。必须要有娱乐性,
纨绔子弟司马炎同志运气非常好,一当皇帝就把人所共知的三国时代结束了,却使得全国人民忽然失去了闲谈的故事来源,偌大个国家,没点八卦也不行,总不能让大臣们辛辛苦苦工作一天后只能上床睡觉吧。必须要有娱乐性,
1、石崇(249—300年,晋朝大富商)> 财富量:富可敌国。> 任性事迹:说起土豪「有钱就是任性」那些事,石崇与晋武帝的舅父王恺斗富的故事绝对是可以放上头条的。石崇听说王恺家中用麦芽糖水洗锅
石崇是个好人吗?当然不是。石崇在任上抢劫富商,搜刮民脂民膏以此发家致富。他与王恺斗富,劳民伤财。一个处处所取不义之财的人怎么能算是一个好人呢?他确实不是什么好人,但是却是一个情种。石崇是爱财,但是爱财
西晋时期,统治阶级穷奢极欲,拼命地剥削人民,聚敛钱财,养成了一种夸富的风气。后将军王恺和散骑常侍石崇斗富的故事,堪称晋史上的一段奇闻。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