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山靖王之后,刘备为何沦落到了织席贩履

Posted 历史

篇首语: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作为中山靖王之后,刘备为何沦落到了织席贩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作为中山靖王之后,刘备为何沦落到了织席贩履

2、历史人物 刘备靠织席贩履维持生计是真的吗

作为中山靖王之后,刘备为何沦落到了织席贩履

作为中山靖王之后,刘备为何沦落到了织席贩履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另外,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这里的先主就是刘备,三国志称刘备为先主,刘禅为后主)。可见刘备的爷爷还是做范县的县令。只可惜他父亲早死,导致他母子俩贩履织席。在这个方面,《三国演义》是尊重了正史的。

  按理说,中山靖王之后,本不应该这么糟糕的,毕竟得有点基本的生活保障。在《三国志·先主传》记载: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就是说,这个侯爵没能往下传,到刘胜的儿子刘贞那一代,就因为酎金而失侯,所谓的酎金失侯就是每年祭祀祖先的时候,各位王子王孙要上交金银,如果成色、分量不够,就要惩罚,直至消减封地,取消爵位)。

  除了《三国志·先主传》中这些明确的记载以外。从西汉景帝的儿子刘胜,传到东汉末年的刘备都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如果这期间没有哪位子孙的特殊贡献,根据推恩令,分到刘备这一代,也是毛都没有了。另外,这中间还经历了王莽篡权。别说刘备这一脉,其他支脉也很难有保全的。

 

  刘备作为中山靖王之后,传了三百多年,织席贩履也是正常不过了。

历史人物 刘备靠织席贩履维持生计是真的吗

今天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刘备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刘备,东汉末年的著名人物,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开国君主,史称汉昭烈帝。>关于刘备的身世,大家想必都知道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是东汉末年汉献帝刘协的叔父,所以刘备又被称为刘皇叔。倘若再追问刘备起兵之前是做什么的,大家想必都会脱口而出:“刘备当初是织席贩履的小贩。”事实真的如此吗?刘备年轻时真的是靠“织席贩履”来维持生计吗?当然不是啦!> >刘备绝对不是个织席贩履的小贩!>一、刘备虽幼年丧父,但却与刘氏宗族聚族而居,衣食无忧>众所周知,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是东汉王朝的皇族宗室。尽管这一系的血脉传承到刘备这一代时已经十分没落了,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没落的贵族也是贵族啊!>刘备祖上数代先人虽然没有了皇亲国戚的身份,但是却都是官宦世家,世代为官的。刘备的祖父刘雄曾经被举荐为孝廉,官至东郡范县县令(今河南省濮阳市范县),刘备的父亲刘弘也曾被举荐为孝廉,可惜刘弘早亡,没有担任官职。>刘备的两代直系先人都被举荐为孝廉就说明刘备的家庭绝对不是贫寒人家。因为东汉时期,尤其是东汉中后期,地方上孝廉的名额基本都掌握在地方豪强手里。出身皇族宗室的的刘氏家族想必在当时也是个地方性的大宗族。>刘备的两代直系先人都曾被举荐为孝廉!>由于刘弘早亡又没有担任过官职,所以刘备就没机会再被举荐为孝廉了,没有被举荐为孝廉也就相当于没有机会直接入仕为官了(要靠自己打拼了)。>虽然刘备无法直接入仕做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刘备的家境就一落千丈到要靠“织席贩履”为生。这是因为东汉时期的世家大族一向都是盘踞乡里、聚族而居的,刘氏家族也不例外。>刘备也算出自皇室宗亲,家族势力庞大!>《蜀书·先主传》就记载“德然父元起常资给先主,与德然等。元起妻曰:“各自一家,何能常尔邪!”元起曰:“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刘德然的父亲刘元起常常资助刘备,待遇和他儿子刘德然一样。刘元起的妻子对此不满,说道:“大家不是一家人,怎么能常常这么做呢?”刘元起说:“我刘氏宗族中有刘备这个孩子,他绝对不是常人!”>从这个记载可以明显看出刘氏家族是个聚族而居的大家族,因为刘备的叔父刘元起常常资助刘备,待遇和他亲儿子一样。其他的同宗长辈们即便是做不到视如己出,但是至少也能保证刘备衣食无忧,可以保证刘备不必像贫寒子弟一样亲自耕田犁地以养家糊口。>刘元起对刘备视如己出,待如亲子!>总而言之,出身涿郡刘氏的刘备,即便是幼年丧父,他也能在在宗族的护佑下做到衣食无忧,其生活标准至少可以达到相当于现在的小康水平!除此以外,接下来的事情更能证明刘备的生活标准远远超过同时期的绝大多数人!>二、刘备虽年少,却也能在堂叔的支持下外出游学,拜于名师门下>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读书识字、接受教育一直都是贵族的培养模式,贫寒子弟由于家庭困难很难自始至终地接受良好的教育。东汉时期自然也不例外,受教育权长期以来都不是贫寒子弟所能拥有的,而需要花费巨资的游学经历更不是普通家庭能够承担得起的(东汉时期四处游学的花费相当于近现代的出国留学了)。换言之,某个人物能够接受教育和四处游学就说明他至少是衣食无忧、家境优渥的。>刘备就是这样的人物,他不仅能够接受教育,而且还曾经四处游学过。>刘备不仅接受教育,而且还四处游学!>《蜀书·先主传》记载,在叔父刘元起的资助下,年仅十五岁的刘备就和刘元起的儿子刘德然、公孙瓒等人物一起结伴游学,遍访名师。最终他们三人都拜于东汉末年的风云人物卢植门下,成为卢植的亲传弟子。>这等游学所需的财力和人脉远非普通家庭所能支撑的,甚至超过了一般的富贵人家。>三、刘备从来都不是贫寒子弟,一直都在结交豪杰、招揽小弟>刘备从来都不算是贫寒子弟。>《蜀书·先主传》明确记载:“先主(刘备)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少言语,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刘备不喜欢读书,喜欢飞鹰走狗、喜欢钟鸣鼎食,喜欢华丽衣服。性格沉默少言,善待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平生喜好结交豪杰,当地的年轻人都争相依附他。”>刘备平日里的生活做派可不像穷苦人家!>飞鹰走狗、钟鸣鼎食、华丽衣服,这些东西像是贫寒子弟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的吗?更不要说刘备还拥有一些奴仆下人、平日里也喜欢结交豪杰、手底下也有一批依附于他的小弟马仔。这些花销开支难道要靠刘备“织席贩履”来满足吗?>结交豪杰总不能请他们在路边的茶水铺里喝茶水吧,总需要包个酒楼吃喝玩乐吧!手底下要想有一批马仔小弟跟随着,总不能让他们喝西北风吧,身为老大总需要时不时地请客吃饭吧!这些花销开支要说是靠刘备“织席贩履”满足的,恐怕是滑天下之大稽!> >刘备平日里喜好结交豪杰、招揽小弟!>那么刘备是靠什么来满足自己结交豪杰、蓄养小弟的花销开支呢?>《蜀书·先主传》中的一段记载或许可以解开我们的疑惑。“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赀累千金,贩马周旋于涿郡,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先主是由得用合徒众。”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中山郡(相当于今河北省中北部地区,和刘备居住的涿郡彼此相邻)的大商人张世平、苏双都身家千万,他们都是在涿郡一带贩卖马匹的。他们见过刘备后觉得刘备是个奇人异士,就经常送予刘备钱财,刘备也凭借这笔钱财集结了一批部下。”>身价千万的大富豪因为见过刘备几面,觉得他是个奇人异士就常常白送给他钱财?这等故事大家觉得会是真的吗?如果无利可图,谁会将自己的钱财白白地送给他人呢?此时我们联想到刘备之前结交豪杰、招揽小弟的举动就不难发现这其中必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富商们喜欢白送刘备钱财?>张世平和苏双从事的马匹贩卖业不是一个普通的行业。马匹在古代社会不仅是重要的劳动牲畜,而且还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因为战马一直都是紧俏的战备物资。马匹的特殊地位造就了马匹的高额价值。《后汉书·灵帝纪》就记载:“光和四年春正月(181年),初置騄骥厩丞,领受郡国马调。豪右辜榷,马一匹至两百万。”这句话的意思是“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东汉朝廷新置了一个叫騄骥厩丞的官职,专门负责在国内买卖马匹。有权有势的豪强们见有利可图,就纷纷耍手段垄断了这一暴利行业。当时一匹马的价值被炒到了二百万钱!”由此可见,马匹贩卖业在当时可不是一个普通行业,而是一个垄断性的暴利行业!>马匹贩卖业在当时是垄断性的暴利行业!>正因为马匹贩卖业是个暴利行业和垄断行业,所以从事马匹贩卖业的大商人们就格外需要打点当地豪杰让他们不要暗地里使袢子。而刘备因为一直在涿郡一带结交豪杰、招揽小弟,所以他在涿郡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豪杰人物,这才是张世平和苏双都觉得刘备是个奇人异士的原因,能结交豪杰、招揽小弟的人能是普通人嘛!这也是张世平和苏双都要给刘备白送钱财的原因,因为他们需要打点当地豪杰!> >刘备的真实职业是当地豪杰!>而刘备也正是靠收受这些大商人们交纳的“保护费”才得以满足自己结交豪杰、招揽小弟的花销开支!>结语>刘备从来都不算是贫寒子弟,他的家境远超同时期的绝大多数家庭。>幼年时期的刘备虽然丧父,但是在宗族的庇佑下依然能够衣食无忧地茁壮成长;少年时期的刘备又得到堂叔刘元起的赏识,一直资助刘备接受教育和外出游学,刘备最终得以拜师于东汉时期的风云人物卢植门下;长大成人的刘备又善于结交豪杰、招揽小弟,最后成为了涿郡当地一个不大不小的豪杰人物,这等人生经历和机遇人脉怎么能算是贫寒人家呢?刘备又怎么能算是贫寒子弟呢?>至于刘备“织席贩履”以供养老母、补贴家用的故事,诸君尽可看完一笑,切莫当真啊!

相关参考

三国蜀汉之主刘备真的是一个织席贩履之徒吗

带你认识不一样的三国ID:shuosanguo三国蜀汉之主刘备真的是一个织席贩履之徒吗?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与关张相遇成为了小说的开幕。一个手工艺小贩,一个卖绿豆的逃犯再加一个卖猪肉的土豪,组成了三

此人与诸葛亮齐名,奈何英年早逝,若他多活几年,刘备将一统三国

国中的刘备,虽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但到他这一代的时候,已经沦落为普通的百姓,靠以织席贩履为业,生活非常艰苦,算是纯草根出身。刘备漂泊了二十多年,多次被迫投到刘表、曹操等人的账下,直到遇到奇才诸葛亮,

刘备早年 有着怎样的经历

刘备,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刘备的祖父刘雄被举为孝廉,官至东郡范令,刘备的父亲刘弘早亡,少年刘备与母亲以织席贩履为业,生活非常艰苦,刘备家屋舍东南角篱上有一桑树高有五丈于,从远处看上去就好像车

张世平、苏双,麋竺

众所周知,汉昭烈帝刘备虽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后裔,但事实上家境早已破落,出身高贵的汉室宗亲在百年后竟然只能靠织席贩履为生,实在令人唏嘘。说起来,刘备出身如此低贱,其实是很难成就大业的,好在他一生遇到了三

乐不思蜀的刘禅,墓地有多寒酸

东汉末年,汉中山靖王刘胜后裔刘备,因为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到他这一代的时候,家族已经沦落为普通百姓,靠织席贩履为生。恰逢天下大乱,刘备认为大丈夫应该干一番大事,扔掉手中正在编制的草席,抄起家伙就走上了

刘备竟通过“三顾茅庐”考核了诸葛亮

刘备是一个有政治抱负的人,在早年“贩履织席”之时,便自称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与皇室攀宗亲,已有“我为天子”之语。及见黄巾起义,即生“上报國家,下安黎庶”之思,与、张飞结拜,招兵买马,投军从戎,遂厕身政治

刘备是怎么通过“三顾茅庐”考核诸葛亮的

刘备是一个有政治抱负的人,在早年贩履织席之时,便自称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与皇室攀宗亲,已有我为天子之语。及见黄巾起义,即生上报家,下安黎庶之思,与关羽、张飞结拜,招兵买马,投军从戎,遂厕身政治。厕身政治

孙权又不傻,为何把荆州借给刘备

熟读汉末三国史,盘点彼时的枭雄,我们不难发现,袁绍虽好谋而无决,难成大事,却在只身出逃时,令董卓忌惮不已,也曾一统河北四州,成最大割据势力;刘备虽出身微末,曾以织席贩履维持生计,也曾历经惨败,失去立足

刘备真的是中山靖王之后吗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真的是中山靖王之后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演义》之中,卖草鞋的刘备在登场之后,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他那个皇族身份了,然而往往当刘备一提起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

刘备自称是中山靖王的后代,为何不直接说祖先是刘邦呢

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相对于曹操和孙权,刘备几乎可以说是“草根逆袭”了。就曹操来说,出生在官宦世家,《三国志》称其为汉相曹参之后,曹操的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曹腾历侍四代皇帝。而就孙权来说,父亲孙坚和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