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纪念节的来历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篇首语: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成吉思汗纪念节的来历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成吉思汗纪念节的来历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成吉思汗是蒙古人民心目中永远仰慕的英雄,为了纪念这位英雄,故而有了“成吉思汗纪念节”这一节日。想要了解蒙古族文化的人,就必须读一读成吉思汗的英雄史。
1、节日由来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祀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故人们也在六月二十用黍矐祭祀祖先成吉思汗。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按照蒙古族习俗,农历三月十七日是纪念成吉思汗显示卓越的军事才华,建立赫赫战功的日子。成吉思汗遗物苏鲁锭(长矛)的祭奠仪式就在这天举行。成吉思汗纪念节也叫祭祖节,每年农历六月二十日举行,是纪念蒙古族祖先成吉思汗的节日。
2、节日时间和纪念方式
成吉思汗纪念节每逢农历三月十七日,蒙古族众多的拜谒者便怀着虔诚的心情,不辞辛苦地长途跋涉而来。他们来到成吉思汗陵,站在这位伟人高大的雕像前,献上澍白明亮的蜡烛芬芳的香炷乳黄的酥油醇香的马奶酒等祭品,追忆他的雄才伟略,寄托对他的无尽的思念。这时候,整个陵园香烟缭绕,弭漫着浓郁的节日气氛。成吉思汗陵是蒙古人心中的圣地,每年的纪念活动也格外隆重。
3、陵墓地点
一九三九年,国民党政府强行将成吉思汗灵柩由内蒙古移到甘肃榆中县兴隆山,一九四九年又移到青海涅中县塔儿寺。解放后,人民政府根据蒙古族人民的要求,于一九五四年将成吉思汗灵枢由塔儿寺迎回伊克昭盟的伊金霍洛,并由国家拨款,在伊金霍洛旗胡痕鄂色山顶上兴建新的陵园。一九五六年竣工的新陵园,殿宇宏伟,金碧辉煌,人们每年都在这里举行祭奠活动。每当纪念日,牧民们象过春节一样兴高采烈,身穿蒙古族节日服装,从四面八方来到陵园,向成吉思汗的塑像敬献美酒、鲜奶和哈达。文艺、体育等团体也要到这里来为牧民们表演精彩节目。
4、祭品内容
“包袱”是祭奠成吉思汗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成吉思汗纪念节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收钱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
一、大烧纸,白纸,砸上四行圆钱,每行五枚;二、冥钞,这是人间有了洋钱票之后仿制的,上书“天堂银行”、“冥国银行”、“地府阴曹银行”等字样,并有沣都城的图案,多系巨额票面,背后印有佛教《往生咒》;三、假洋钱,用硬纸作心,外包银箔,压上与当时通行的银元一样的图案;四、用红色印在黄表纸上的《往生咒》,成一圆钱状,故又叫“往生钱”;五、用金银箔叠成的元宝、锞子,有的还要用线穿成串,下边缀一彩纸穗。旧时,不拘贫富均有烧包袱的举动。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设供案,将包袱放于正中,前设水饺、糕点、水果等供品,烧香秉烛。全家依尊卑长幼行礼后,即可于门外焚化。焚化时,划一大圈,按坟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烧三五张纸,谓之“打发外祟”。
相关参考
土王节是广西三江地区的传统节日,据说土王节是纪念一对生死相依的情侣。土王节最热闹的就是踢毽子活动,三江地区的男女也借踢毽子传情。接下来就详细介绍下三江地区的土王节吧。广西三江地区侗族民间传统纪庆交游节
土王节是广西三江地区的传统节日,据说土王节是纪念一对生死相依的情侣。土王节最热闹的就是踢毽子活动,三江地区的男女也借踢毽子传情。接下来就详细介绍下三江地区的土王节吧。广西三江地区侗族民间传统纪庆交游节
开门节象征着三个月以来的雨季已经结束,表示解除"关门节"以来男女问的婚忌,即日起,男女青年可以开始自由恋爱或举行婚礼。那么,这个独具特色的开门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呢?开门节的由来是
开门节象征着三个月以来的雨季已经结束,表示解除"关门节"以来男女问的婚忌,即日起,男女青年可以开始自由恋爱或举行婚礼。那么,这个独具特色的开门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呢?开门节的由来是
吃立节是广西壮族的传统节日,吃立节是个历史并不是很悠久的节日,因为只是开始一百多年,最早是因为要对抗侵略者而不能及时过春节才开始这个节日的,到后来就成约定俗成的节日了。在中国虽然是以汉族为主体,但是各
吃立节是广西壮族的传统节日,吃立节是个历史并不是很悠久的节日,因为只是开始一百多年,最早是因为要对抗侵略者而不能及时过春节才开始这个节日的,到后来就成约定俗成的节日了。在中国虽然是以汉族为主体,但是各
走进侗族花炮节揭秘花炮节的来历与习俗 侗族花炮节,是侗族最热闹的节日,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在侗族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花炮节歌颂的是一种善良的传统美德。侗族人民为了发扬与传承这种精神文明,便有了今天的
走进侗族花炮节揭秘花炮节的来历与习俗 侗族花炮节,是侗族最热闹的节日,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在侗族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花炮节歌颂的是一种善良的传统美德。侗族人民为了发扬与传承这种精神文明,便有了今天的
一年一度的陇端节,也称壮族传统的“情人节”,数千壮族聚集富宁县归朝镇孟村,欢度他们的节日。在陇端节这天,无数的青年男女都怀着期待的心,等待着命中注定的那个人出现,接下来就说说这个陇端节吧。 关于
一年一度的陇端节,也称壮族传统的“情人节”,数千壮族聚集富宁县归朝镇孟村,欢度他们的节日。在陇端节这天,无数的青年男女都怀着期待的心,等待着命中注定的那个人出现,接下来就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