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曹操死后给自己准备72口棺材一同出城?

Posted 曹操

篇首语:任何你的不足,在你成功的那刻,都会被人说为特色。所以,坚持做你自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为何曹操死后给自己准备72口棺材一同出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何曹操死后给自己准备72口棺材一同出城?

曹操生前,率领军队盗过很多墓,而且获得的宝贝也是非常多,据说盗取的宝贝养活了军队好几年。所以他死后,就得想办法防止别人盗取他的陵墓。为此绞尽脑汁,先是提倡薄葬,也就是简单的安葬,不用太多的陪葬品。尽管如此,曹操还是不放心,毕竟在外人看来,他虽无皇帝之名,但有皇帝之权,所以死后不会太穷酸,墓中必有无数的宝贝。为此,曹操设置了很多疑冢。

据说曹操下葬那天,总共有72具棺材同时从城里面出来,然后运往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为的就是让人们不清楚哪一座墓到底是曹操真实的墓。曹操给后人留下了一桩千古谜案,千百年来,尽管一波又一波的盗墓贼挖了曹操的墓,但是始终没有挖掘到真实的墓葬。民国时期,有位外国古董商花钱找人挖了好几座曹操的墓,只挖出了几个破罐子,一无所获。那么曹操的真墓葬何处呢?

根据古诗词的记载:“铜雀宫观委灰尘,魏之园陵漳水滨。即令西湟犹堪思,况复当年歌无人。”由此推断,曹操的墓在漳河河边的地方。

根据《彰德府志》里面的记载,曹操的墓在临漳铜雀台正南5公里的灵芝村。但是据考察,这也不是真墓。那它还有可能在哪呢?还有一种说法是,曹操陵在其老家谯县的“曹家孤堆”。

又据记载:亳州有庞大的曹操亲族墓群,其中曹操的祖父、父亲、子女等人之墓就在于此。由此推断,曹操之墓也当在此。不过以上的这些说法都是疑点重重,没有可信度高的证据,所以遭到很多专家的质疑和否定。

经过人们的不懈努力,这位三国枭雄的墓最终还是被找到了,2009年12月27日,国家文物局认定,经考古发掘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南的高陵,其就是曹操墓,4年后的2013年,安阳曹操高陵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参考

为何安排21口棺材从7门而出? 铁面名臣包拯死后

包拯,后世又称其为包公,是中国北宋时期的名臣忠良,当时的朝堂封其以开封府知府之职,与此同时封其以龙图阁直学士之职称,因而后人亦称包拯以“包龙图”,包拯同关公一样,其传奇一生被历史长河淹没过后,被后人口

为何安排21口棺材从7门而出? 铁面名臣包拯死后

包拯,后世又称其为包公,是中国北宋时期的名臣忠良,当时的朝堂封其以开封府知府之职,与此同时封其以龙图阁直学士之职称,因而后人亦称包拯以“包龙图”,包拯同关公一样,其传奇一生被历史长河淹没过后,被后人口...

嘉庆帝死后为何没棺材

清朝的皇帝即位后,要做两件神秘的事,一是选定万年吉地,就是找一处风水宝地,作为自己将来的葬身之地;二是秘密准备一口棺材。满族的棺材是一种很特殊的形状,棺头有葫芦,故而又叫葫芦材,也叫旗材。这些棺材的材

历史人物 嘉庆帝死后为何没棺材

  的皇帝即位后,要做两件神秘的事,一是选定万年吉地,就是找一处风水宝地,作为自己将来的葬身之地;二是秘密准备一口材。满族的材是一种很特殊的形状,棺头有葫芦,故而又叫葫芦材,也叫旗材。这些棺材的材质是

一生正气的包拯死后为何准备二十一口棺材?

包拯是中国北宋时期的知名重臣,他被当时的朝廷封为开封府知府,龙图阁直学士,因此后人也将包拯称为“包龙图”,包拯和关公一样,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一个被神化了的人物,关于包拯的轶闻趣事更是多的不可胜数,今天我...

一生正气的包拯死后为何准备二十一口棺材?

包拯是中国北宋时期的知名重臣,他被当时的朝廷封为开封府知府,龙图阁直学士,因此后人也将包拯称为“包龙图”,包拯和关公一样,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一个被神化了的人物,关于包拯的轶闻趣事更是多的不可胜数,今天我...

世界历史 包拯死后为防盗墓,21口棺材同时下葬,最后还是被考古专家找到

现在通过很多影视作品的演绎,包拯,包青天,额头有月牙,面如黑炭,铁面无私。这位中国古代最廉洁奉公,为民请命的官员,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人崇敬,深受后世爱戴。但是,包拯死后,21口棺材同时下葬,为了掩饰真

历史人物 包拯死后21口棺材同时出殡,直到1973年才发现真正的包拯墓

老话说,当官容易,但要当让老百姓佩服的青天大老爷难。许多寒门出身的学子在刚入官场的时,都发下宏愿要做一个让百姓爱戴的好官,可是一旦身在官场,面对布天盖地的金钱攻势、无尽的温柔乡,就都沦陷了。但还是有一

为防盗墓21口棺材同时下葬 包拯得罪权贵无数

现在通过很多影视作品的演绎,包拯,包青天,额头有月牙,面如黑炭,铁面无私。这位中国古代最廉洁奉公,为民请命的官员,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人崇敬,深受后世爱戴。但是,包拯死后,21口棺材同时下葬,为了掩饰真

曹操的72座疑冢究竟哪个才是曹操真正的墓穴

一代奸雄曹操曹孟德,生前防人防到了“梦中杀人”的扯淡境界。这样一个人自然对自己死后“被害”的可能性也要防备,曹操为了避免自己死后被挖出来或被盗墓者折腾,他破天荒地提出了“薄葬”的倡议。按理说,当时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