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 早期基督教是如何形成的?基督教是在什么地方产生的?

Posted 耶稣

篇首语: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基督教 早期基督教是如何形成的?基督教是在什么地方产生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基督教 早期基督教是如何形成的?基督教是在什么地方产生的?

原始基督教的产生

基督教产生于公元一世纪中期的巴勒斯坦地区。恩格斯把公元325年尼西亚会议以前的基督教称之为“das urchristeutum”,意为最初的基督教,我国史学界译为原始基督教或早期基督教。原始基督教的历史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产生时期(亦称初期)为一世纪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发展与形成时期为一世纪中期至二世纪中期;二世纪中期至四世纪初是基督教会的演变及逐渐与罗马帝国政权合流的时期。本题集中阐述原始基督教产生时期的历史。

原始基督教产生的历史背景

原始基督教最初是犹太教众多派别中的一派,是犹太人民反抗罗马统治的群众运动的产物。它的产生与巴勒斯坦的历史密切相关。

古代以色列—犹太人是西亚地区的一个灾难深重的弱小民族。自公元前十一世纪建国以来,先后被亚述、新巴比伦、波斯、亚历山大帝国、塞琉古与托勒密王国统治和奴役长达数百年,公元前二世纪罗马势力扩及东地中海后,犹太人的民族灾难达到了顶峰,反抗外族统治的斗争也达到了最高潮。

公元前63年罗马侵入巴勒斯坦后,庞培与克拉苏等先后四次占领耶路撒冷。庞培曾屠杀一万二千名犹太人,勒索巨款后,将犹太大部分领土划归叙利亚行省,设傀儡统治;克拉苏继而掳掠耶路撒冷,席卷圣殿一空,总数达一万二千塔连特。公元前40年,罗马扶植军事贵族希律任巴勒斯坦国王(公元前40年至公元前4年),他任职期间曾残酷地镇压了犹太人民的反抗。公元前4年希律死后,罗马将巴勒斯坦国土三分,北部为加利利及外约旦,中部撒马利亚,南部为犹太,分别由希律的三个儿子担任国王。至公元6年又将犹太划属罗马直辖行省。在罗马数次入侵和统治下,除被屠杀者外,有记载的被俘为奴的人数达六万多人。犹太被划归直属行省后,所受统治和剥削更为加重,经过普查人口,厘定税金,犹太人民缴纳人头税、农业税以及其它苛捐杂税,此外还要向圣殿交什一税。流落他乡的犹太人,每人每年也要向圣殿交两个德拉赫麦的贡赋。在这种残酷的剥削下,犹太人民尝尽了国破家亡之辛酸,发动了持续不断地反抗罗马的运动。公元初,加利利的犹大、约旦河谷的奴隶西门、牧羊人阿斯朗琪先后起义,自称犹太国王,掀起抗交人头税的斗争,结果被叙利亚总督瓦鲁斯率领的两个军团镇压下去,起义地区的人民被屠杀与掠夺,两千人被俘后钉死在十字架上。直到公元66年前,起义和反抗连绵不断,加利利的犹大的三个儿子先后担任起义领袖,自立为王。其中二子于公元48年失败后被罗马巡抚钉死在十字架上,另一子曼那汉是犹太战争开始时的领袖之一。此外,还有伊里查起义,斗争长达二十年。至公元六十年代初,由于罗马的高压政策和罗马军队再次抢劫圣殿金库,激起了犹太人的反抗,从而爆发了遍及巴勒斯坦全境的奴隶、平民大起义,史称第一次犹太战争。起义者占领耶路撒冷,烧毁债券,杀死罗马步兵队,并得到其它地区的响应。罗马派军三万人前来镇压无效,公元68年又派大军围剿,至公元70年耶路撒冷始被攻陷,起义失败。

在反抗罗马统治的群众斗争中,犹太人由于政治、经济地位的不同,分裂为许多教派和政治派别,二者经常是结合在一起的。这些众多的派别均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归纳起来可分为四大派(或四大党)。

一、撒都该派,“撒都该”原是所罗门王时代的一个大祭司家族的名称,后来演化为派别名称。此派是当时的祭司贵族,为犹太之当权派。他们经济上富有,掌管犹太人缴纳的什一税,兼营银钱业,并且掌管犹太教圣殿的司法权,世袭大祭司的职位,与犹太富人和罗马统治者狼狈为奸,主张服从罗马统治,仅保持宗教独立和犹太教规,在政治上是投降派。他们在宗教上只承认成文的律法摩西五经,不承认其它口传的教义;坚持以圣殿的崇拜为中心,不重视耶路撒冷以外的会堂活动,因此,在圣殿毁灭,失去阵地后走向衰落。

二、法利赛党,词义为“隔离者”,是犹太中产阶级和宗教知识分子的派别,《新约》中称为“文士”或“律法师”。他们是非当权者,犹太上层的反对派,在政治上主张不与罗马人合作,但亦不积极反抗。此派在宗教上承认口传律法,接受天堂、地狱、复活、永生的思想,要求保持传统的文化与宗教,消极地等待救主的来临,以拯救犹太人,并且重视各会堂的活动。

三、艾赛尼派,意译为敬虔派,其成员为农、牧民,约四千人,主要活动于巴勒斯坦农村。据古罗马作家普林尼在其《自然历史》第5卷,第17章记载,“他们居住在死海西岸”。考古学家在死海西北岸的库兰镇废墟发掘出此派居住的建筑群,包括住房、写经室、水槽等。根据约瑟弗斯·斐洛的记载和库兰古卷中该派的《纪律手册》说明,他们实行离城独居,财产公有,经济互助,禁欲主义,在思想上具有明显的末世论倾向。认为救主即将来临,新耶路撒冷即将出现。因此他们选出十二名领袖主持社团,严守戒律,举行公餐,共同研究圣经,每天集体劳动五小时,一般不许结婚,消极等待救主的降临。社团具有严格的纪律,入社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悔罪时实行洗礼,但与基督教不同的是每当悔罪时均用水洒洗。他们还特别将《旧约》中有关弥赛亚的经文摘录列表,经常阅读,作好弥赛亚降临的准备。

四、狂热派,音译为吉拉德派,意译为奋锐党,是各派中最年轻的一派,为犹太人民反对罗马统治和犹太上层斗争的产物,创始人为加利利的犹大。该派政治观点鲜明,主张通过暴力斗争,把犹太民族从罗马统治下解放出来,建立上帝之国,即独立自主的犹太国,其成员为犹太下层的无产者、游民、乞丐、贫穷手工业者与小商贩,曾发动多次起义。约瑟弗斯说:“他们焚毁契据文件,因为他们都是负债累累的穷苦债户”。他们在宗教上坚持信仰耶和华唯一神,认为要保持信仰,就必须反抗罗马的统治,并宣称救主即将降临。

上述派别除撒都该派外,均又分为许多小派。原始基督教最初仅是从其下层教派中分化出来的一个小派,称为拿撒勒派,它是公元一世纪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犹太群众反抗罗马斗争的产物。

原始基督教的产生及其初期的教义

“基督教同任何大的革命运动的一样,是群众创造的。它是在新宗派、新宗教、新先知数以百计地出现的时代,以一种我们完全不知道的方式在巴勒斯坦产生的”。①直至今日,我们仍无法以确凿的史料清楚地说明原始基督教产生的具体状况。在公元一至二世纪犹太与罗马史学家的著作中,有关原始基督教的活动状况的记载非常简略,只说明当时存在着以“基督”为旗帜的一批犹太人的反抗活动。如公元一世纪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弗斯在其《犹太古事记》一书中曾两次提到基督教,除明显地被四世纪基督教会窜改过的一处外,仅记有:公元62年犹太教大祭司处死了“称为基督的耶稣之弟雅各和其它一些人〔或某些他的同伴〕”。对此句之真伪目前也存在不同的意见。罗马史学家塔西陀所著《编年史》中记有“尼禄……用各种残酷之极的手段惩罚他们……群众则把这些人称为基督教徒。他们的创始人基督,在提比略当政时便被皇帝的代理官彼拉多处死了”。其它如斯韦陀尼阿斯在《十二恺撒传》中的记载,亦大同小异,均不能确切地说明问题。因此,我们探讨原始基督教的产生,目前还只能依靠《新约全书》和《新约逸经》(或译为《新约伪经》)。《新约全书》反映出原始基督教初期情况的主要是较早的《启示录》和同观福音书(Synoptic)①。《启示录》描绘了原始基督教最初的思想面貌,就史料价值来说是新约中“其可靠性无可怀疑的唯一的一篇”②。同观福音书产生于一世纪下半期至二世纪上半期,虽然不是目击者的记述,只是后来加工的作品,而且在流传过程中搀揉了许多统治阶级的思想和观点,但其中的人物与情节多少保留了与《启示录》的观点相近的微弱的历史核心,因而,在材料缺乏的情况下,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至于《新约逸经》,其称谓并不意味作品本身是赝品,首先称此书为Apocryphal者也并不认为是伪造的,只是在新约成书过程中,由于教派的斗争,或观点的分歧,而未收入正典的基督教经典。Apocryphal最初并无伪造的或不真实之意,相反,它是指一般人见不到、仅在少数人中流传的“秘本”之意,并将其视为庄严与尊贵的作品。这个字的含意流传了三个世纪,到尼西亚会议之后杰罗姆的时代发生了变化,始含有假造的、伪的之意,《新约逸经》也被摒弃于正典之外。从这一点考虑,在反映原始基督教初期的人民性方面,其史料价值倒可能比正典更具有真实性。总之,由于史料的贫乏与模糊,我们目前阐述基督教的产生只能勾划出一个大致的轮廓,深入的材料尚有待于进一步的发掘与研究。

据同观福音书记载,基督教是由加利利的拿撒勒人耶稣(约1—34,或4—37年)于一世纪三十年代初创立于巴勒斯坦。耶稣之养父为木匠约瑟,母玛利亚为童贞女,因圣灵受孕生耶稣于伯利恒。福音书认为耶稣是救世主,下降尘世拯救众人。他生前的主要任务是传道与创教,并为贫苦百姓治病。因其宣传的教义不利于罗马的统治,最后被罗马巡抚彼拉多以“犹太人的王”的罪名处死,钉死在十字架上,死后三天复活升天,并宣称他将复临人间,建立理想的“上帝之国”。同观福音书有关耶稣生平的记载大致如此。但是历史上究竟有无耶稣其人是大可怀疑的,自十八世纪英国史学家吉本提出此问题以来,史学界长期争论不休,至今仍无定论。因此,在没有确凿的材料证明其为历史人物以前,视其为传说人物较宜。

据圣经学者考证“拿撒勒”意译为持守某些教义、教规的人,因为古代巴勒斯坦并无此地名,故极可能是派别名称;新约中经常将某某派称为某某人,如法利赛人、撒都该人等。拿撒勒是犹太教中的一个派别名称。该派之先驱为施洗者约翰,“犹太全地和耶路撒冷的人都出去到约翰那里承认自己有罪,在约旦河受他的洗,约翰穿骆驼毛的衣服,腰束皮带,吃的是蝗虫野蜜。”“那时耶稣从加利利的拿撒勒来,在约旦河里受了约翰的洗”。约翰可能是此派的创始人,因有反抗罗马之嫌,被处死刑。约瑟弗斯说:“希律之子安提帕斯于公元4年至39年任加利利和外约旦罗马总督时,为防止暴动,未经审判,将约翰处死”。约翰死后,传说中的耶稣可能继为此派领袖自称弥赛亚(救主),在社会下层宣传其教义和政治主张,反对罗马和犹太上层的统治,其追随者多为劳动人民,如十二门徒中之彼得、安德烈、雅各、约翰均为渔民,还有一名属于奋锐党的西门。由于其活动违害罗马的利益,也可能欲发动起义,被捕杀,钉死在十字架上。耶稣死后,其门徒继续宣传其主张,并宣称他不久将重新降临,领导世人建立理想的国家与社会。因为此派的主张与犹太教的传统教义相抵触,犹太教的当权派撒都该派不承认耶稣为救主,遂将此派教徒逐出圣殿,他们逐渐在巴勒斯坦、小亚细亚一带发展为一个独立的教派,即原始基督教。由此说明基督教不是某人事先有意识建立的,而是在反对罗马的群众运动中自发的产物。

原始基督教与犹太教开始分离后,在地中海沿岸,特别是在小亚细亚、埃及一带流传甚广。其信徒最初虽以犹太人居多,但亦有非犹太人;有自由人,亦有奴隶与被释放奴隶,但主要以下层民众为主。其所以比当时存在的各民族宗教更具有吸引力,这与其初期教义和礼仪的改革有直接关系。原始基督教初期的教义并无后来的三位一体、原罪等说教,其根本的特点是打破了民族宗教的狭隘性,建立一种新的世界性的信仰。初期的教义有以下三点:

(一) 一神与选民。崇信犹太教的耶和华为宇宙的唯一真神,但选民的内容与犹太教不同。犹太教的选民仅限于阿伯拉罕的子孙,排除犹太民族之外的任何人。而原始基督教打破了这一传统观念,把选民扩大到一切民族,“福音要传给住在地上的人,就是各国、各族、各方、各民”。《启示录》描绘站在上帝一方前面的是犹太人,后面的则是非犹太人,信徒中既有“为主的”,也有“为奴的”。这正说明基督教是罗马帝国条件下的产物,也是它在300年后能战胜其它民族宗教的一项基本因素。

(二) 信仰基督降临与因信得救。宣扬信徒不分民族,不分犹太人与非犹太人,只要信仰基督降临,必将得到拯救与上帝之赐福。这一思想在宗教史上是一项重大的革新。它打破了原始宗教需靠大量的繁多的献祭,才能赎罪祈福的传统,为穷人的宗教解脱创造了有利条件,因而对于贫困的社会下层特别具有吸引力。

(三) 改革仪礼。原始基督教废除了犹太教的各种献祭与繁琐的仪式,打破了犹太教的排它性、孤立性与保守性,由于祈福与赎罪均来自基督,故主要是精神崇拜。仪式仅有洗礼与圣餐,洗礼是入教的仪式和“选民”的标志,圣餐则是犹太教公餐制的演化,亦含有济贫的因素。

原始基督教由于教义与仪式的革新,为其广泛流传,特别是在罗马社会下层的流传打下了基础。然而,对劳动人民最富有吸引力的,最能打动他们心弦的还是原始基督教的政治思想和主张。

原始基督教初期的政治思想

初期的原始基督教不仅是从犹太教中分化出来的新教派,而且也是一个新的政治派别。它的政治思想与纲领有三点:

(一) 号召人民起来报仇申冤,推翻罗马与犹太上层的黑暗统治。

约翰启示录的作者以比喻的形式指出,罗马是犹太人民的大敌,当时的罗马世界已形成两大营垒:一方是魔鬼、野兽(指罗马皇帝,特别是尼禄)、假先知(指犹太上层)和“有兽名的人”(指与罗马政权合作的人);另一方则是上帝、基督、圣徒和“写在羔羊生命册的人”(指不与罗马合作的人,即基督徒)。两大阵营将进行决战,最终必将魔鬼、兽、假先知擒拿,将他们扔在“火湖”里。并预言”掳夺人的必被掳夺,用刀杀人的必被刀杀”,声言必将讨还罗马欠下的血债,报仇申冤,反映了强烈的民族仇恨。

(二) 提出建立现实的、平等的、公共消费的、劳动人民掌权的新国家与新社会。

《启示录》的作者将其理想国称之为“新天新地”、“新耶路撒冷”、“千年王国”,并具体描绘了新耶路撒冷的规模和布局。《彼得启示录·附录》称那里的居民将“过无忧无虑的生活,……有葡萄酒、蜂蜜和牛奶三条泉流……既没有婚姻,也没有死亡,也没有买和卖……上帝使人长命百岁”。这些描述虽然都是乌托邦式的幻想与追求,但也具有其世俗性与现实性的一面,它具有四个特点:

其一,迫切的现实性,他们强调这一理想国在人间,在现实的土地上而非在天上;在今生而非在来世;在生前而非死后。《启示录》明确说明, 上帝将“在地上执掌王权”, “上帝的帐幕在人间,他要与人同住……。”并且《启示录》和同观福音书多次申明上帝之国即将实现,日期就要到了。《彼得启示录》更明确地说,理想国就在“大家共有的大地上”。

其二,鲜明的阶级性,他们提出理想国中将不分主奴,一律平等,但不包括统治者和富人。理想国要颠倒现存的秩序,“叫有权柄的失位,叫卑贱者升高,叫饥饿者得美食,叫富足的人空手回去”。

其三,实行公共消费, 理想国实行平均财富的制度, 那里“生活和财富将是共有的、不分家的”。《使徒行传》第4章说“那许多信的人,都是一心一意的,没有一个人说,他的东西有一样是自己的,都是大家公用……内中也没有一个缺乏的,因为人人都将田产、房屋卖掉了,把所卖的钱拿来,放在使徒脚前,照个人所需的分给个人。”说明平均财富和消费品的公有是理想国的一条重要原则。

其四,人人平等,《彼得启示录·附录》明确地表述,“大家共有的大地上将不再用墙和篱笆隔开,……将没有穷人,也没有富人,也没有暴君,也没有奴隶,也不再有大小尊卑之分”。这种平等思想对于世代贫穷的自由人和奴隶来说,无疑地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是对罗马的奴隶制度、人压迫人的社会的否定和抗议。

(三) 指出了推翻罗马统治, 建立理想国的途径和依靠力量。

他们把实现理想国的希望寄托于救世主,似乎全能的救世主一旦莅临,一切理想都将实现,这当然属于其虚幻性的一面。但此派也并不排除暴力手段,多次通过耶稣之口表示实现理想国急不可待,还说:我来到世界上不是叫地上太平,而是叫地上动刀兵。甚至明确表示:从约翰传道之日起直到今天,天国一直遭到猛烈的攻击,暴力的人们争取夺得它。由此说明他们实现理想的途径并非仅消极地等待救世主,而且要积极争取,亦并不排除暴力手段。

他们主要在劳动人民中间进行宣传、组织动员工作,其骨干力量(门徒)多为社会上层人物。

综上所述,原始基督教的初期不仅是一个革新的宗教派别,而且也是一个政治派别,它是在反抗罗马统治的群众运动中产生的,是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相统一的产物和表现。其主要目标是宣传与组织群众,推翻罗马统治,渴望在现实的土地上建立一个平等的、公共消费的、劳动人民掌权的理想国家与社会。它反映了犹太下层人民,包括奴隶、被释奴隶、穷人、无权者的愿望与要求,反映了他们对罗马统治的仇恨和抗议,对奴隶制度的憎恶,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憧憬,因而在思想史上具有一定的革命性。但是,它毕竟是一种宗教,其政治思想必然受到神学思想的影响,处于救世主的迷雾笼罩之下,从而在具有进步性的同时,又具有虚幻性、空想性与麻醉性,其理想国不过是一个乌托邦而已。尽管如此,原始基督教的初期与成为国教后的统治阶级御用的基督教有着明显的不同,“它既没有后世基督教的教义, 也没有后世基督教的伦理,但是却有正在进行一场对全世界斗争必将胜利的感觉,有斗争的欢悦和胜利的信心”。①

自公元一世纪中期以后,原始基督教的两重性分别向两个方向发展,为两大派别所继承。其消极的虚幻的一面,随着剥削阶级的大量参加和控制了教会,以及希腊、罗马庸俗哲学的渗入,由代表罗马奴隶主阶级的神学家和教父所继承,在教义、组织、仪式方面向神秘宗教的方向发展,四世纪成为罗马国教,中世纪达到顶峰,成为封建制度的国际支柱与中心。其反抗统治阶级和剥削制度的革命性的一面,则由代表劳动人民的某些异端教派所继承,并对后世的欧洲思想史和政治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注释

① 恩格斯:《启示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11至12页。

① “Synoptic Gospels”指马太、马可、路加三福音书。

② 恩格斯:《启示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11页。

① 恩格斯:《论早期基督教的历史》,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 第536—537页。

相关参考

基督教 问-什么是主教制,它始于何时,又是怎样形成的-

问:什么是主教制,它始于何时,又是怎样形成的?答:主教制(Episcopacy)是基督教教会的一种体制,以主教为主体管理教会。早期的基督教没有严密的、统一的组织,也没有教阶制度,只是一般的松散的基督徒

中国基督教历史

1.基督教历史早期基督教早期的基督教是作为群众运动产生的。相对于传统犹太教强调遵循律法,基督教则强调耶稣救赎的恩典,并认为只要信奉耶稣基督就是旧约圣经里众先知所默示的救世主,愿意接受他为主,并决意以上

基督教 问-什么是东派教会-

问:什么是东派教会?答:东派教会是古代基督教产生和传播于欧洲东部、亚洲西部和非洲东部的教会。基督教产生后,因种种矛盾而逐渐形成东西方两大派。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并建立了

基督教 问-为什么叫原始基督教-

问:为什么叫原始基督教?答:基督教在创立的最初阶段被称为原始基督教。它出现的时间大约在公元1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间,即早期基督教的前期阶段。原始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地区,流传于东部地中海沿岸各地的犹

基督教 原始基督教的发展和演变

原始基督教的发展和演变原始基督教自产生后,在公元一世纪中叶至二世纪中叶获得了广泛的传播。同时,教会组织、宗教礼仪和经典也逐渐形成,其性质也逐渐发生变化。以后,基督教进一步演变,终于成为罗马帝国统治的思

基督教 问-何谓早期基督教,它与原始基督教有何区别-

问:何谓早期基督教,它与原始基督教有何区别?答:早期基督教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从公元1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这时期的基督教处于原始状态,尚未定型化。后期从公元1世纪末至4世纪初,这时期的基督教已经发

基督教 问-亚历山大里亚正教会的情况如何-

问:亚历山大里亚正教会的情况如何?答:亚历山大里亚正教会系地方独立自主的教会,创立于亚历山大里亚,是早期基督教主要活动中心之一。早在公元2世纪,埃及的基督教徒和神职人员受亚历山大里亚教会主教领导。公元

基督教 问-法国归正会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问:法国归正会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答:法国归正会(ReformedChurchofFrance)是法国基督教新教教会。它于1938年由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以后的一些教会联合而成。宗教改革运动初期,

基督教 问-教皇国是怎样形成的-

问:教皇国是怎样形成的?答:教皇国(PapalStates)地处意大利中部,是拥有领土和主权的政教合一国家,罗马为其首府。公元756年,法兰克国王矮子丕平为酬谢罗马教皇支持其篡位,将意大利中部大片土地

基督教 问-“逾越节”(Passover)是怎样产生的-

问:“逾越节”(Passover)是怎样产生的?答:耶和华对埃及法老降了九次灾祸,仍不能使他最后屈服,就吩咐摩西说:“本月初十日,以色列人各家要按人数和饭量计算,预备一只无残疾的一岁公羊羔,到本月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