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益是个什么样的人?伯益为什么被夏启所杀呢?

Posted 夏启

篇首语:空空的口袋不能阻碍你的未来,空空的脑袋你将永远贫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伯益是个什么样的人?伯益为什么被夏启所杀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伯益是个什么样的人?伯益为什么被夏启所杀呢?

伯益相传是大禹禅让指定的正统继承人。可是伯益在之后却被大禹之子夏启所杀,不但没能执掌王位还身首异处。历史上的伯益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有哪些贤德的事迹使他被推举为禅让的继承人。伯益在登上王位后又为什么被夏启所杀?

伯益是个什么样的人

伯益相传是黄帝的第四代子孙,他的父亲是被称为上古四圣的皋陶。春秋战国的秦国人认为伯益是他们的祖先。有《史记·秦本纪》记载:“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所以秦王室以赢为姓。

《史记》记载伯益最突出的功绩就是辅佐大禹治水。因为治水有功,被舜封为东夷的首领,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伯益为妻。除了治水之外,伯益还有其他的才能功绩。

伯益教导先民种植水稻,指导农业生产,《尚书·尧典》记载伯益是舜时期的虞官,负责林业山地管理预计鸟兽的繁衍。伯益还发明了凿井的技术,《吕氏春秋·勿躬篇》有记载:“伯益作井。”凿井技术对华夏民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不能凿井的时候,先民不得不逐水而居。凿井使得部落可以自由的控制水源,为部落的定居繁衍提供了条件。

《尚书·大禹谟》记载伯益提倡以德治天下,伯益认为只要遵循尧所实行的仁德之政,治理国家就会事事顺利,水到渠成,君臣就会上下一心如手足心腹,国家的方方面面就会和谐发展,国泰民安。

伯益出身贵胄,有着卓越的才能和美德,他推崇先王德治。那伯益为什么会被夏启所杀呢?

伯益为什么被夏启所杀

伯益辅助大禹治理水患的功劳,使他得到了帝舜的赏识,不仅使他得到了东夷部落首领的权位,还娶了舜的女儿为妻。这使得伯益的政治地位和名声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在大禹统治期间,伯益更是受到了重用。

大禹在位末期,需要推选新的继承人。大家都举荐伯益之父皋陶为新的继承人,然而皋陶还没有继承王位就先于大禹而死了。伯益是皋陶的儿子又素有贤名,因此大家又推选伯益做继承人。对于伯益的正统继承人地位在《史记》和《墨子》之中都有文字记载。《史记·夏本纪》记载:“举益,任之政。”《墨子·尚贤》:“禹举益于阴方之中,授之政,九州成。”

《史记》记载大禹死后伯益继位称王,但是各方的诸侯部落更愿意拥戴大禹的儿子夏启,拒不服从伯益,伯益迫于压力只能让位于夏启而后隐居到箕山南麓。

但是《竹书纪年》却记载不一样,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夏启继承王位,伯益因为和夏启发生了争执,所以在夏启登位6年后背夏启所杀。

从相关记载看伯益继承了大禹的首领位置,而大禹之子夏启不甘心王位旁落他人,于是举夏部族之力与伯益争夺王位,双方征战,最后伯益不敌,兵败被杀。

伯益因为自己的贤德和高贵出身,在大禹晚年的时候被确立为正统继承人。在继位后,夏启举兵叛乱与伯益争夺王位,最终伯益被杀于箕山南麓。

相关参考

夏朝历史 夏启真的存在吗?夏启怎么死的?夏启杀伯益是真的吗?

夏启真的存在吗?夏启怎么死的?夏启杀伯益是真的吗?  夏启真的存在吗?  现在对于夏朝是否存在都有很大的疑问,更别说夏启了,当然如果夏朝存在,那么夏启存在的概率就很大,如果夏朝就不曾存在,那么问夏启是

历史人物 夏启简介 夏启夺天下的故事 夏启有几个儿子 夏启为何杀伯益

  中文名:姒启  外文名:夏启、帝启、夏后启、夏王启  国籍:中国夏朝  民族:华夏族  出生日期:不详  逝世日期:不详  职业:夏朝君主  主要成就:建立夏王朝www.cha138.com  中

揭秘姒启为什么立国号为夏 夏启为什么要杀伯益

姒启(后人俗称为夏启)是禹王(就是那个治水的大禹)之子,从伯益手中抢来部落领袖之位建立夏朝。伯益为大禹治水时的重要助手,其禅让的对象。这二人的争斗,可以说是新旧思想的斗争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当然,成王

揭秘姒启为什么立国号为夏 夏启为什么要杀伯益

姒启(后人俗称为夏启)是禹王(就是那个治水的大禹)之子,从伯益手中抢来部落领袖之位建立夏朝。伯益为大禹治水时的重要助手,其禅让的对象。这二人的争斗,可以说是新旧思想的斗争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当然,成王

夏商周 伯益简介?伯益是哪个姓氏祖先?伯益后代姓氏?

伯益(?——?),一作伯翳、大费。夏代东夷族首领。赢姓。东夷各族的祖先。生卒年、葬地不明。传说被夏后启杀死。伯益长于畜牧和狩猎,被舜任为虞。他为禹所重用,助禹治水有功,被选为继承人。传说禹死后,伯益继

历史人物 秦朝王室之祖伯益简介

夏朝人物本名:伯益别称:伯翳、大费所处时代:五帝末期至夏朝晚期民族族群:东夷作古时候:夏启六年(约前1973年)重要作品:《山海经》重要造诣:制造益井、训鸟术、训兽术、治水术追封:诸侯伯益人物伯益(前

得人心者得天下

  夏朝时,夏启夺得帝位天下共愤,其中有一个部族首领叫有扈氏,他首先站出来指责夏启不应当抢夺伯益的王位,并要求夏启把王位立即还给伯益。  夏启不肯,有扈氏一怒之下在一个叫甘泽的地方与夏启打了起来。这一

儿子不吃父亲的肉被赶尽杀绝,这背后有何原因

根据文献记载,大禹去世后,把帝位传给了伯益,但是,伯益的声望和威信远不如大禹的儿子夏启,于是,众人纷纷拥护夏启登上帝位。从表面上看,夏启拥有“人气”,按说称帝是大势所趋,理应与伯益和平交接工作。但是,

历史百科 夏启世袭

尧舜时代,有位贤人叫做皋陶,一直主管诉讼刑法,跟大禹共同辅佐帝舜,主张慎身、知人、安民,功劳很大,所以大禹即位后,就举用德高望重的皋陶总理百官;可惜未及禅位,皋陶因年老而去世,夏禹只得任命年轻的伯益管

夏启是如何夺得天下的? 夏启继位

据文献记载,传说尧舜禹时期,首领继承人的选择采用举荐方式,让贤能之人来接班,史称“禅让”,所以有尧举舜、舜举禹的故事。禹继位后,先举荐皋陶为继承人,但皋陶早卒。禹又举荐伯益为继承人。禹死后,启继位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