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人是怎样完成“小净”与“大净”的 回族习俗

Posted 回族

篇首语:少年意气强不羁,虎胁插翼白日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回族人是怎样完成“小净”与“大净”的 回族习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回族人是怎样完成“小净”与“大净”的 回族习俗

小净,回民通常称“阿卜代斯”(波斯语)。小净的洗法有以下几道程序:

1.洗两手至腕部;

2.洗两便,回族群众叫“净下”,净下时,须蹲成南北方向,用右手拿汤瓶,左手洗之,从前到后,洗净为止。净下之后,再洗手和腕,洗时可打上肥皂洗得千干净净。过去回民不敢用肥皂,主要是怕肥皂里面有死驴死马以及猪的脂肪,现在有了清真肥皂,回民亦广泛使用。

3.漱口。用左手拿汤瓶倒水,右手掬水人口,仰面灌喉之后吐出,连续三次。有些回族漱口前用牙刷先刷牙,有的漱口时还刮刮舌头。总之通过漱口、刮舌,使口腔内部清洁。

4.呛鼻。左手拿汤瓶倒水,右手掬水吸人鼻腔内再喷出,连续三次,以呛净鼻涕为宜。

5.洗脸。即从前额发际处至下颌,两边至双耳,从上到下,连续三次。

6.洗两手至两肘。右手拿汤瓶倒水,左手掬水先洗右手至肘,然后再用右手掬水洗左手至肘。

7.抹头、抹耳、抹颈。右手拿汤瓶倒水,左手掬水后再给右手倒一部分,然后两手从前额发际处抹到脑后,随着将两手心从头两旁抹至前额,再把两大拇指放于耳外,两食指放在耳内,从上向下抹,最后用两手背从脖颈上抹下。

8.洗脚至两踝骨。先右后左,洗右脚时,从小拇指开始,依次洗到大拇指。洗左脚时,从大拇指开始,依次洗到小拇指,最后洗遍全足。洗完脚再把手冲一下,最后口含一点壶里的剩余水。

破坏小净的主要是大小便和下气、呕吐、出血昏迷、休克等等。在洗小净的过程中,如不慎走了下气,整个小净还要从头开始洗。

大净,回族群众通常称之为务苏里(阿拉伯语),大净就是用清洁的水洗涤全身。大净一般是在以下几种情况后洗,如性交、泄精、梦遗、妇女来月经、分娩等。有的洗过大净以后,虽然没有出现以上情况,但如超过七天,须重新洗大净,回族群众称作“换个新鲜水”。

特别是回族出远门旅行,参加婚礼、葬礼或过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纪节等重要活动时,都必须洗大净。大净的洗法是,先按程序洗小净,接着依次洗头、洗两耳、呛鼻、洗脸、洗两肘,然后用吊罐的水开始冲洗。

冲洗从上至下分三截洗。第一,先洗肚脐以上,其顺序是先洗右肩右臂,后洗左肩左臂,先前胸,后背心。第二,洗肚脐以下,膝盖以上,先洗右臀后洗左臀。第三,膝盖至足。这一截还是从右到左,先洗右小腿,后洗左小腿,先右脚,后左脚,洗右脚时,从小拇指开始,洗左脚时从大拇指开始。洗完脚要用干净毛巾擦全身,至此整个大净就算结束。回族洗大小净有一个特点,就是从上到下,从右到左,讲究顺序,不乱洗,以免洗净的地方再溅上脏水。同时,回族在洗大净时,要求各个部位,甚至一根毛也要洗到。如果在洗大净过程中,因遗忘少洗了一个部位,那整个大净则无效,还要从头开始洗。因此,回族对沐浴非常认真,也很重视。回族群众沐浴后,一个个面目清秀,容光焕发,身心愉快。回族经常坚持大净,特别是用吊罐沐浴,科学卫生。

现在,回族群众自己讲,沐浴除了讲究卫生习俗外,每洗一个部位,都要联想或体会到一个实际行动。比如洗手的时候,要想到戒偷盗、赌博和拿不义之财,而要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洗脸的时候,要想到顾全人的体面,戒绝干一切不要脸和见不得人的事。漱口的时候,要想到不能造谣中伤,胡言乱语,诬陷他人,更不能前面说,后面犯,人前一套,人后一套,要说有益于大众的话,说实话,说公道话,说不伤害别人感情的话。

抹头抹耳时,要想到不能听乱七八糟的脏话和坏话,不偏听偏信闲言碎语,不在背后搞别人的鬼,不捉弄人。要听善言,要做好事。洗脚的时候,要想到不能走邪道、搞一些歪门邪道的事,要走正道。总之,洗大净的时候,要想到戒绝一切与人不善的事,要一尘不染,表里一致,做一个干干净净、正正派派的人。

相关参考

回族人在结婚的时候有着怎样特殊的婚礼习俗

婚姻方面,实行一夫一妻制。回族婚礼很隆重,且有许多宗教和民族的特点。如举行婚礼,要请阿訇念"尼卡哈"即因阿拉伯经文进行证婚和祝贺。回族信仰伊斯兰教,认造物主为最高主宰,一切生活、行

回族的葬礼有什么样的习俗?回族人究竟会做啥

一、回族的丧葬风俗概况:摘要:回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约有40万人,信仰伊期兰教。回族人死了叫“归真”。即“回到真主那里”之意。人死了,家属不能过度悲伤,更不能捶胸顿足,嚎啕大哭。也不能给

回族人的生活与饮食有着怎样的禁忌 回族禁忌

<1>生活禁忌回族禁止求签、玩赌、拜偶像。自古至今,男女老少均不让阴阳、算命先生给自己算命,也不去给别人算命,不揣骨相面,不信风水阴宅,不求仙方神药,不搞驱鬼治病等等。回族认为求签、算命等

回族人都有着什么样的习俗?又有什么样的意义

服装习俗:回族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所不同者主要体现在头饰上,回族男子多戴白色或黑色、棕色的无沿小圆帽。妇女多戴盖头,特别是在西北地区:少女及新婚妇戴绿色的,中年妇女戴黑、青色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回族

回族人特有的服饰有着怎样的发展史 回族服饰

回族把服饰通常称为“衣着”、“穿戴”。宋代朱或在《萍洲可谈》中载:“广州蕃坊,蕃人衣裳与华异……”唐宋时期,有大量的阿拉伯、波斯来的。商人,一般都被称为“蕃客”,这是回族的先民。这就看出,当时回族先民

对于回族人来说怎样的婚姻是美好的 回族婚恋

回族认为,婚姻是构成家族、产生亲族的基础。成年男女因需要而结婚是“瓦直卜”(意为当然),为繁衍子孙而结婚是“逊奈”(即圣行)。因此,主张回族穆斯林男女都要结婚,反对终身不娶、不嫁的独身主义。回族对婚姻

回族油香是啥?为什么回族人都特别偏爱油香

油香的分类与制作分布各地的回族在油香制作的原料上分为普通油香、糖油香、肉油香三种。口味上有如“西北回族中有发酵面咸味油香、淡味油香、甜味油香、烫面油香,发酵面油漩子等;泉州、扬州等地的南方回族有糯米油...

回族人是怎样过他们的“古尔邦节” 回族节日

“古尔邦”,阿拉伯语音译“尔德·古尔邦”,意为“牺牲”、“献身”,故亦称“宰

开斋节对回族人有着怎样的意义 回族开斋节

穆斯林重视尔德节的庆祝活动。依照经训教导,在节日里,穆斯林沐浴净身,换上最美的或最干净的衣服。开斋节那天不许延长或额外守斋戒,也不许可无节制地吃喝。开斋节是宗教大集会,穆斯林从各方聚会在一起礼拜、祈祷

回族人的“开斋节”究竟有什么来历 回族节日

在我国陕西、甘肃、青海、云南等地的回民穆斯林将开斋节亦称为“大尔德”,流行在全国十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中,但信仰伊斯兰教的十个民族的穆斯林在过节时又有许多本民族的特点和习俗。回族穆斯林的斋月,是伊斯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