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 问-基督教东西方教会大分裂的原因何在-
Posted 教会
篇首语:无论你有多少知识,假如不用便是一无所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基督教 问-基督教东西方教会大分裂的原因何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基督教 问-基督教东西方教会大分裂的原因何在-
问:基督教东西方教会大分裂的原因何在?
答: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基督教也分裂为以希腊语地区为中心的东方教会和以拉丁语地区为中心的西方教会,君士坦丁堡和罗马分别成为东方教会和西方教会的中心。基督教会大分裂的原因大致有三:
1. 争夺普世基督教会的最高领导权。
罗马教皇重申“彼得优越论”,声称罗马教会是耶稣基督门徒中居首要地位的彼得所建立的。因此,继承彼得担任罗马主教的人也应理所当然地享有最优越地位。教皇还进一步强调罗马教皇的权力高于其它一切主教,罗马教皇永无谬误,永远正确。罗马教皇要取得最高领导权的野心遭到君士坦丁堡教会的强烈不满和反对。公元858年,东罗马皇帝米海依尔三世贬黜了君士坦丁堡教区牧首依格纳提乌,另立他的心腹佛提乌为牧首。罗马教皇尼古拉一世对此表示反对。因为佛提乌上台有碍他对东方教会的领导和影响。于是,教皇尼古拉一世于公元863年在罗马召开宗教会议,宣布佛提乌为非法牧首,革除其教门。认为依格纳提乌才是真正的牧首,因为他对教皇唯命是从,百依百顺。鉴于罗马教皇对君士坦丁堡教会教务的干预,牧首佛提乌在东罗马皇帝的支持下遂于公元867年在君士坦丁堡召开相应的宗教会议,与罗马教皇相抗衡,谴责教皇尼古拉一世传播异端和僭夺权力,并决定取消其教籍。
2. 争夺势力范围和世俗经济利益。
为了夺取势力范围和世俗经济利益,东西方教会展开了激烈争斗。公元863年,君士坦丁堡教会以东罗马皇帝为后盾,开展了积极的对外传教扩张活动,派遣传教士团到邻近国家传教。君士坦丁堡教会传教士团在摩拉维亚王国和保加利亚王国的活动,遭到极力扩张自己势力的罗马教会的坚决反抗。同时,罗马教皇尼古拉一世向东罗马皇帝米海依尔三世及其支持的东方教会提出领土要求,归还以前东罗马皇帝利奥三世从教皇手里抢去的许多领地,如马其顿、西西里、伊利利亚、费萨利亚、达达尼亚等。这样一来,双方的斗争和冲突又进一步加剧了。
3.教义上的分歧。
东方教会认为,圣灵仅来自圣父,而西方教会则主张圣灵来自圣父和圣子。围绕这个问题,双方教会展开了激烈争论,东方教会指责“西方教会在基督教徒中间散布教义上的异端,特别是宣讲《尼西亚信经》时在其中加上了Filioque(和圣子)一词。此词在《信经》中过去没有也不应该有。正是这个词给行文添上了这样的意思:圣灵不仅来自圣父,而且也来自圣子。这就是异端。”因此,“应对教皇尼古拉一世及其支持者进行审判,给予绝罚。”西方教会断然拒绝对他的指责。
总之,这三方面的争论、斗争乃至冲突为后来东西方教会的彻底决裂拉开了序幕。
11世纪初,双方教会就宗教礼仪和教区管辖范围问题又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和斗争。君士坦丁堡教会牧首迈克尔·凯鲁拉里发出通谕,揭露西方教会在宗教礼仪上的异端行为,因为罗马教皇利奥九世“离开了传统的宗教礼仪”,“在举行圣餐礼时使用的面饼不是发酵的,而是无酵的”。而教皇则声称,任何人无权教训罗马教皇如何进行圣餐仪式或其他活动,因为教皇是耶稣第一门徒、彼得的继承人,是普世基督教会中唯一有无限权力的主人和统治者,所有其余教会都得听命于他。不仅如此,教皇还自我吹嘘,罗马教皇在任何时候都比全世界所有神职人员高尚、光荣,等等。教皇为抬高西方教会地位,贬低东方教会,还历数了牧首管辖之教会中的各种异端和丑闻。例如,教皇利奥九世依据传闻,指责牧首管区在历史上有过一件丑事,说什么有一个女人曾当过牧首。教皇还用其他手段威胁和恫吓牧首,但却未能奏效。
除通谕外,君士坦丁堡教会牧首还向驻扎在意大利南部教区的希腊主教约翰·特拉尼斯基发出通知,要他提高警惕,告诉他罗马教会背离了基督教的正统礼仪,不要使此有害的作法在东方教会管辖的地方得以扩大,因为希腊教区地处罗马教会统治范围附近。牧首通谕表面上是说宗教礼仪上的分歧,实则是涉及到争夺势力范围,不久,罗马教会联合日耳曼人和诺曼人把在意大利南部地区传教的希腊主教赶了出来。罗马主教立刻委派自己的主教去西西里。这就威胁看东方教会在这里有失去整个教区的危险。因此,君士坦丁堡教会牧首迈克尔·凯鲁拉里毫不妥协,寸土不让,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方针。
1054年7月16日,罗马主教利奥九世派以红衣主教洪贝尔为首的使节赴君士坦丁堡进行谈判。君士坦丁堡教会牧首迈克尔·凯鲁拉里拒绝就教皇指控的问题跟他们进行谈判。教皇使节遭受冷遇,随即闯入君士坦丁堡索菲亚大教堂,在大庭广众之下,当着牧首之面,把一份关于诅咒东方教会、革除牧首教职的教皇训谕放在圣桌上拂袖而去。教皇训谕指责东方教会里充满着各种异端,如瓦列齐派、阿利安派、多那图斯派、尼古拉派、摩尼教派、拿撒勒派、买卖圣职者,等等。教皇通谕还说:“我以神圣的、不可分割的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和圣灵)的名义以及参加过基督教大公会议的拥有使徒职称的主教之名义宣布将牧首迈克尔·凯鲁拉里及其同谋者革除教门……将犯有上述错误和厚颜无耻的迈克尔·凯鲁拉里及其同谋者处以绝罚,羞辱所有的买卖圣职者、瓦列齐派……和所有异端者,再加上魔鬼及其代理者。阿门!阿门!阿门!”这大大激怒了君士坦丁堡教会牧首迈克尔·凯鲁拉里。牧首在东罗马皇帝的支持下,对罗马教皇发动攻势,采取了以牙还牙的态度,当即召开了宗教会议,谴责教皇使节为“渎神的人”,说他们“象野猪一样,自黑暗之西方来到东方虔信之国,诬蔑真理”,宣布革除罗马教皇及其使节的教籍。从此,东西方教会彻底分裂,彼此处于完全隔离的状态。东方教会信守前七次基督教大公会议的决议和《尼西亚信经》,所以以“正宗”自居,称正教,即东正教。西方教会对前七次基督教大公会议的决议和《尼西亚信经》进行了补充和修正,以“普世性”自许,称公教,即天主教。这就是基督教历史上的第一次大分裂。总之,基督教的第一次大分裂,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是基督教会上层矛盾不可调和的结果。
相关参考
问:什么是东派教会?答:东派教会是古代基督教产生和传播于欧洲东部、亚洲西部和非洲东部的教会。基督教产生后,因种种矛盾而逐渐形成东西方两大派。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并建立了
基督教 问-美国浸礼会由多少组织组成,其派别林立的原因何在-
问:美国浸礼会由多少组织组成,其派别林立的原因何在?答:美国浸礼会(BaptistChurchinAmerica)是美国最大的基督教教派。它由27个浸礼宗组织组成,其中最大的组织是南方浸礼联会和北方浸
问:克吕尼派改革运动是怎样出现的,它的目的何在?答:克吕尼派改革运动是10—11世纪天主教内部的一场运动。随着教会的日益世俗化和修道院的日趋富有,修道士以出租土地进行剥削,修道院的清规戒律早已废除,天
问:佛罗伦萨会议是怎么回事?答:佛罗伦萨会议于1438年1月由罗马教皇犹金四世召开,旨在解决东西方教会分歧,确立教皇首席地位等问题。参加会议的代表有860余人,其中东方教会代表约700人。会议就“炼狱
问:“和圣子”句是什么意思,它出现的经过如何?答:“和圣子”句(Filioque)是中世纪罗马基督教会在《尼西亚信经》“圣灵来自圣父”一句后增加的“和圣子”短语。一般认为它是基督教东西方教会分裂的主要
问:什么是东正教?答:东正教(EastenOrthodox)是基督教三大派之一。基督教出现后不久,就逐渐分化成以希腊语地区为中心的东派教会和以拉丁语地区为中心的西派教会。1054年,东西两派正式分裂,
问:伊西多尔为何被捕人狱?答:伊西多尔(Исидор,?—约1462)1437年起为俄罗斯东正教会都主教。原籍希腊。1439年代表俄罗斯东正教会出席佛罗伦萨宗教会议。在会议上主张东正教同西方天主教合并
天主教和东正教都是基督教的分支,1054年大分裂之前,它们分别被称为西方教会和东方教会。罗马帝国虽然不是基督教的发祥地,但是基督教发展的主战场。颇具反讽意味的是,罗马帝国杀死了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
问:为什么天主教会会发生第一次大分裂?答:1378年,法籍教皇格列高利十一世去世,罗马居民强烈要求选举一名意大利籍大主教为教皇,枢机主教团被迫选出意大利籍大主教乌尔班六世为教皇。乌尔班六世上台后,大权
问:东正教十二大节日的具体内容如何?答:东正教十二大节日的具体内容是:(1)主降生节,又称圣诞节,东正教主要节日之一,为纪念耶稣基督的诞生而设。东正教会和西方教会因为历法不同,所以纪念基督生日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