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天下人物如观掌纹 三国传奇谋士郭嘉
篇首语:愚昧从来没有给人带来幸福;幸福的根源在于知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看天下人物如观掌纹 三国传奇谋士郭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看天下人物如观掌纹 三国传奇谋士郭嘉
郭嘉最早投奔的是袁绍,但时间不长就发现袁绍非成大事之人,回老家歇着去了。后来经人举荐和曹操谈不多时,就发出“真吾主也”的感慨。郭嘉对人的洞察力的敏锐实在让人钦佩。对于找工作阶段的年轻人来说,这一能力实在能够影响职业生涯的。
然而,对企业管理者来说,似乎更为重要,能否知人而善任,则会影响企业效率高低,甚至企业的生存发展。其实很多企业家都明白这个道理。听好多人说,做企业就是研究人,要以人为本嘛,不研究人怎么行?还有人用拆字法说:“‘企’就是‘人’和‘止’,没有人了当然就倒闭了!”我也很同意这看法。但如果我们只关注把这个观念用于企业内部管理,而并将其用于研究市场形势,则是很大的遗憾。这一点,郭嘉就就给企业提供了很多借鉴。
我们知道,在企业经营中,发展战略、营销策略的制定必须有科学的依据,这个依据就是对市场信息的准确分析。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即便一个不大的企业每天也会收集到大量的市场信息。怎么去有效地处理这些信息,从哪里找到切入点进行分析,显得非常重要。即便两个企业得到的信息完全一样,但得出的结论可能大相径庭。为什么,关键就是对信息处理的方法,这一方法不仅影响着结论的准确性,也同样影响着结论的速度。
郭嘉研究天下大势,也是通过研究人这个很单纯的切入点来评判的,并且屡试不爽而成为曹操早期军事集团的第一大谋士。他分析曹操和袁绍力量对比著名的“十胜十败”,可谓战前形势分析,就几乎全部是说的曹袁二人的特点。郭嘉评价吕布“勇而无谋”,评价陈宫“智而谋迟”,所以要趁他们计议未定的时候采取急攻而取得胜利。官渡之战前夜,众将担心孙权袭击后路,郭嘉分析说,江东反对孙策的人很多,孙策又“轻而无备”,必死于刺客之手,果然很快就被刺死;在曹军将领都反对远攻乌恒,以防刘表偷袭许昌,郭嘉却分析刘表的性格,也得出刘表决不敢来犯的结论。事实证明,北伐七年之久,刘表果然毫无作为。
袁绍病死后,大家无不主张趁势彻底扫荡袁绍的三个儿子。而郭嘉反而建议曹操撤军洋装南下,致使袁家兄弟失去防备起了内乱,曹操趁势回兵,一战而胜,就是因为郭嘉看准了袁绍儿子们之间的矛盾,“攻之则力合,缓之则必哄”;当二袁最后败投公孙康的时候,郭嘉又以一封遗书献计,让曹操按兵不动,居然坐等到了公孙康杀了二袁来降,也是摸透了公孙康的心思。
郭嘉依靠“看天下人物如观掌纹”的卓越才能,而成为曹操统一北方的功臣,得到曹操极高的赞赏。甚至赤壁大败后说:“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至今有人评论郭嘉为三国时期高于诸葛亮的第一谋士,似不为过啊。
在企业内部管理中,郭嘉的识人之术还比较容易,也比较实际。那么,在企业间的竞争中是不是也适合呢?我认为,道理接近,完全可以借鉴。第一,企业是由人组成的团队,长期必然形成一套企业独有的企业文化,而成为企业的行为准则,这就使得企业像一个人似的有了行为规律可寻;第二,尤其对于私营企业来说,老板的性格脾气往往会成为企业性格的重要特征,起规律就更容易把握;第三,至少这一思路可以作为研究竞争对手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关参考
人物生平慧眼识主郭嘉出生于颍川,少年时已有远见,见汉末天下将会大乱,于弱冠(二十岁)后便隐居,秘密结交英杰,不与世俗交往,所以不是太多人知道他。21岁时,郭嘉北行去见袁绍,对袁绍的谋臣辛评、郭图说:“
三国,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无疑是最为波澜壮阔的一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说起智慧,我们很容易想起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想起先生那百拆百验、屡试不爽的锦囊妙计。曹操的身边也有一位神机
三国,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无疑是最为波澜壮阔的一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说起智慧,我们很容易想起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想起先生那百拆百验、屡试不爽的锦囊妙计。曹操的身边也有一位神机
...田丰等人的鼓动下,投奔到袁绍帐下。袁绍当时被称为“天下
为什么说贾诩是三国第一谋士,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在许多中国人心中,一直都在为贾诩和郭嘉谁应该是三国第一谋士,而纷争不已。大多数人认为,如果郭嘉晚死几年,第一谋士的位置
郭嘉和诸葛亮谁厉害?谁是三国乱世第一谋士?本站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郭嘉和诸葛亮谁厉害?郭嘉对短期战局的预判能力极强,但大局战略把握上不如诸葛亮。如果用足球来做对比,郭嘉是一个敏锐的影锋,诸
易中天在《品三国》中讲到:郭嘉和诸葛亮:谁是三国乱世第一谋士?他们两个谁最厉害?这两个问题,我想这应该是熟知三国历史的人都想知道的,带着以上问题,请跟小编一起往下看吧。&nbs
郭嘉字奉孝,出身三国时期的谋士批发地颍川,《三国志》裴松之注引《傅子》:“嘉少有远量,汉末天下将乱,自弱冠匿名迹,密结交英隽,不与俗人接,故时人多莫知,惟识达者奇之。”这一段记载,令我想到了历史上另外
三国时期的枭雄曹操能够三分天下有其二和他有足够多能力强的文臣武将是分不开的,武的有张辽、张郃、夏侯渊、徐晃、曹仁等一流将领,文的有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刘晔等一流谋士。荀彧是曹操的股肱,在曹操
三国时期的枭雄曹操能够三分天下有其二和他有足够多能力强的文臣武将是分不开的,武的有张辽、张郃、夏侯渊、徐晃、曹仁等一流将领,文的有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刘晔等一流谋士。荀彧是曹操的股肱,在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