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对长相到底多自卑

Posted 使者

篇首语:对于攀登者来说,失掉往昔的足迹并不可惜,迷失了继续前时的危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曹操对长相到底多自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曹操对长相到底多自卑

2、历史人物 隋文帝杨坚的长相到底有多奇特

曹操对长相到底多自卑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他一人挟天子以令诸侯,破荆州,下江陵,功成三分国。啧啧,这换在今天,原子弹都不一定干得过他。愣着干什么,咱还不跪地臣服:孟德兄,你乃猛人也!

这么个历史名人,几千年过去了,打的那几场仗、修的那几条沟,都被说烂了,现在还有啥可说的?来来,瓜子奉上,咱今天爆个不一样的八卦。

阿瞒大兄弟,今天得唤他另一个称呼—床头捉刀人

颜值这东西,不在乎的人把它当厕纸。看张飞大哥,豹头环眼,燕领虎须,声若巨雷,可人家老婆照娶,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在乎的人那就惨了,外貌协会的人,你不帅那做啥都膈应。咱们的曹阿瞒啊,就是一个非常在乎自身颜值的人。这床头捉刀人,是阿瞒兄人生的一把辛酸泪,是他因为颜值引发的糗事。简单一句话:上帝没给我开天窗,我长得丑出来吓到人了。

时光追溯到曹操会见匈奴使节的那一年。曹操魏武王的威名,那是四海八荒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匈奴使节肩负着老大交托的重任,远道而来,那是相当气派。泱泱大国,曹操要接见使节,怎么都不能落于下风,所以他早就打好主意了,怎么都得让这群匈奴蛮子拜倒在他的解放鞋下。

可是老天不给面子,造零件的时候把我们的魏武王给造残了。总的来说,他的颜值不足以压倒对方;没颜值没面子,没面子没气势啊!硬体不行可以换,可这从出生就配置好的软体……

那时候也没几个有技术的整形医生,所以曹操开始动用他的聪明脑子了。他打算上演一出李代桃僵的戏码,让自己的臣下崔季圭替他接见。这崔季圭面容生得相当好,要肤白有肤白,要身材有身材,还是一个一百八十几的大帅哥。作为外貌协会的成员,崔季圭每天都能让曹操冒酸水。这下好了,养帅哥千日,用帅哥一时,崔季圭冒充魏王那绝对有面子。

所以这天,匈奴使节来了,崔季圭穿上曹操的衣服假扮魏武王,而曹操本人就握刀站在崔季圭的坐榻边做侍从。从头到尾,曹操都是个安静的侍卫,站得直直的,尽量把自己的存在感刷到最低。崔季圭交际能力相当强,大魏的国力配着顶级大帅哥,哪有输的道理,只有让人家跪舔的分儿。

一番接见下来,匈奴使节相当满意。饭局结束,双方都还打着招呼。

“老弟,下次再来啊。哥不差钱。”

“呜呜……老哥,好的好的。小弟们下半辈子就跟着你大魏混了。”

事情圆满结束,匈奴使者挥着小手帕告别,曹侍卫当然把刀放下来了。床头捉刀人,这可是机密。不能告诉别人,嘘,绝对不能说。可是,有点不爽啊!魏武王做什么事,都想听听人家的意见。这匈奴人挥一挥衣袖就这么走了,咋没交观后感?于是曹操命令间谍询问匈奴使者:“您老大老远赶过来,觉得魏武王这人怎么样啊?”

匈奴使者吃着烤羊肉串,仍然怀念那天的盛宴,咂咂嘴。“ 魏武王仪容风采、风雅高尚,但是坐榻边上握刀的那个人才是真英雄。 ”这是人家匈奴使者的原话。好家伙,眼力竟然不错。崔季圭儒雅,可气场哪比得上不怒自威的曹操本尊。持刀侍卫虽然一句话都没说,可是一看就是上过战场干过架的猛男。匈奴人驰骋草原,好的就是这一口,所以那天匈奴使者一进门,印象最深的不是风度翩翩的崔季圭,是那气冲霄汉的床头捉刀客。

什么?这番话曹操听后,立刻派人追去杀了这个使者。

小子,让你背后议论我,让你看出我是真英雄,不杀你我都对不起曹操这名号!呜呼哀哉,兴致勃勃吃羊肉串的匈奴使者,就这么挂了。他到死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死的。

故事到此结束,这便是“床头捉刀人”的由来。看到结局,是否有人疑惑,曹操为什么要杀匈奴使者?历史众说纷纭,不过最贴近的说法就是咱们的魏武王不好意思了,小小的自卑被人这么揭穿,当然要掩面遁走。

他那疑神疑鬼的小性子到死都没有改变。他自我感觉匈奴使者认出了他才是真正的魏武王。那还得了,要是那大兄弟嘴巴没个把门的,回到匈奴后把床头捉刀人的故事说出来,丢脸岂不是丢到国外去了?要是再说些不利于自己,丑行、丑貌的话,他这扛霸子还怎么当?

再有,这匈奴使者眼光如此独到,绝对是个高级精英分子,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样的人既然不会效忠大魏,那日后必定是敌人。这可是个祸患,出于嫉妒与疑心,曹操当然要除之后快。综上所述:美貌真是个杀人不见血的东西。什么红颜祸水、红颜误国,这些都太low了。曹操本人,才是外貌协会的忠实粉丝!

魏武王空有一身才华,怎奈人家自卑啊,要是在其他朝代,相貌马马虎虎就过去了,可谁让他处在这魏晋开创期。魏晋是一个十分注重相貌的时代,一帅能遮三丑,芝兰玉树、风度翩翩全是这时代的成名词。身边都是顶级的大帅哥,换你,你不烦心吗?

看看陪曹操一起创业的三国时期其他著名人物,不是帅哥,就是长得各有自身的特点。诸葛亮:身长八尺,容貌甚伟,十分潇洒;孙权:碧眼紫髯,有帝王之相;刘备: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耳大手长,是异相也是福相。老冤家,老对头,个个都是人中龙凤,走到哪里都是显眼的,无论做什么都是受人瞩目的。可是曹操……大伙儿想看可也看不见哪。不怪我们,怪只怪您老人家生得短了些。

老天太不公平了,曹操在起跑线就输了一大截。看《魏氏春秋》中记载:“武王姿貌短小,而神明英发。” 好不容易有提到魏武王相貌的,却是这两句浑话。自己武力不低,可架不住是个矮子,折合下来顶多一百六十公分。神明英发?呵呵,你这是夸人还是损人?不就是说魏武王颜值不过关,只能拿气质来抵吗?曹操捶足捣胸痛哭:人比人气死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可你愣是连条活路都不给。

张松的遭遇也证明了曹操的爱美。张松这人其貌不扬,其才不凡,当年他带着西蜀地形图来投奔曹操,曹操因为张松长得丑,自然不喜,那接待怎一个轻慢了得。最后人家张松愤然而去,转投刘备了。

真是有颜值任性,没颜值认命。那年代,是靠颜值吃饭的懂不懂?所以一个床头捉刀人就把曹操惹怒了,这是相当有根据的。再看曹操手下不得善终的两个名臣,荀彧和崔季圭。他们两个的共同点,就是全民偶像、顶级大帅哥,那容貌那气质,可是天王榜上的一、二名。“留香荀令,掷果潘郎”,是说这荀彧的外表是和潘安一个级别的;崔季圭呢,史书上描绘他“声姿高畅、眉目疏朗、须长四尺、甚有威重”,曹操挑中的替身自然是不赖的。

而他们两人,最后都被曹操杀了,最大的错误,就是因为帅啊。曹操本身就对自身样貌感到自卑,你们俩还这么帅,三人一起走在路上,你们鲜花一大堆,可我啥都没有,好不容易娶几房媳妇,还多半是接手部下的遗孀。

这样的自卑感,让我们的魏武王不爽了一辈子。一代名人都逃脱不了颜值的魔力,想想魏晋那么多的美男子,该有多壮观。岁月是把杀猪刀,尤其是长得好的人,那天天就是受着千刀万剐的极刑啊。曹操要是早有这心态该多好。

曹操有一句至理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绝不教天下人负我。到了魏晋时期,他完全可以换为:宁教我负天下美男,绝不教天下美男负我。这家伙,霸气中透出自卑,自卑中又透着他的魅力。魏晋这个大时代从开始到结束,男人对美都有种奇葩的依恋,这个时代的审美观让人咋舌。当然,从魏武王的身上我们也能看到,颜值既可以救人,也可以杀人。时也运也,大伙儿听君一言:帅填饱不了肚子。心态不好,你是床头捉刀人;心态要好了,咱能省好一大笔保养费呢!

历史人物 隋文帝杨坚的长相到底有多奇特

   导读:《资治通鉴》上有一段非常有趣的记载:陈朝至德元年(公元583)十一月,陈后主 遣散骑常侍周坟、通直散骑常侍袁彦出使隋。 听说 状貌异人,便让袁彦画像而归。当陈叔宝看到 的画像后,大骇道:「吾不欲见此人!」立刻命人将画扔了。杨坚的相貌到底奇异在何处,以致他的死对头陈叔宝看到画像后如此惊惧呢?>  根据《隋书》的记载,杨坚「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长上短下,沉深严重。」由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杨坚的相貌有五「奇」:一、额头突出,并有五个隆起的部分从额头直插到头顶上;二、下颌很长,而且很突出;三、目光犀利,咄咄逼人;四、掌纹形似「王」字;五、上身长,下身短。他这个长相,生下来不久就让他的母亲吕氏「大骇」了一回。>  吕氏在冯翊(今陕西大荔)般若寺生下杨坚时,「紫气充庭」。这时,有个从河东来的尼姑对吕氏说:「这个孩子不是凡人,不能在凡间养。」于是,尼姑把他抱到庙里一个别院躬自抚养。吕氏有一次抱起小孩,发现小孩头上长角,身上长鳞,又惊又怕,把小孩丢在地上。尼姑进来看到,说:「已经惊到了我的孩子,他要多花些年头才能得到天下。」《隋书》、《北史》隋本纪上都记载说,杨坚在庙里一直长到12岁才回家。>  用现代人的眼光看来,长这样的人一定是「奇丑」型的人,连他自己也会自惭形秽了。但是,在相术发达的古代,这种相貌却是「其贵无比」。别的不说,光是他突出的额头和额头上那五根「入顶」 的肉「柱」,就是「龙颜」的象征。杨坚的额头,用相书上的术语叫做「龙犀」,是帝王的象征。唐朝李善说:「额有龙犀入发,左角日,右角月,王天下也。」也就是说,这种囟下骨头隐起,下连鼻梁不断的「龙犀」,以及由于额头上隆起,在左右鬓角形成的肉「角」,都是「王天下」的贵相。相书上对这种长相还另有一个说法,叫做「龙颜戴干」,龙颜自然是指帝王的相貌,戴干就是指头部有肉突起如干戈对立。据说帝颛顼就是这副长相。>  当时,很多人认为杨坚有帝王之相。在陈后主陈叔宝之前,就有人为杨坚的相貌而担忧、畏惧和嫉妒,这个人就是北周太祖宇文泰,他曾叹曰:「此儿风骨,不似代间(瀚海沙漠群)人。」《隋书》中记载:齐王宇文宪对当时的北周皇帝宇文毓说:「杨坚相貌非常,臣每见之,不觉自失。恐非人下,请早除之。」皇帝说:「他不过只能做个将军而已。」内史王轨也对皇帝说:「皇太子非社稷主,杨坚貌有反相。」帝不悦,曰:「必天命有在,将若之何!」杨坚听说这件事后非常害怕,深自晦匿。>  宇文毓虽然强为镇静地说「必天命有在,将若之何」之类的话,其实心里也有点害怕,派善于看相的赵昭去为杨坚相相面。赵昭坚信杨坚「当为天下君」,他采取了一个两面派的手法:他一面骗宇文毓说杨坚只是一个「作柱国(官职名)」的材料,另一方面又去巴结杨坚,把真相都告诉了他,并悄悄地对杨坚说:「你一定会当皇帝,而且一定要经过大屠杀才能坐得稳,千万记住我这句话。」原文是:「公当为天下君,必大诛杀而后定,善记鄙言。」>  杨坚为了自己这副相貌,付出了不少代价。在襁褓里就差点被自己的母亲摔死;长大之后,又受到同僚的嫉妒和皇帝的猜忌,时刻面临被害的危险。这样也就使他不得不把自己隐藏下来。当然,他是相信自己「当为天下君」。他本是一个颇为迷信的人,又从别人嘴里听到这样的话,对自己的相貌也就信心十足。因为看到杨坚相貌而对他抱有信心的人,不止赵昭一人。在《隋书》中,还有数例可寻。《隋书?庞晃传》中说,杨坚任随州刺史时,路经襄阳,卫王令庞晃拜见杨坚,因为杨坚「相貌非常」而巴结他,向他表忠心,希望他当了皇帝之后,不要忘记自己。而杨坚听后,只是富有深意地笑着说:「不要瞎说呀!」杨坚的心思,在这一「笑」之中昭然若揭了。>  赵昭、庞晃,还有郑译、卢贲、窦荣定等人,日后都成为杨坚的亲信和心腹,为他篡夺北周皇位和创立隋朝天下,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只不过杨坚的异相似乎威力不足。中国历史上有几个大统一的短命政权,说开就开,开得光彩四射,灿烂辉煌,可是说完就完,不但快,而且彻底。隋王朝就是其中之一,杨坚辛辛苦苦,努力了一辈子,却不过为唐王朝搭了道桥,而他本人最后也被他亲儿子杨广照肚上一刀,活活捅死,想起来没意思得很。>

相关参考

我很丑但不自卑,流传1600多年

古代才女都长什么样?这是不少人心中的疑问。可惜那时没有照相机,而画像也总是很难流传下来,所以我们很难了解每位才女的具体长相。不过从史书的文字描述来看,在众多才女中柳如是和卓文君是公认的貌美如花,而本期

曹操对军师郭嘉的评价如何

曹操对郭嘉的评价郭嘉是曹操最宠信的一个谋士,他足智多谋,帮助曹操打赢了多场战役,被曹操誉为不可缺少的一位谋士。在郭嘉过世之后,曹操的人生从此一落千丈,再也没有赢取很大的胜利。曹操在赤壁之战大输之后曾经

曹操捉刀原因是什么 曹操对外貌不自信吗

曹操捉刀曹操捉刀讲的是匈奴使者觐见魏武帝的事,是曹操不自信的表现。话说,匈奴使者求见魏武帝,但是魏武帝曹操却觉得自己容颜丑陋,不好接见使臣,于是便让外表端正的崔琰来装作他接见使臣,而他自己就拿着刀充作

曹操对寡妇情有独钟

有人说,历史深处有忧伤。依我看,这话有点矫情。应该是,历史深处有八卦,而且还不是小八卦,是大八卦。翻开史书,看看古代帝王将相的那些花花事儿,比看现在那些戏子们搔首弄姿强多了。以我的经验,这绝对是放松身

虎豹骑有多厉害

关于曹操最精锐的虎豹骑部队,《三国演义》里几乎没有提及,倒是《三国志》里有所记载。可能是这支部队太重要了,曹操对它进行了严格的保密,以至于这样一支重要的部队,记载竟然比青州军还少。不过我们依然能从《三

曹操对自己的下属是怎样使用驭人之术的

核心提示:曹操打败仗都是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打胜仗就会把功劳给手下,不以亲疏分远近,无论是同宗同族还是异姓之臣,都能奖罚分明。他能从一个小小的洛阳北部尉到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北方枭雄,这和他用人之道是分不

自卑还是弱国无外交

“李鸿章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用一个“好人”或“坏人”去评论一个复杂至极的历史人物未免极度简单化,但也恰恰是因为“极度简单”反而让这个问题极度复杂。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已经习惯了复杂地看待问题,想要

三国董承只是个小人物为何曹操对他忌惮不已

中国历史悠久流传,其中英雄辈出的时代当属三国,群雄逐鹿,必有豪杰。在中国的三国时期,除却英雄人物辈出外,还有许多有意思的小人物,他们虽然没有改变历史的能力,但是在推进历史发展中,却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件事告诉你曹操不杀刘备到底有多后悔

曹操和刘备在历史上都是一直充满着争议的两个人物。到底谁好谁坏,争议很大,双方都有很多粉丝。其实一件事物抑或一个人,都会有两面性。你认同曹操,看他的优点就多于缺点,这是可以理解的,同样,你认同刘备,你就

曹操的特种部队“虎豹骑”到底有多强大

提起“特种部队”,人们的潜意识里往往认为是西方国家的“发明创造”。其实不然,中国早在2000年前就有“特种部队”了。三国时代,魏蜀吴都有自己的特种兵,而又以曹魏的“特种部队”最为强悍。这点,在史书《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