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 问-中国天主教界反帝爱国运动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Posted 内容
篇首语: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基督教 问-中国天主教界反帝爱国运动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基督教 问-中国天主教界反帝爱国运动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问:中国天主教界反帝爱国运动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全国解放前夕,罗马教廷于1949年7月1日向中国各教区散发了“罗马圣职部命令”,煽动天主教徒与共产党对立,规定凡是参加共产党或接近共产党者,一律开除教籍。新中国成立后,天主教内的帝国主义势力,又在各地破坏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和镇压反革命运动,从而激起了广大爱国天主教徒的义愤。
1950年11月,四川省广元县天主教神父王良佐联合500余名天主教徒发表了《天主教自立革新宣言》,提出“坚决与帝国主义者割断各方面的联系”,“自力更生,建立自治、自养、自传的新教会”。这个宣言很快得到全国各地天主教人士的响应。许多地区的天主教人士纷纷发表意见,主张断绝与罗马教廷及帝国主义的联系。由此,中国天主教界掀起了一场摆脱外国势力对中国教会的控制、维护祖国尊严和教会主权的爱国爱教运动。
在天主教反帝爱国运动中,天主教内的帝国主义分子极力利用“神权”进行破坏,煽动教徒同人民政府对抗。他们的这种做法,激起了爱国教徒的愤慨。在广大爱国教徒的要求下,天主教中的一批罪恶昭彰的外国传教士,先后被中国政府驱逐出境。
但是,罗马教廷仍然推行敌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教皇连续发表通谕,诬蔑中国天主教反帝爱国运动是“教难”,并煽动天主教徒在反对新中国的道路上“勇敢无畏地继续前进”。同时,隐藏在天主教中的帝国主义代理人,并没有停止利用宗教进行破坏活动,他们继续唆使教徒与新中国对立,甚至建立反革命组织,在各地进行破坏活动。根据这种情况,1955年天主教界开展了肃清反革命集团的斗争,在许多地方抓获了隐藏在天主教内的反革命分子。
建国后,由于外籍主教、神父等先后离开了中国,天主教的大部分教区缺少神职人员,给正常的宗教活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天主教人士决定摆脱梵蒂冈的控制,自选自圣主教。1957年在北京召开中国天主教第一次代表会议,正式成立了中国天主教爱国会。此后,全国各教区的神父相继选出了自己的主教,摆脱了梵蒂冈教廷的控制。
相关参考
问:中国天主教爱国会的宗旨是什么?答:中国天主教爱国会是中国天主教徒爱国团体。鸦片战争以后,天主教会逐渐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之一,早已激起中国天主教界爱国人士的不满。解放后,爱国的天主教徒自下而
问:新教与天主教(旧教)有什么差异?答:宗教改革运动后,从天主教中产生出新教,它在诸多方面与天主教(旧教)有所差异,具体有以下几点:(1)在经典方面,新教认为,《圣经》是教徒的唯一最高权威,而天主教则
问:吴耀宗主张什么,反对什么?答:吴耀宗(1893—1979)是中国基督教(新教)反帝爱国运动领导人。广东顺德人。1913年就学于北京税务学堂。毕业后在海关工作。1918年在北京受洗入教。1920年任
问: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是个什么组织?答: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是中国基督教(新教)教徒的爱国组织。于1954年8月成立。其宗旨是:“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全国基督教徒,热
问:请将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作一重点介绍。答: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是中国天主教教务委员会于1983年在北京创办的。该院宗旨是“培养爱国、爱教的神职人员和神哲学专业人材,宣扬耶稣基督福音,继承宗徒传教事业,
问:天主教的反宗教改革运动指什么?答:16—17世纪初,罗马天主教会纠集西欧封建反动势力,抵制宗教改革运动。当宗教改革运动迅猛发展、席卷整个西欧时,天主教会及其首脑恨得要死,怕得要命。于是,罗马教皇保
问:为什么人们称马相伯为“爱国老人”?答:马相伯(1840—1939)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杰出的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他是江苏丹阳人,生于一个世代信奉天主教的家庭里。1851年入上海依纳爵公学,即后来
问:中国天主教兴办了哪些社会服务性机构?答:中国天主教主张兴办一些服务性机构,面向社会,服务人民。1985年,北京市天主教爱国会创办了相伯学校,开设英、法、德、西、日、拉丁等语种,为国家培养外语人材,
问:牛津运动是怎么回事?答:牛津运动(OxfordMovement)发生于1833年,其目的旨在英国国教会中抵制自由主义倾向,恢复天主教的教义和礼仪。它的发起人是牛津大学学者纽曼、弗洛德、凯布勒、皮由
问:克吕尼派改革运动是怎样出现的,它的目的何在?答:克吕尼派改革运动是10—11世纪天主教内部的一场运动。随着教会的日益世俗化和修道院的日趋富有,修道士以出租土地进行剥削,修道院的清规戒律早已废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