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将领卫瓘委婉进谏却最终惹来杀身之祸
Posted 卫瓘
篇首语:生也有涯,知也无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曹魏将领卫瓘委婉进谏却最终惹来杀身之祸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曹魏将领卫瓘委婉进谏却最终惹来杀身之祸
卫瓘,三国时期曹魏将领,西晋时期重臣,除去在政治方面的作为外,卫瓘还是西晋著名书法家,善隶书及章草,不仅兼工各体,还能学古人之长,是颇有创意的书法家。唐朝张怀瓘《书断》中评其章草为“神品”。
卫瓘的父亲是卫觊,曹魏尚书,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卫瓘年少成才可谓是继承了其父的文学衣钵,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卫瓘所创作的草稿,是在张芝今草的基础上,参照其父卫觊的笔法及汉末以来已流行的行书而创的一种介于草、行之间的书体,发展至今就是我们所说的行草,可见卫瓘此人极富异秉,在书法上造诣可谓融会贯通,另辟蹊径。
卫瓘所创作的字体,既有别于章草或今草,又不同于一般行书,此行云流水同时又追求章法的字体用于书信往来之间,极为便捷,所以又被称之为“相闻书”。
卫瓘是魏晋时期书法世家卫氏的重要代表,在其家族书法成就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卫氏一门四代传承,在魏晋时期,成为了典型的书法世家。
三国时期,卫觊与钟繇比肩,经过晋代卫瓘、卫恒、卫夫人等人的宏扬,形成了卫氏书门家风。在此过程中,卫瓘承前启后,克绍箕裘,实为这个书法世家的奠基人。
卫瓘抚床是西晋时期的一个典故,其寓意为臣子通过含蓄巧妙的进谏,记载于《晋书·卫瓘传》,卫瓘委婉进谏,却最终惹来了杀身之祸。
西晋时期,最为荒谬的皇子继承要数西晋建国皇帝司马炎的痴傻太子了,当时司马炎因其皇后对太子司马衷过分溺爱,执意将皇位传于司马衷,导致朝堂震惊,群臣敢怒不敢言。虽然当时司马衷的愚钝实在难当大任,但司马炎心里筹划着,纵使自己的儿子根本不懂政务,但他相信满朝的文武百官肯定能辅助司马衷,这江山也是可以坐稳的,于是不改初衷。
某次大宴群臣后,司马衷的老师卫瓘对其痴傻太子的程度心中自是有数,一个能面对灾民饿殍遍野的情形竟能发出“何不食肉粥”的惊世之语的人,怎么成为万民之主,心中愤懑之际,酒过三巡,忍不住借着酒醉想劝武帝,但又不敢直言,于是蹒跚着上至高台,伸手触摸龙椅,然后叹息一声:“可惜了这把好椅子。”武帝当然知道卫瓘这么说是忠心,不忍怪罪,只说了句卿醉了,让其下去休息。不料此事传出后,以狠毒著称的太子妃贾南风,因此心怀恨意,怒杀卫瓘。
相关参考
善于进谏的晏婴——委婉进谏,更易接受齐景公是春秋后期的齐国君主,他在早期比较勤政,但是国情有所好转后,便开始贪图享乐。相国晏婴是一个耿直的臣子,见到齐景公不体恤民情、不增强国势,反而将百姓的收入用来满
卫瓘家族卫瓘是西晋时期权臣,但因得罪皇后贾南风,又与一些臣子不和,最终招来杀身之祸,于291年在政变中满门被害,仅有两个孙子卫璪、卫玠侥幸活命。卫瓘是怎么死的贾南风为什么要杀卫瓘>早在晋惠帝为太子时,
导读:(1525—1582),字叔大,湖广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考中进士。当多数同科进士热衷于文章诗词之时,他却经常「周行阡陌间」,考察「岁时之丰凶」和农民疾苦,以深沉
三国人物中文名:卫瓘别号:卫伯玉国籍:曹魏→西晋民族:汉族诞生地: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诞生日期:公元220年(曹魏黄初元年)死日期:公元291年(西晋元康元年)职业:将领、书法家重要造诣:介入灭蜀
三国是一个群雄争霸、才子佳人竞相涌现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有才气的人比比皆是,狂妄自大的人也数不胜数。但是,你知道谁是三国时期最骄傲的人吗?请跟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在三国史上,很多人都很自以为是。例如:诸
在封建社会,一些位高权重的臣子倚仗自己手中的功劳,对君主不甚恭敬,结果为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力挽狂澜,仅仅用了三个月就平定了七国之乱,为此他很受的器重。景帝前元七年(前150),周亚夫升为
三国后期,有三个历史人物在军事上大放光彩,一个是蜀汉的姜维,另两位是曹魏的邓艾和钟会。此三人,才干卓越,名扬天下,被誉为“三杰”。抛开据长江之险的东吴,魏蜀两国之间的生死成败,就寄托在此三人身上。然而
三国后期,有三个历史人物在军事上大放光彩,一个是蜀汉的姜维,另两位是曹魏的邓艾和钟会。此三人,才干卓越,名扬天下,被誉为“三杰”。抛开据长江之险的东吴,魏蜀两国之间的生死成败,就寄托在此三人身上。然而
向秀是魏晋时期的名士,也是“竹林七贤”之一。早年,向秀隐居于乡里,无心仕途。后来,为时局所迫,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但是官职。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向秀吧。向秀出生于227年,卒于272年,与嵇康、阮
向秀是魏晋时期的名士,也是“竹林七贤”之一。早年,向秀隐居于乡里,无心仕途。后来,为时局所迫,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但是官职。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向秀吧。向秀出生于227年,卒于272年,与嵇康、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