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 苏联·1944年5月18日克里米亚鞑靼人迁移事件
Posted 鞑靼
篇首语:只要还有什么东西不知道,就永远应当学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苏联 苏联·1944年5月18日克里米亚鞑靼人迁移事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苏联 苏联·1944年5月18日克里米亚鞑靼人迁移事件
1944年5月18日克里米亚鞑靼人迁移事件
1921年10月18日,克里米亚鞑靼人成立了克里米亚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隶属于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占领了克里米亚。1944年4月被苏联红军收复。苏联政府以在卫国战争期间,许多克里米亚鞑靼人参加了德国组织的自愿队,对红军进行武装干涉,并组成游击队扰乱后方秩序为由,于同年5月采取强制措施把全部克里米亚鞑靼人迁往中亚地区。1946年6月25日,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通过了《关于撤销车臣—印古什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和把克里米亚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改为克里米亚州》的法令,从法律上取消了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的存在,剥夺了克里米亚鞑靼人民族自治和居住在故乡的权利。近30年来,克里米亚鞑靼人为返回家园,重建自己的自治共和国,恢复民族自治权利一直进行着斗争。苏联政府后来决定废除对鞑靼人的“警备监视制”,撤销鞑靼人的“特别居留地”,允许鞑靼人自由往来。1967年9月5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颁布了《关于在克里米亚居住过的鞑靼公民》的法令,重申过去居住在克里米亚、现在已定居在乌兹别克和其他加盟共和国领土上的鞑靼人享有苏联公民的一切权利。但该法令仍未恢复他们的民族自治权力,不允许他们返回家园,并对积极要求恢复民族自治权利的鞑靼人采取镇压措施。戈尔巴乔夫执政以后,克里米亚鞑靼人一再以集会、请愿的方式,要求民族自治和返回家园,直至苏联解体,鞑靼人的自治和重返家园的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
相关参考
苏联 苏联·1925年12月18日俄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及工业化方针的确立
1925年12月18日俄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及工业化方针的确立1925年12月18日—31日,俄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举行。出席大会的有表决权的代表665人,有发言权的代表64
苏联 苏联·1936年12月5日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
1936年12月5日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吉尔吉斯的历史最早可上溯到公元前7—6世纪。6—8世纪建立了早期封建国家突厥汗国。13世纪被蒙古—鞑靼人征服。15世纪下半叶基本上形成了吉尔吉斯部族
1989年5月15-18日戈尔巴乔夫访华1989年5月15—18日,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杨尚昆的邀请,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戈尔巴乔夫偕夫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正式访问。这是自19
1972年7月18日埃及-苏联关系恶化1971年5月,苏联与埃及签订友好合作条约。然而,苏联反对埃及试图打破中东地区“不战不和”的僵局、收复以色列占领的埃及领土的努力,迟迟不履约向埃及提供武器。埃及认
1954年2月19日克里米亚划归乌克兰克里米亚半岛位于苏联欧洲部分南部,面积2.5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50万。其中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各占70%和30%。东、南、西三面为亚速海和黑海环绕,北部有彼列科
1945年5月2日苏军攻克柏林为了粉碎退缩在柏林附近的全部德军,攻克法西斯魁首希特勒盘距的最后据点——德国首都柏林,迫使德国无条件投降,苏军自1944年底就制定了攻占柏林的计划。1945年3月底,东波
1978年5月8日苏军侵犯中国黑龙江省边境地区1978年5月8日,约30名苏联军人在1架直升飞机和18艘军舰的配合下,侵入中国黑龙江省虎林县月牙泡地区,深入中国境内纵深达4公里,开枪打伤中国居民多人。
苏联 1944年6月19日苏德战争中苏联游击队最大的破坏行动
1944年6月19日苏德战争中苏联游击队最大的破坏行动1944年6月19日深夜,活跃在白俄罗斯敌占区的庞大的苏联游击队为了配合苏联红军即将发动的第五次打击——白俄罗斯战役,发动了整个苏德战争中苏联游击
1957年6月18日马、卡、莫反党集团案1957年6月5日—12日,赫鲁晓夫和布尔加宁对芬兰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问。马林科夫、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利用这个时机加紧准备召开中央主席团会议,试图解除赫鲁晓夫
1945年2月4—11日雅尔塔会议在苏召开1945年2月4—1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邱吉尔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会晤,讨论战后世界格局的问题。又称克里米亚会议。这次会议的内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