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 1920年4月帝国主义对苏俄第三次武装干涉

Posted 帝国主义

篇首语:任何人的知识不可能超过他自己的经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苏联 1920年4月帝国主义对苏俄第三次武装干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苏联 1920年4月帝国主义对苏俄第三次武装干涉

1920年4月帝国主义对苏俄第三次武装干涉

1920年4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胜的协约国帝国主义集团利用波兰地主武装和弗兰格尔匪帮为主力向苏维埃俄国发动的一场武装进攻。在协约国唆使和支持下,波兰于1920年对苏俄发动了战争,4月进入乌克兰,5月攻占基辅,与此同时,弗兰格尔军队由克里米亚自南向北发动进攻。苏维埃军队从5月下旬转入反攻,收复了大片失地,并于8月中旬进抵华沙和利沃夫。波兰政府无力继续战争,遂于10月12日同意和谈。10月20日,俄罗斯、乌克兰同波兰签订了初步和约。11月上旬,继波兰军队失败后,红军多次重创弗兰格尔军队,并最终将其赶出克里米亚,从而彻底打败了帝国主义对苏俄的第三次武装干涉,基本结束了国内战争。

相关参考

苏联 1919年下半年-1920年初帝国主义对苏俄第二次武装干涉

1919年下半年-1920年初帝国主义对苏俄第二次武装干涉1919年下半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胜的协约国帝国主义集团组织的以邓尼金白卫军为主力的对苏维埃俄国的一次大规模武装进攻。同年夏天,邓尼金的军队

苏联 1919年3月帝国主义对苏俄第一次武装干涉

1919年3月帝国主义对苏俄第一次武装干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胜的协约国帝国主义集团组织的对苏维埃俄国的第一次大规模武装干涉。1919年3月在协约国的支持下,盘踞在西伯利亚的高尔察克40万白卫军队从东方

苏联 苏联·1920年4月远东共和国成立

1920年4月远东共和国成立为适应当时极为复杂的政治形势,防止苏俄同日本发生军事冲突,在远东地区消除外国武装干涉和平息白卫叛乱,苏俄政府决定在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成立民主国家,即远东共和国,缓冲苏俄在

苏联 苏联·1919—1920年协约国的三次武装干涉

1919—1920年协约国的三次武装干涉1919年3月协约国以高尔察克白卫军为主力在西伯利亚地区向苏维埃俄国发动了一次大规模武装进攻。高尔察克率40万军队在协约国的支持下向苏维埃俄国的腹地扑来,形势十

苏联 1923年9月4日苏俄第三次对华宣言发表

1923年9月4日苏俄第三次对华宣言发表苏俄政府两次对华宣言的发布,在中国人民中受到热烈欢迎,迫使北京政府同苏俄直接谈判。为了使中苏尽快建交,1923年9月2日苏联政府全权代表、副外交人民委员加拉罕到

苏联 苏联·1920年2月2日苏俄同爱沙尼亚签订和约

1920年2月2日苏俄同爱沙尼亚签订和约1920年2月2日,苏俄和爱沙尼亚两国政府在尤里耶夫签订和约。和约规定,两国互相承担义务不允许外国的或敌视对方的武装集团在本国领土驻扎。根据和约,苏俄承认爱沙尼

苏联 苏联·1920年8月11日苏俄和拉脱维亚签订和约

1920年8月11日苏俄和拉脱维亚签订和约1918年12月22日,苏俄政府通过法令承认拉脱维亚为独立国家,并建议两国政府进行谈判。尽管帝国主义千方百计地阻挠,但苏俄政府于1920年8月11日正式同拉脱

苏联 苏联·1919—1923年苏俄三次对华宣言发表

1919—1923年苏俄三次对华宣言发表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即《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南北政府的宣言》,1919年7月25日由代理外交人民委员加拉罕签署。苏俄第二次对华宣言是由

英国 英国·1919年5月“不许干涉苏俄”运动

1919年5月“不许干涉苏俄”运动英国无产阶级开展的反对本国资产阶级政府武装干涉苏俄的革命斗争。十月革命胜利后,英国无产阶级把捍卫全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的斗争同争取基本民主权利的斗争结合起来,并

苏联 苏联·1918—1920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

1918—1920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后在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1918—1920年)实行了一项特别的战时经济政策,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西方帝国主义和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