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 1933年希特勒上台初期的反苏活动
Posted 希特勒
篇首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苏联 1933年希特勒上台初期的反苏活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苏联 1933年希特勒上台初期的反苏活动
1933年希特勒上台初期的反苏活动
1933年1月30日,德国总统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德国总理。希特勒上台后大肆宣扬所谓“共产主义的威胁”,企图以此来赢得西方国家的同情、支持或默许。为此,他将矛头指向苏联,在1933年挑起了一系列反苏活动。1933年2月,德国法西斯分子制造了震惊欧洲的“国会纵火案”。当德国司法当局在莱比锡审讯保加利亚共产党人季米特洛夫时,公然禁止苏联记者参加旁听,并拘留了苏联记者。3月,德国民社党外事局头目罗森堡公开建议德意合作以进攻乌克兰和高加索。同年6月,出席伦敦国际经济会议的德国代表团团长胡根堡向会议提交了一份备忘录,公开要求把苏联的领土交给“缺乏生存空间”的人去支配。希特勒德国的举动引起苏德关系的紧张。苏联政府对上述事件曾多次提出强烈抗议。但希特勒的行为也确实迷惑了西方国家,使德国迅速走上战争道路。
相关参考
1939年4月27日德国宣布废除《英德海军协定》希特勒上台以后,大力扩充军备,准备发动侵略战争,但他为了麻痹西方,打着“反苏反共”的旗号。英美法等国为了把德国当作反苏的先锋,对其扩充军备采取容忍的态度
核心提示:由“张莘夫事件”引发的反苏示威运动在短期内波及全国,对中苏外交产生了很大影响,英、美等国也强烈谴责苏联拆运东北工矿企业设备的行径。在中国爆发大规模反苏示威游行的情形下,斯大林下令苏军加紧破坏
1933年1月30希特勒受命组阁在经济危机日益严重、共产党的影响迅速增长的情况下,垄断资产阶级急于在德国公开建立法西斯专政,把希特勒扶上台。1932年11月11日,沙赫特、巴本、凯普勒、希姆莱等人草拟
1933年2月27日国会纵火案希特勒上台后,为了制造借口消灭共产党,镇压工人阶级,谋取绝对的权力,策划了“国会纵火案”。1933年2月27日晚,冲锋队队员通过戈林官邸中的隧道进入国会,放火焚烧国会大厦
1929年——1933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泱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希特勒上台后积极挽救经济,大规模修建高速公路,成功举办了1936年柏林奥运会,这使得纳粹获得了民意。1939年9月1日,希特勒与苏联联合
1933年11月16日苏美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是资本主义大国中最后一个承认苏联并与之建交的国家。30年代初期,深受世界经济危机冲击的美国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积极谋求改善美苏关系。1933年11月8-16日
二战之后,此国的一大批宝藏一夜间消失无踪,寻宝者大多离奇死亡
1929年——1933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泱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希特勒上台后积极挽救经济,大规模修建高速公路,成功举办了1936年柏林奥运会,这使得纳粹获得了民意。1939年9月1日,希特勒与苏联联合
1933年1月12日“斯米尔诺夫“反党集团案阿·普·斯米尔诺夫(1877—1938),苏联党和国务活动家。早年曾参加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1923年任俄罗斯联邦农业人民委员,农民国际书记,俄
1922.10以墨索里尼为首的法西斯党在意大利上台执政1929-1933经济大危机1931九一八事变,日军侵华1932德国纳粹党在国会选举中成为德国第一大党1933.1希特勒成为政府总理,德国建立法西
1933年3月,納粹取得德國政權,希特勒上台後採取了一系列經濟和行政手段,使德國的經濟高速發展,從納粹上台到二戰爆發這短短的六年時間,可謂德國最繁榮的時代,可為什麼希特勒卻急於發動戰爭,偏偏要葬送掉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