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 1949年1月25日苏联与保、匈、波、罗、捷代表宣布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Posted 经济
篇首语: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苏联 1949年1月25日苏联与保、匈、波、罗、捷代表宣布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苏联 1949年1月25日苏联与保、匈、波、罗、捷代表宣布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1949年1月25日苏联与保、匈、波、罗、捷代表宣布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了抵制马歇尔计划,反对西方禁运、封锁和遏制,克服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时所遇到的困难,1949年1月25日,苏、保、匈、波、罗、捷等6国在莫斯科召开经济会议,研究加强经济互助、技术合作等问题,并决定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同年4月,经互会举行第一次会议,宣称其宗旨是在各人民民主国家和苏联之间建立密切的经济联系,促进会员国实行工业化和经济建设,促进整个民主大家庭的巩固。会议规定经互会为开放性组织,总部设在莫斯科。它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经互会会议,拟每年召开一次,在各成员国首都轮流举行。此外,还设有执行委员会、合作委员会、常设委员会和秘书处。经互会的成立,为战后初期促进东欧各国之间经济、技术和贸易合作,粉碎西方封锁,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阵营,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50年代下半期起,苏联逐步加强了对经互会的控制,力求通过经互会内部的“国际分工”、“生产专业化”,实现经互会的“经济一体化”,把经互会其他成员国的经济发展纳入苏联需要的轨道,把经互会变成了受苏联控制的超国家机构。对各成员国经济独立自主地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经互会成立后,参加者还有阿尔巴尼亚(1949.2)、民主德国(1950.9)、蒙古(1962.6)、古巴 (1974.7)和越南 (1978.6)。1961年,阿尔巴尼亚退出。南斯拉夫从1964年起参加经互会。
相关参考
1968年8月3日苏东六国布拉迪斯拉发会谈1968年8月3日,苏、捷、波、匈、保和民主德国六国领导人根据苏捷切尔纳会晤所达成的协议,在斯洛伐克首府布拉迪斯拉发举行会议。根据事先达成的协议,会议没有讨论
1934年苏联与罗、匈、捷、保、阿、卢、比等国建交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改变了国际关系的格局。德国、日本成为新的世界大战的策源地。苏联针对新形势,调整了外交战略和政策措施,提出要利
1967年6月23日和25日美苏首脑葛拉斯堡罗会谈1967年6月23日和25日,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同美国总统约翰逊在美国新泽西州的葛拉斯堡罗举行密谈,讨论了中东、欧洲、防止核扩散、越南、反弹道导弹
1918年5月25日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叛乱在俄国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团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奥匈帝国军队的战俘和侨居俄国的捷克斯洛伐克人组成,它有两个师和一个预备旅,约5万人。十月革命胜利后,协约国帝国主义
苏联 1968年10月16日《关于苏军暂时留驻捷境内条件的条约》
1968年10月16日《关于苏军暂时留驻捷境内条件的条约》1968年8月苏联军队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之后,10月16日,捷政府与苏联政府在布拉格签署了该条约。18日生效。条约的主要内容是:暂时留驻捷的部分
历史百科 1944年9月-1945年1月盟国与保罗芬匈四国签署停战协定
1944年9月-1945年1月盟国与保罗芬匈四国签署停战协定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反法西斯盟国于1944年9月至1945年1月分别与法西斯德国前同盟国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芬兰和匈牙利4国签署了停战协定
1935年5月16日《苏捷互助条约》签署《苏捷互助条约》,全称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和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互助条约》。苏联和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于1935年5月16日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签订。30
全称《多瑙河航行制度公约》。为反对西方国家对苏联和东欧国家实行经济封锁,1948年8月18日,苏、保、匈、罗、捷、南和乌克兰在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签署此公约。公约规定:多瑙河基于国际河流,在平等条件下
苏联 苏联·1991年12月8日—25日独联体成立和苏联消亡
1991年12月8日—25日独联体成立和苏联消亡1991年12月1日经全民公决乌克兰宣布独立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彻底改变了对建立戈尔巴乔夫倡导的“主权国家联盟”的态度。新联盟条约进程夭折。1991年1
苏联 苏联·1969年11月25—27日苏联公布新的农业劳动组合示范章程
1969年11月25—27日苏联公布新的农业劳动组合示范章程1969年11月25日—27日,全苏集体农庄庄员第三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大会通过了新的农业组合示范章程。第一个农业劳动组合示范章程是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