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 1956年7月26日埃及收复苏伊士运河主权
Posted 运河
篇首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苏联 1956年7月26日埃及收复苏伊士运河主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苏联 1956年7月26日埃及收复苏伊士运河主权
1956年7月26日埃及收复苏伊士运河主权
苏伊士运河是埃及境内著名的国际通航运河,扼亚、欧、非三大洲交通要冲,具有重要的军事和经济意义。运河自1869年开通后,被英法垄断资本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所控制。1956年7月26日,埃及总统纳赛尔颁布关于国际苏伊士运河国有化的法令。法令规定,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公司的全部财产移交埃及,管理公司的所有机构全部解散,运河航运将由埃及成立机构负责管理。8月2日,美国、英国和法国经过紧急会谈后发表公报,主张运河国际化,反对埃及将其收归国有的决定。8月16日,由三国倡议召开的22国国际会议在伦敦召开,埃及拒绝与会,会议未达成协议。10月13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规定应在尊重埃及对运河拥有主权的前提下进行国际谈判。英法认识到难以通过外交手段压服埃及,加紧为军事行动作准备。英法与以色列频繁接触,以色列出动军队大举进攻埃及西奈半岛。30日,英法按照既定方针向埃以两国发出最后通谍,要求双方立即停火,并从运河两岸各自后撤10英里,让英、法军队暂时驻扎运河沿岸,否则将以武力进行干涉。埃及予以拒绝。31日,英、法飞机轰炸开罗、亚历山大、塞得等城市,并入侵埃及领土。埃及军队从西奈撤入运河区,集中抗击英法军队,同时以沉船封锁运河,使英、法军舰无法通过。11月2日,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作出决议,要求有关各方立即停火,11月4日派出紧急部队监督停火。苏联、美国均向英、法施加压力。12月22日,英、法军队完全撤出埃及。以色列军队也于1957年3月8日全部撤出。1957年1月1日,埃及宣布废除英埃《关于苏伊士运河基地的协定》。1957年3月,苏伊士运河恢复通航。埃及赢得收复运河主权斗争的胜利。
相关参考
1956年10月29日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苏伊士运河是埃及境内著名的国际通航运河,扼亚、欧、非三大洲交通要冲,具有重要的战略经济和意义。运河自1869年开通后,被英、法垄断资本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所控制。1
1972年7月18日埃及-苏联关系恶化1971年5月,苏联与埃及签订友好合作条约。然而,苏联反对埃及试图打破中东地区“不战不和”的僵局、收复以色列占领的埃及领土的努力,迟迟不履约向埃及提供武器。埃及认
1956年11月2日叙利亚同英法断交1956年10月29日,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英国、法国和以色列对埃及的入侵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阿拉伯各国给埃及反侵略斗争以最有力的支持。战争前夕,10月24日,埃及
苏联 1954年10月19日《关于苏伊士运河基地的协定》签署
1954年10月19日《关于苏伊士运河基地的协定》签署1952年埃及七月革命后,以纳赛尔为首的埃及新政府同英国交涉,要求英军无条件撤出埃及。1954年10月19日,英国与埃及正式签订了《关于苏伊士运河
1972年7月驱逐苏联军事顾问1970萨达特任总统后,在对外政策上采取了比较大的调整,注重发展与西方国家的关系,而对苏联采取疏远政策。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他公开揭露并谴责苏联的干涉行为和企图控
1973年10月6日十月战争爆发1973年10月6日,埃及武装部队成功地越过苏伊士运河,8日摧毁被以色列吹嘘为“不可逾越”的防御工事—“巴列夫防线”。埃及军队收复一部分西奈领土,在西奈控制着从苏伊士湾
1956年11月20日巴格达条约组织四国会议1956年10月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以色列、英国、法国对埃及的侵略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11月9日,伊拉克宣布同法国断绝外交关系,同时宣布,它不再和英国一
1956年7月,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把英国和法国掌握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回。英、法帝国主义为了重新霸占苏伊士运河,和伙同以色列于同年十月底发动对埃及的侵略战争。埃及人民奋勇抗战,得到全世界人民和各国舆论的
1956年10月29日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第二次中东战争,亦称苏伊士运河战争。以色列在英国、法国的支持下并与英法共同对埃及所进行的侵略战争。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东北部,沟通地中海与红海,河长172.5公里
巴拿马人民收复运河区主权的斗争巴拿马人民争取收回运河区主权的斗争贯穿着巴拿马共和国迄今80余年的历史。这场斗争是一个小国、弱国为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同当代最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较量。它经历过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