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 1968年6月4日苏美签订《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
Posted 武器
篇首语:时间,就象海棉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苏联 1968年6月4日苏美签订《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苏联 1968年6月4日苏美签订《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
1968年6月4日苏美签订《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
苏美两个核大国在核武器谈判过程中提出的旨在限制核武器发展的条约。该条约于1968年6月4日由联合国大会通过。同年7月1日,62个国家在该条约上签字。条约于1970年3月5日生效。《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主要内容为:1、拥有核武器的缔约国,保证不将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器械或者此种核武器或核爆炸器械之控制,直接或间接地转让给任何国家。2、拥有核武器的缔约国,保证不协助、鼓励或诱导任何非核武器国家制造或以其他方法取得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器械或者此种武器或核爆炸器械之控制。3、各非核武器缔约国,保证不从任何让与者,直接或间接接受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器械或此种武器或核爆炸器械之控制的让与;不制造或以其他方法取得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器械;也不索取或接受制造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器械的任何协作。4、各非核武器缔约国,保证接受依国际原子能总署规约及该署的保防制度,以期防止核能自和平用途移作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器械的使用。5、各缔约国遵照本条约规定,有为和平用途而推进核能之研究、生产和使用之不可割让的权利。6、各缔约国为行使国家主权,有权退出本条约,但必须在三个月前通知所有缔约国及联合国安理会。苏美也有试图通过此条约,限制其他国家发展核事业,维持其核垄断地位的一面。事实证明,由于许多国家不断进入核研究领域,苏美的核垄断局面终被打破,但禁止核扩散条约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核武器的流失和扩散。
相关参考
1973年6月22日苏美签署防止核战争协定根据1972年签署的《苏美相互关系原则协定》,1973年6月22日,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与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华盛顿签署了《美苏关于防止核战争协定》。该协定自签署
历史百科 确认五国核垄断的合法性——联合国通过《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确认五国核垄断的合法性——联合国通过《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968年6月12日,联合国大会第二十二届会议以95票赞成4票反对、21票弃权,审议通过了18国裁军委员会于同年3月14日提交的关于防止核武器扩
苏联 1942年6月11日苏美关于在反侵略战争中实行互助原则的议定书签订
1942年6月11日苏美关于在反侵略战争中实行互助原则的议定书签订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作为世界上头号工业强国加入反对德意日法西斯的战斗行列。这时,正在苏德战场上与德军精锐部队浴血
1979年6月15—18日苏美首脑维也纳会晤1979年6月15—18日,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与美国总统卡特在维也纳举行会晤,双方讨论了苏美关系、限制战略武器以及地区冲突问题,强调必须控制核武器,尽
苏联 1968年8月29日苏联与南也门签订军事和技术合作协定
1968年8月29日苏联与南也门签订军事和技术合作协定南也门,即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位于阿拉伯半岛的南岸,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1967年11月30日南也门宣告独立,结束了英国长达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6
1942年6月11日苏美外长《华盛顿协定》发表1942年5月29日下午4时,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在访问英国后到达美国白宫,与美国总统罗斯福、国务卿赫尔及霍普金斯举行会谈。双方重点讨论了第二战场问题
1971年9月3日苏美英法签订西柏林协定西柏林协定,全称为《苏、美、英、法四国关于西柏林问题的协定及其附件》,或称《四方协定》、《四大国协定》。苏、美、英、法于1971年9月3日在西柏林签订,1972
1974年7月3日《苏美限制地下核武器试验条约》签署1974年7月3日,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和美国总统尼克松在莫斯科签署,1976年3月正式生效,有效期5年。条约共5款,规定苏美双方都必须从197
1973年6月22日《美苏防止核战争协定》签署1973年6月22日,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访问美国期间,在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尼克松签署的一项美苏双边协定。协定共8条,它主要有四层含意:“双方之间避免军事对
苏联 1971年9月30日苏美签订《关于减少爆发核战争危险的措施的协定》
1971年9月30日苏美签订《关于减少爆发核战争危险的措施的协定》60年代末,美国全球干涉的海外态势已很难维持。1971年夏,尼克松提出美国、苏联、西欧、日本、中国是决定今后世界命运的五大权力中心,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