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杀吕布

Posted 庞德

篇首语: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曹操为什么杀吕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曹操为什么杀吕布

2、历史人物 吕布投降曹操之后 曹操为什么还要杀吕布不可

曹操为什么杀吕布

曹操为什么杀吕布?

  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汉灵帝死后,朝廷政局混乱,诸侯割据混战,群雄逐鹿中原。在这样一个动荡年代,实力不强、官位不高、资历不深的曹操,却能够先后除袁术、破吕布、灭袁绍、定刘表,最终脱颖而出,统一中原,纵横朝野,把持政局,成为当时实力最为强大的顶尖风云人物。曹操除了在政治上占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外,其他能够促使他叱咤风云、雄霸北方的因素中,最积极的、最有效的当数他实行的求贤若渴的广泛吸收、笼络文才武将,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的用人机制了。

  曹操的性格很复杂,他“有权谋,多机变”,同时疑心也很重。但是有一点曹操看得很透彻,那就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军事实力决定一切。曹操在行刺董卓失败,逃回沛国谯县老家后,树立起“忠义”的白色旗帜,到处招兵买马,组建军事武装力量,随即掀起了一场会同各路诸侯一起讨伐董卓的波澜壮举。董卓死后,黄巾残余势力再次叛乱滋事。曹操借剿灭黄巾之际,在山东各地招贤纳士,文才武将闻声归附,军事实力得到了迅速膨胀,这为他在以后几次南征北战中都能够所向披靡、连连告捷奠定了雄厚的军事基础和人才保障。

  曹操爱惜、招纳人才,遵循一定的原则,那就是道德和人品必须要过关,必须对自己的国家或主公忠心不二。所以,当武艺最高、异常骁勇的吕布曹操被伏后表示愿意归降,并向曹操陈述了“明公所虑,不过于布,布今已服矣。公为大将,布副之,天下不难定也”的利害关系后,求贤若渴的曹操没有立即表态,而是问站在一边的刘备“如何”,这说明曹操对吕布这样一个武艺超群的猛将是喜爱的,甚至想象到一旦拥有吕布便会使自己如虎添翼,在内心里是准备接受的。但是在刘备不怀好意、煽风点火般的提醒下,曹操回想到吕布曾经为财而一刀砍下了义父丁原的头颅,为色而一戟刺穿了义父董卓的咽喉,认识到吕布确实是一个反复无常、卖主求荣的豺狼蛇蝎般小人的时候,曹操的思想发生了动摇。尽管吕布身怀刘、关、张三人联手都打不赢他的绝世武功,本来就疑心很重的曹操也断然不敢留在身边,以免除引狼入室、养虎为患的忧虑。于是,曹操果断的下令把吕布“先缢死,然后枭首”,这也可以看的出曹操对于如何处置像吕布这样一个品质恶劣、卖主求荣的卑鄙小人,在内心上是狠毒的,在手段上是残忍的。

  吕布的死,还有一个方面的原因,就是他不但一直没有被曹操所用,为曹操的称霸事业打过一次仗、立过半点功,反而多次与曹操为敌,在濮阳一战中使曹操险些丧命,曹操对吕布恨之入骨,并凶残的杀了他,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但是曹操在官渡以七万之众与袁绍率领的七十万大军的对抗中,曹军在粮草不继、军力渐乏、难以支撑的危难关头,当许攸向袁绍献上分兵偷袭许昌的出奇制胜消灭曹操的妙计时,袁绍却因为许攸的子侄辈犯的一些司空见惯的小错误,不仅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反而对他大加痛斥,并下了逐客令。恼羞成怒的许攸在愤恨之下,毅然走到了袁绍的死对头曹操这边,并向曹操献上了偷袭乌巢火烧袁军粮草的妙策,使曹操在官渡战役中最后以少胜多,反败为胜。随后曹操率军乘胜攻打冀州,许攸又献上了“决漳河水淹之”的计谋,帮助曹操再次取得胜利。两番献计均奏凯歌的许攸因此也居功自傲、目中无人起来,先是对曹操直呼小名“阿瞒,汝不得我,安得入此门?”的狂妄言辞,(三国历史 www.cha138.com)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曹操虽然心里恼怒,并没有表现和发作出来,只是哈哈一笑,但是曹操手下那些忠心耿耿的部将们则“俱怀不平”。然而许攸却不以为然,照旧我行我素,竟然对曹操的心腹大将和贴身侍卫许褚也说出了同样的话,终于被许褚一剑砍下头来。许攸和曹操在很早以前就是老朋友了,况且又为曹操立了大功,曹操即使对许攸心存不满,但是顾念旧情,又怕别人说他“嫉贤妒才”,所以对许攸无论如何是下不了狠手的。作为曹操的下属,许褚即使对许攸的言行怀有不平,又被许攸激怒,他也是不敢贸然杀掉主子的“故友”和有功之臣的。很明显,许褚是受了曹操密令,难怪事后曹操做贼心虚的将许攸“厚葬”,对许褚不过是象征性的责备了几句也就过去了。即使许攸有功于曹操,曹操还是借刀杀掉了许攸,归根到底是因为曹操对许攸叛国投敌的行为从内心里是无法原谅的。这样的人即使谋略再高,妙计再多,曹操也不敢把他留在身边,保不准日后许攸因为不得志再次叛国投敌,帮助孙权或是刘备对付自己,还是杀了放心些。

  杨松是三国演义中的第一大贪官。杨松是张鲁手下的一个谋士,为主公张鲁出谋划策之事名不见经传,但是为人极贪贿赂的事迹却臭名昭著。这一点,刘备的谋士诸葛亮知道,曹操的谋士贾诩也知道。刘备在攻取西川刘璋时,刘璋求助于张鲁,张鲁派屈身帐下的马超去助战。张飞和马超打的热火朝天,难分胜负。刘备“见马超英勇,甚爱之”,便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献计,利用杨松对钱财的贪婪,离间了张鲁与马超的关系,使马超被迫投到刘备帐下。第二年,失去了马超这员大将后的张鲁,在曹操的强势进攻下节节败退,张鲁只好启用了马超的部将庞德。庞德武艺高强,深受曹操的赏识,曹操想让庞德归降。贾诩献计,利用杨松对钱财的贪婪,离间了张鲁与庞德的关系,使庞德中计被曹操收服。随后杨松给曹操写了密书,自己作为内应,帮助曹操平定张鲁。中计后的张鲁亲自出战,被杨松关在城外,张鲁被曹操活捉后封为镇南将军,其他的将领都有封赏,只有杨松被曹操下令“斩之于市曹示众”。正是由于杨松喜爱金银、贪婪成性,使张鲁失去了两员一等一的大将,正是杨松见利忘义、买主求荣,使张鲁轻易丢失领地被俘。杨松的爱财、卖主的行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曹操的西征扫清了很多障碍,对曹操的统一大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曹操从内心里对这种为了黄白之物而贪婪成性、毫无原则、卖主求荣的无耻小人,是不会原谅的,索性杀之而后快。

 

  长期的为官和多年的征战,使曹操在功成名就、成就霸业的同时,也为曹操在辨别是非、洞悉善恶的能力上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曹操在任人唯贤的用人机制方面研究的很透彻,落实的很到位,什么人该用什么人不该用,什么人能重用什么人不能重用,他自己心里有杆秤。尽管“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曹操对他的忠心表示认可,仍然奉为座上宾;即使关羽“降汉不降曹”,曹操对他的义气表示赞同,照旧“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的厚爱他。黄奎和马腾密谋反,黄奎的妻弟苗泽为能得到黄奎的侍妾李春香,竟向曹操告密,使曹操得以谈笑间就扑灭了这次叛乱。事后,曹操却不仅没有奖赏苗泽,反而说苗泽“为了一妇人害了自己姐夫一家”,是“不义之人”,竟把苗泽杀了。曹操的疑心很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是曹操对待别人的一贯原则,即使是跟随自己多年的同脉兄弟、患难之交,曹操对他们也是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觉性和敏锐的警惕性,更何况像吕布、许攸、杨松这类卖主求荣、叛国投敌的小人了,有能力的留在身边不放心,放出去对自己是祸害;没有能力的留着没什么用处,还得小心提防着,还是全杀掉的好,同时也给自己身边那些心怀叵测的小人提个醒,杀一儆百,岂不两全其美。

历史人物 吕布投降曹操之后 曹操为什么还要杀吕布不可

还不知道:吕布投降被杀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三国虽然是乱世,但三国却是英雄与人性最为精彩的一段时间,权谋、阳谋并用,很多人物成为千万传颂之人,既有骂名,也有赞声。而作为三国的主要人物曹操,由于历史上正统观念,我们一直把曹操当作反面人物,其实整个三国实际是一部以魏晋为主脉的历史。

靠能力机遇不靠祖上

曹操出身官宦世家,据说曹操的祖上是汉相曹参,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而曹腾服侍四代皇帝,在东汉末年宦官专权的朝廷中,曹腾很有名望。到汉桓帝时,曹腾被封为费亭侯,曹嵩后来继承了曹腾的侯爵。汉灵帝时,曹嵩官至太尉。如此看来,曹操可不是一般的普通百姓,而是一个纯正的官二代。

但在东汉末年动荡的年代里,即使是官二代,想要脱颖而出靠官职已经不起作用了。而曹操当时官位不高,也没什么资历,但他却能灭掉袁术,生擒吕布,还打败袁绍,平定刘表,基本奠定了霸业,成为一方霸主。有人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有条件促使他成功。其实最早挟天子的人很多,但成功率很少,比如董卓。

而曹操能“挟天子”,称霸一方,主要还是曹操用人有方,能够驾驭各种各样的人物,而且大量招才纳贤,只要人才,曹操都喜欢。

当然光会用人也不行,还需要有一种手腕,曹操也是一个性格多变的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多疑,在那样动荡的一个年代,多长个心眼保命的机率就高,而曹操疑心过重杀错的事也有过。光有疑心没有实力也不行。曹操也知道武力打不过别人,一切都等于零。曹操刺董失败后,就回老家拉起队伍开始混迹东汉各股势力中,以曹氏家族的大名,他大量招兵买马,曹操的势力迅速壮大。他也有幸成为各路讨董的领头人。

董卓死后,黄巾军的残余势力,得到迅速膨胀,曹操又借助消灭黄巾军的之名再次扩大势力,招贤纳士,各方的文武之才都成为曹操手下。因为曹操手上有“天子”,这是一面“聚才”的大旗,比谁都有正统性。因此曹操的实力壮大起来,并在南征北战中左冲右突无人能比。

爱才惜才但有原则

介绍完曹操,我们再来看看曹操与吕布又有什么交集?吕布武力超强,刘关张三人都打不过吕布,曹操捉住吕布后,吕布曾向曹操投降:“明公所虑,不过于布,布今已服矣。公为大将,布副之,天下不难定也”。曹操爱惜人才,喜欢招纳人才的人,他当然知道吕布的厉害。如果得到吕布这样的武将,曹操实力更强,让吕布帮他冲锋陷阵,不愁得到天下。

曹操问身边的刘备,能不能收下吕布?曹操这一问,能看出他想要吕布,但刘备却对曹操说:“不可。明公不见吕布事丁建阳、董太师乎?”刘备说这些话,不知是出于私心,还是不希望曹操强大?反正这句话对曹操很管用,曹操居然信了。

曹操此时想到吕布过去作为,吕布可以为钱杀了自己的养父丁原,甚至砍下其头颅。而且吕布为了女人,一戟刺死董卓。曹操害怕了,吕布这样无情无义,如果归降后,会不会对曹操下毒手,曹操心里没底。

曹操认为不能收留吕布这样的人,如果收留的话,就会引狼入室,而且养虎为患。曹操下令““先缢死,然后枭首”。曹操对吕布这样一个卖主求荣,无情无义的小人,下手之狠没人认为是反常。

从曹操处决吕布的这件事上,有人认为他是听刘备之言,但实际上曹操是按自己的原则行事的,他用人有原则,像吕布这样的无情无义的人,曹操不会用。他要求自己的人必须对自己忠心,而且有德,德不配位,别想在曹操手下立足。

当然也有人认为,吕布死的很正常,因为他挡住曹操崛起之路,还让曹操险些丧命,因此,曹操不可能留他。

还有人认为,刘备怕曹操得到吕布,将来他就无法称霸。无论什么因素,吕布是活不成了。

并非吕布一人

其实曹操在其称霸一方的过程中,非因为人品之事处决吕布一人,很多如吕布这样的人被曹操处决。比如杨松,他是张鲁手下谋士,但并不是出色之士,而且此人还有毛病“贪”,吃拿卡要什么事都干。

诸葛亮早就知道杨松恶劣行为,曹操手下谋士贾诩也知道杨松的为人。刘备夺西川时,刘璋曾求助张鲁,于是张鲁派手下大将马超去助战。张飞与马超打得难解难分时,刘备喜欢上马超的英勇,就问诸葛亮,如何才能把马超这样的武将招到手下。诸葛亮给刘备献计:利用杨松的贪,拿钱贿赂杨松,然后离间张鲁与马超之间的关系,迫使马超投降刘备。

张鲁失去马超后,很快被曹操打败。张鲁又重用了庞德,此人是马超手下的部将,武艺也很厉害。曹操却喜欢庞德,贾诩就向曹操献计,也是利用杨松的贪,离间了庞德与张鲁的关系,庞德归降曹操。

之后,杨松给曹操写了封密信,他愿做曹操的内应,灭掉张鲁。张鲁却不知道,与曹操再将作战失败,却被杨松关于城外,张鲁被曹操活捉后,被封为镇南将军。而杨松虽然有内应之功,但曹操下令:“斩之于市曹示众”。为什么要杀杨松,曹操认为,没有杨松这样的奸臣,张鲁不会失去两员武将,杨松品质极差,爱财如命还不忠心,这样的人留着就是祸害,因此曹操不会留杨松。

还有一个叫苗泽的人,此人是黄奎妻弟,也就是小舅子,黄奎与马腾要密谋造反时,苗泽向曹操告密,曹操笑了笑迅速平定了这次叛乱,而苗泽的愿望却没实现。因为苗泽想通过这些事升官发财,而且还要得到黄奎的侍妾李春香。

曹操认为苗泽为了一个女人,把姐夫一家全害死,这是一个不仁不义不人,因此曹操不仅没赏赐苗泽,立即杀了他。

曹操成就霸业的同时,他经历过很多事,很多人,因此在识人他有自己独特的方式,也有自己的经验。什么人能用,什么人必须重用,曹操心里有数。什么人不能用,曹操一刻也不留,也震慑一些文臣武将。曹操手下人忠诚的多,二心的少。

参考资料:《三国志》、《后汉书》

相关参考

三国历史上吕布竟然曾派人劫持曹魏名将夏侯

这件事与几个人有关,首先是陈宫,他与曹操有很多恩怨,曹操任兖州牧,他有功,曹操杀边让,他又与曹操有仇。《演义》里,他弃官不做追随曹操,因一句宁我负天下人,毋天下人负我而从此分道扬镳。另外一个人就是汉末

吕布死后貂蝉去哪儿了?最后一种比较靠谱

...除掉了董卓。之后,貂蝉一直跟着吕布,直到吕布战败被曹操杀掉,貂蝉就不知所踪。关于貂蝉的结局,有一下三种可能。一、被关羽拒绝,自杀了在曹操杀了吕布后,因贪恋貂蝉的美色,就把她留了下

吕布死后貂蝉去哪儿了?最后一种比较靠谱

...除掉了董卓。之后,貂蝉一直跟着吕布,直到吕布战败被曹操杀掉,貂蝉就不知所踪。关于貂蝉的结局,有一下三种可能。一、被关羽拒绝,自杀了在曹操杀了吕布后,因贪恋貂蝉的美色,就把她留了下

曹操杀吕伯奢

 曹操杀吕伯奢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这句歇后语来源于《三国演义》第4回。  东汉末年,董卓专权,废少帝,立献帝,自封相国,并阴谋篡夺汉家江山。曹操想除掉董卓,一次藏刀潜入董卓卧室,

曹操杀吕伯奢歇后语

 曹操杀吕伯奢歇后语  提起曹操,无人不晓。说起曹操杀吕伯奢,更是引人愤恨,甚至还因此产生了一则歇后语。但是历史上曹操真的杀了吕伯奢一家吗?有没有文献证据为曹操洗冤呢?让我们一起来思考这个千

曹操杀孔融的真相

 曹操杀孔融的真相  文/罗杰  看过电影《赤壁》的人都知道,一开场,曹操打算出师讨伐刘备,继而进攻东吴。孔融在朝堂上道破曹操的狼子野心。曹操一怒之下,拿孔融祭旗,随后率大军出征。  这是虚

曹操杀华佗的真正原因

 曹操杀华佗的真正原因  曹操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但由于《三国演义》的广泛流传,曹操形象已大为走样。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今天的许多史学家也大都认为,华佗不仅医术高明,而且

曹操杀华佗的背后隐情

曹操杀华佗,似乎自断后路,所以后人多有疑者。《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反曹派的大将,他写到曹操的儿子及自己生病,悔杀华佗时,得意之色,纸不能掩。不过我们知道,《三国演义》里的许多故事都是杜撰的,比如关羽刮

曹操杀华佗是讳疾忌医吗 华佗曹操有什么仇

曹操杀华佗曹操杀华佗的歇后语有讳疾忌医和以怨报德两个,都能体现出曹操的性格特征。发明了五禽戏和麻沸散的一代名医华佗,死在了曹操的手中,那么曹操究竟为什么要杀华佗呢,究竟是以德报怨还是讳疾忌医?华佗剧照

曹操为什么要杀吕伯奢 曹操杀吕伯奢有错吗

曹操杀吕伯奢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面用一个章节描写了曹操杀吕伯奢一家的事情,用陈宫的话问出了曹操的心声,曹操说出了那句著名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体现出了曹操阴狠狡诈的一面,那么曹操究竟是不是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