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 苏联·雅科夫列夫

Posted 罗斯

篇首语: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苏联 苏联·雅科夫列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苏联 苏联·雅科夫列夫

苏联·雅科夫列夫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雅科夫列夫,现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和国际政策委员会主席。他是一位在党内外颇有影响的理论家,也是戈尔巴乔夫改革思想的智囊人物和积极宣传者。雅科夫列夫1944年入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苏军服役,战后就读于雅罗斯拉夫师范学院。1946年大学毕业后,开始在雅罗斯拉夫州工作,先后担任过党和共青团工作,州报 《北方工人》编辑部主任及州委党校教研组组长等职。在这段时间里,由于工作成绩卓著,雅科夫列夫在50年代初被调到苏共中央机关工作,1965年7月任苏共中央宣传部第一副部长,负责文学艺术方面的工作,同时兼任苏共中央重要理论刊物《共产党人》杂志编委,并在1970年毕业于苏共中央社会科学院。雅科夫列夫是教授和历史学博士,在历史学和文艺理论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而且才思敏捷,善长写作,被称为苏共党内的 “笔杆子”。1973年6月,雅科夫列夫到加拿大任大使。他以其善于交际的活泼性格和良好的文学修养很快赢得了加拿大人的欢迎。几年时间,他熟悉了加拿大的内外政策以至于风土民情,被称为 “一个即热衷于冰上曲棍球,又不忘苏联谷物交易的令人愉快的大使。”70年代中期以来,苏共领导比较重视苏加关系。雅科夫列夫不失时机地把这一信息传递给加拿大上层人物,以推进这一关系迅速发展。1981年,苏加两国政府签订了一项5年内由加向苏提供2500万吨谷物的协定,价值高达50亿美元,创苏加谷物交易最高记录。1983年5月,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苏共中央书记,并以农业专家著称的戈尔巴乔夫出访加拿大,雅科夫列夫以大使身份一直陪伴做为顾问,及时地向戈尔巴乔夫提供情况,提出建议,给戈尔巴乔夫留下很深的印象。应该说,正是从这时起,在雅科夫列夫的政治生涯中开始了重要转机。戈尔巴乔夫回到莫斯科后,雅科夫列夫不久便被召回国,担任了苏联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成为苏共制定对外政策的智囊团成员之一,并在1984年召开的第十一届最高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代表、民族院外交事务委员会委员和苏联议员团委员会委员。同年12月,戈尔巴乔夫出访英国,他作为顾问,陪同前往。此次英国之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使戈尔巴乔夫在西方名声大震。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4个月后,雅科夫列夫被任命为党中央宣传部部长,以便为苏共中央的改革路线和二十七大的召开做舆论准备。这样,雅科夫列夫在1973年告别中宣部后,又重操旧业,并跻身于苏共最高领导层之列。外界普遍认为,雅科夫列夫是一位身兼多种身份的新型从政专家。早年的学者生涯,8年党的宣传部门负责人的经历和10年的国外生活,使得雅科夫列夫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文化修养,更易于了解外部世界发生的变化,易于接受新的事物,因而也就能够比较清楚地看到苏联存在的弊端。而这些恰好是戈尔巴乔夫在新时期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乃至上层官员应具备的素质。目前,雅科夫列夫在党的宣传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宣传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二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有关当代世界趋势和矛盾的论述,雅科夫列夫于1986年11月份在《共产党人》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帝国主义间的矛盾——当代背景》的长篇理论文章,对当代帝国主义在政治和经济上的表现形式及相互矛盾做了一次较全面的系统分析,并从世界政治的角度,揭示了当代帝国主义间矛盾的新特点,及其对国际局势发展产生的影响。文章发表后,立即受到有关方面的注意,被认为是一篇有较高理论水平、立意深刻、有份量的文章。在对内宣传工作中,他积极支持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方针,论证1985年召开的苏共中央四月全会揭开了苏联政治生活崭新的一页。苏共中央1987年一月全会后,雅科夫列夫积极响应戈尔巴乔夫提出的关于理论界要打破教条、大胆探索、以及改进宣传工作的号召,他同学术界和艺术界的知识分子专门座谈了“改革与社会意识”的问题,明确要求社会科学要走在生活的前头,积极地提出建议,帮助中央作出合理的决策。1988年9月23日,戈尔巴乔夫公开谈到苏联开始了实施改革的“最困难的时刻”,改革目标与实际工作之间“出现脱节”,“保守分子和激进分子结成了联盟”,所以“需要一批新人”来进一步打开改革局面。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苏共中央1988年九月全会作出了一系列重要人事变动。在这个过程中,雅科夫列夫坚定地站在党中央的立场上,坚决支持戈尔巴乔夫采取的一切措施,并当选为新成立的苏共中央国际政策委员会主席。

相关参考

苏联 苏联·托洛茨基

苏联·托洛茨基列夫·达维多维奇·托洛茨基,苏联早期政治活动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托派首领。1879年11月7日生于乌克兰赫尔森地区的杨诺夫卡村一个犹太人的富农家庭,在尼古拉耶夫中学读书期间接触一些青

苏联 苏联·苏联被迫害者平反委员会

苏联·苏联被迫害者平反委员会根据苏共中央1987年十月全会决议而成立的一个为审理30年代、40年代和50年代初被迫害人员案件的专门委员会。参加委员会的有: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苏共中央书记亚历山大·雅科

兵器百科 苏联Yak-7战斗机

苏联Yak-7战斗机基本参数:机身长度:8.48米机身高度:米翼展:10米最大起飞重量:2935千克最大速度:571千米/小时最大航程:643千米Yak-7战斗机结构图Yak-7原本是苏联雅克列夫设计

兵器百科 苏联Yak-9战斗机

苏联Yak-9战斗机基本参数:机身长度:8.55米机身高度:3米翼展:9.74米空重:2350千克最大速度:591千米/小时最大航程:1360千米Yak-9战斗机结构图Yak-9战斗机是苏联雅克列夫设

兵器百科 TT半自动手枪

TT半自动手枪TT手枪是由苏联著名枪械设计师托卡列夫于1930年设计的半自动手枪,也被称为托卡列夫手枪,主要有TT-30和TT-33两种型号。1930年该手枪被苏军采用,成为苏联的军用制式手枪。TT-

苏联 1932年11月29日《苏法互不侵犯条约》签署

1932年11月29日《苏法互不侵犯条约》签署全称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和法国互不侵犯条约》,1932年11月29日由苏联驻法国大使瓦·道夫茹列夫斯基和法国总理兼外交部长爱·赫里欧在巴黎签署。1

兵器百科 俄罗斯TT-30手枪

俄罗斯TT-30手枪TT手枪是由苏联著名枪械设计师托卡列夫于1930年设计,茨拉兵工厂生产的一种半自动手枪。该手枪于1930年被苏联采用,成为苏联的军用制式手枪,目前已被淘汰。研发历史1920年,苏联

历史人物 伏罗希洛夫简介 苏联红色元帅伏罗希洛夫生平 伏罗希洛夫是怎么死的

  中文名:克利缅特·叶夫列莫维奇·伏罗希洛夫  外文名:Климе́нтЕфре́мовичВороши́ло  国籍:苏联  出生地:顿巴斯叶卡捷琳诺斯拉夫省  出生日期:1881年2月4日  逝

历史人物 斯大林为什么会讨厌自己的儿子雅科夫 讨厌他的原因是什么

斯大林追妹子的手段大概很有一手,28岁的斯大林追上一个18岁的女大学生娜塔莎(苏联女性好像挺喜欢叫这名的),次年就诞生了爱情的结晶,雅科夫。>随着这个雅科夫的诞生,两人之间的爱情也就此破灭。年幼的雅科

历史人物 斯大林为什么会讨厌自己的儿子雅科夫 讨厌他的原因是什么

斯大林追妹子的手段大概很有一手,28岁的斯大林追上一个18岁的女大学生娜塔莎(苏联女性好像挺喜欢叫这名的),次年就诞生了爱情的结晶,雅科夫。>随着这个雅科夫的诞生,两人之间的爱情也就此破灭。年幼的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