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 智利·1932年6月4日—6月16日“智利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
Posted 义
篇首语: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智利 智利·1932年6月4日—6月16日“智利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智利 智利·1932年6月4日—6月16日“智利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
1932年6月4日—6月16日“智利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
1932年6月4日,首都军人和部分小资产阶级集团的代表人物聚集一起,在空军军官马·格罗维·巴列霍上校领导下发动起义。中午,飞机从各处飞抵圣地亚哥上空,散发颠覆政府的传单,威胁莫内达宫。继空军起义后,步兵学校的司令官佩德罗·拉戈斯上校也发动步兵学校起义。起义者包围了莫内达宫,迫使蒙特罗总统辞职,成立了由达维拉、马特·乌尔塔多和阿图罗·普加将军组成的洪达,并宣布成立“智利社会主义共和国”。圣地亚哥和其他城市成立了工人、士兵和农民组成的苏维埃。由于洪达缺乏统一的目标和一致意见,后被军事政变所推翻。
相关参考
1929年6月3日塔克纳—阿里卡条约签订1929年6月3日智利与秘鲁在利马签订了塔克纳一阿里卡条约,使塔克纳和阿里卡的归属问题得以最后的解决。该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塔克纳留归秘鲁,阿里卡划归智利,由两国
1955年7月1日智利运输工人大罢工1955年7月1日,在智利统一工会的组织下,约6万名铁路工人、公共汔车和电车司机举行大罢工。工人们要求政府增加60%的工资,并要求释放被关押的工会的领导人。政府提出
1924年—1925年1月23日军人运动智利军人争取改善经济状况要求经济社会改革的运动。1924年3月选举后,组成了亚历山德里为首的政府。新政府对国家的财政、经济等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是6月开幕的
苏联 1959年12月1日阿根廷、智利同美、苏等12国签订南极条约
1959年12月1日阿根廷、智利同美、苏等12国签订南极条约1959年12月1日,阿根廷、智利同美、苏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签订南极条约。该条约于1961年6月23日生效,有效期30年。南极条约的宗旨是
1979年6月智利实行最低关税制1974年,为了吸引外国资本,智利军政府取消了至1973年为止高达94%到50%的高关税率,决定大幅度降低关税,并计划1977年任何商品的进口税率都要降到60%以下。1
智利 智利·1973年9月11日—1990年2月皮诺切特执政
1973年9月11日—1990年2月皮诺切特执政1973年9月11日,以奥克斯托·皮诺切特为首的军人集团在中产阶层的支持下发动政变,推翻了阿连德人民联盟政府,建立了军人政权,开始了16年之久的皮诺切特
墨西哥 墨西哥·1990年10月2—4日智利总统艾尔文访问墨西哥
1990年10月2—4日智利总统艾尔文访问墨西哥1990年10月2—4日,智利总统艾尔文应萨利纳斯总统的邀请对墨西哥进行了访问。这是自1973年智利发生军事政变两国外交关系受挫后智总统首次访墨,这对进
智利 智利·1955年9月17日智利1955年9月17日事件
1955年9月17日智利1955年9月17日事件1955年9月17日,美国劳塔洛硝石公司的两千名罢工工人与前来镇压的警察发生了冲突。冲突中工人胡安·威利斯当场被杀,另外两名工人受重伤,不久因抢救无效去
1990年5月29日杨尚昆主席访问智利应智利共和国总统艾尔文邀请,杨尚昆主席于1990年5月29日上午达圣地亚哥,对智利进行国事访问。这是杨主席拉美5国之行的最后一站,是1970年中智建交以来中国主席
1989年3月13日葡萄事件智利的水果闻名于世,葡萄出口尤为突出。但在1989年3月13日,智利葡萄的主要进口国美国当局突然宣布智利葡萄含有剧毒的氰化物。这一宣布立即在国际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事情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