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 智利·1946—1952年魏地拉执政

Posted 政府

篇首语: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智利 智利·1946—1952年魏地拉执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智利 智利·1946—1952年魏地拉执政

1946—1952年魏地拉执政

1946年,在民主联盟的支持下,激进党人加·冈萨雷斯·魏地拉上台执政。魏地拉上台后颁布了没收·乔阿帕山谷7个大庄园、拉斯韦加斯庄园、尼扬科庄园以及其他地区3.5万公顷土地的法令,实行了国家对小麦贸易的垄断,成立了国家经济委员会,将两条铁路收归国有。但是1947年初,以魏地拉为首的资产阶级政府逐步向右转。4月,共产党人退出政府;9月智利签署了“互助”条约;10月21日智利政府同苏联断交;1948年国民议会通过旨在反对共产党人的“保卫民主”法,把智利共产党赶入地下。魏地拉执政后期,美国控制了智利的外贸,到1949年,美国在智利的进口中的比重占48.5%,在出口的比重占54%以上。1952年4月,美国将“军事双边协定”强加于智利。魏地拉政府投靠美国的行为,遭到人民的反对,1952年10月该政府垮台。

相关参考

智利 智利·1938—1952年人民阵线执政

1938—1952年人民阵线执政1929年世界性经济危机过后,智利亚历山德里政权走向反动。为反对形势的逆转,智利共产党、劳工联盟、社会党、激进党、民主党于1936年3月成立了人民阵线,以共同反对法西斯

智利 智利·1954年布拉登铜矿公司矿工大罢工

1954年布拉登铜矿公司矿工大罢工1952年伊瓦涅斯上台执政后,继续实行亲美政策,给外资的炼铜公司和硝石公司以降低利润所得税货币自由兑换等新的特权,遭到智利进步民主力量的反对。1954年8月下半月至1

智利 智利·1952年《关于领海的圣地亚哥宣言》发表

1952年《关于领海的圣地亚哥宣言》发表1947年,智利和秘鲁率先提出把海洋管辖范围扩大到200海里。1948年厄瓜多尔等国也相继宣布200海里的“保护和监护区”。1952年8月18日,智利、秘鲁和厄

智利 智利·1953年7月8日智阿条约的签订

1953年7月8日智阿条约的签订伊瓦涅斯政府执政(1952—1958)期间,为加强与领国阿根延的经济合作,两国于1953年7月8日签订了条约。条约的内容有:组成包括智利人和阿根延人在内的与5人委员会,

智利 智利·1948年《保卫民主法》废除

1948年《保卫民主法》废除魏地拉政府于1948年通过了旨在反对共产党人的“保卫民主法”。该法宣布共产党为非法组织,把智利共产党赶入地下。随着智利争取独立和民主权利运动的发展,1951年,共产党人和社

智利 智利·1970年9月—1973年11月阿连德执政

1970年9月—1973年11月阿连德执政1970年11月,智利通过选举产生了以社会党领袖萨尔瓦多·阿连德为总统、有共产党人参加的人民联盟政府,开始了阿连德执政时期。阿连德1908年出生于智利瓦尔多帕

智利 智利·1920-1924年,1925年,1932-1938年亚历山德里执政

1920-1924年,1925年,1932-1938年亚历山德里执政在1920年智利激烈的竟争中,自由党人阿图罗·亚历山德里获胜,并在一战后智利经济萧条的情况下开始了第一次执政。亚历山德里采取了较为灵

智利 智利·1970年1月人民联盟制定执政大纲

1970年1月人民联盟制定执政大纲1970年1月,为联合参加总统选举,智利的社会党、共产党、激进党、社会民主党、统一人民行动运动(基督教民主党分裂出来的左派)和独立人民运动六个党派组织了人民联盟。由于

智利 智利·1990年3月11日艾尔文上台执政

1990年3月11日艾尔文上台执政在1989年12月14日的大选中,基督教民主党领袖、71岁的帕特里西奥·艾尔文以55.5%的多数票当选智利总统,并于1990年3月11日正式就职。艾尔文政府的上台,标

智利 智利·1973年9月11日—1990年2月皮诺切特执政

1973年9月11日—1990年2月皮诺切特执政1973年9月11日,以奥克斯托·皮诺切特为首的军人集团在中产阶层的支持下发动政变,推翻了阿连德人民联盟政府,建立了军人政权,开始了16年之久的皮诺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