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 智利·1984年11月29日智、阿《和平友好条约》

Posted 条约

篇首语:真正的知识使人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胜过他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智利 智利·1984年11月29日智、阿《和平友好条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智利 智利·1984年11月29日智、阿《和平友好条约》

1984年11月29日智、阿《和平友好条约》

1984年11月29日,智利外长德尔巴列和阿根廷外长卡普托分别代表各自政府,在梵蒂冈正式签署《和平友好条约》,从而最终地解决了这两个南美洲国家长达了一个世纪的领土争端。

智、阿的主要分岐是:阿根廷认为比格尔海峡中的皮克顿岛努埃瓦岛和伦诺克斯岛的主权应归阿根廷所有;智利不仅认为这三个岛属于自己,而且对三岛行施实际控制。1972年,智、阿两国政府签署《关于司法解决争端的总条约》,并把这个争端交英国女王裁决。1977年4月18日,英国女王宣布了英国仲裁法庭的裁决结果,把有争议的三个岛划归智利,并划分了双方在南极海峡领海界线。但这次仲裁因阿根廷的反对未获成功。1978年11月,双方经谈判商定请教皇调解。但是,从1980年12月12日教皇提出第一个解决方案到1983年12月12日阿根廷军政府下台,谈判始终没有实质性进展。一直到1984年1月13日双方才发表《联合声明》,宣布达成了初步协议。10月8日,双方谈判代表草签了《和平友好条约》,11月29日正式签署了智阿《和平友好条约》。

《和平友好条约》划定了智阿两国在比格海峡、南极海域和麦哲伦海峡东口的边界。根据这条边界,原来有争议的比格尔海峡中的皮克顿、努埃瓦和伦诺克斯三岛及以南诸岛的主权归属智利,这条线以西的海域划归智利,专属经济区,该线以东划为阿根廷的专属经济区;200海里以外为公海。这种划法既维持了智利对比格尔海峡三岛的主权,又照顾了阿根廷的“两洋原则”,即智利在太平洋,阿根廷在大西洋。

相关参考

智利 智利·1953年7月8日智阿条约的签订

1953年7月8日智阿条约的签订伊瓦涅斯政府执政(1952—1958)期间,为加强与领国阿根延的经济合作,两国于1953年7月8日签订了条约。条约的内容有:组成包括智利人和阿根延人在内的与5人委员会,

世界历史 1984年11月29日比格尔海峡争端

1984年11月29日比格尔海峡争端比格尔海峡是南美洲南端邻近合恩角的一条东西走向的自然水道,全长约120多公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和具有丰富的海底资源。阿根廷和智利两国长期以来争议的焦点是该海峡东南部

智利 智利·1990年5月29日杨尚昆主席访问智利

1990年5月29日杨尚昆主席访问智利应智利共和国总统艾尔文邀请,杨尚昆主席于1990年5月29日上午达圣地亚哥,对智利进行国事访问。这是杨主席拉美5国之行的最后一站,是1970年中智建交以来中国主席

智利 智利·1970年9月—1973年11月阿连德执政

1970年9月—1973年11月阿连德执政1970年11月,智利通过选举产生了以社会党领袖萨尔瓦多·阿连德为总统、有共产党人参加的人民联盟政府,开始了阿连德执政时期。阿连德1908年出生于智利瓦尔多帕

历史百科 1987年11月29日拉美8国集团签署阿卡普尔科协议

1987年11月29日拉美8国集团签署阿卡普尔科协议全名为《为争取和平、发展与民主的阿卡普尔科协议》,由墨西哥、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秘鲁、巴拿马、厄瓜多尔、玻利维亚、智利等8国于1987年11月29日

智利 智利·1990年3月11日艾尔文上台执政

1990年3月11日艾尔文上台执政在1989年12月14日的大选中,基督教民主党领袖、71岁的帕特里西奥·艾尔文以55.5%的多数票当选智利总统,并于1990年3月11日正式就职。艾尔文政府的上台,标

智利 智利·1973年9月11日—1990年2月皮诺切特执政

1973年9月11日—1990年2月皮诺切特执政1973年9月11日,以奥克斯托·皮诺切特为首的军人集团在中产阶层的支持下发动政变,推翻了阿连德人民联盟政府,建立了军人政权,开始了16年之久的皮诺切特

智利 智利·1980年9月11日第二次全民投票

1980年9月11日第二次全民投票1978年为使颁布的新宪法合法化,军政府组织了第一次全民投票。但投票后,反对派仍指责皮诺切特军政府颁布的各项法令违反1925年宪法。因此,政府决定再次举行全民投票。投

智利 智利·1953年6月13日—1957年5月10日皮尼利亚独裁与垮台

1953年6月13日—1957年5月10日皮尼利亚独裁与垮台1953年6月13日,古·罗哈斯·皮尼利亚将军通过军事政变在智利上台。皮尼利亚上台后许诺“和平、公正、平等、自由和繁荣”,因此迷惑了人民,得

世界历史 1984年6月卡塔赫纳集团建议

1984年6月卡塔赫纳集团建议1984年之后国际上对拉美11国的称呼。1984年6月,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智利、乌拉圭和多米尼加等11个国家的外长和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