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亚美尼亚的三国名将马超后裔

Posted 瓦尔

篇首语:对于攀登者来说,失掉往昔的足迹并不可惜,迷失了继续前时的危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探访亚美尼亚的三国名将马超后裔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探访亚美尼亚的三国名将马超后裔

2、三国名将马超简介,马超最后是怎么死的

探访亚美尼亚的三国名将马超后裔

 探访亚美尼亚的三国名将马超后裔

  提起三国时期的英雄,人们都不会忘记那位面如冠玉、目如朗星、名列蜀国“五虎上将”之一的马超。公元211年,马超起兵十万反对曹操,将曹操打得“割须弃袍”,狼狈逃跑。后来,马超被曹操以离间计打败后,辗转投奔刘备,但他的整个家族都被诛杀。没想到在近1800年后,记者在亚美尼亚工作期间却遇到了当地一群自称来自中国马姓家族的后代。追根溯源,他们竟然是马超的后裔。

  一个自称姓马的亚美尼亚人

  2005年年底,记者来到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许多亚美尼亚朋友得知我来自中国,特别是听说我姓马后,都对我说,亚美尼亚有一个姓氏很特别,叫马米科尼扬,他们的祖先是从中国来的,也姓马。

  这事过去在国内也听说过,但一直没当回事,不想此时却真有机会接近他们。其中一位热情的朋友还表示,他就认识许多姓马米科尼扬的人,如果我愿意的话,他可以介绍几个给我认识。

  也许是因为此时身居亚美尼亚,我对马氏后裔的事情变得好奇起来,于是决定要和异国“本家”见一见。几天后,在朋友的介绍下,我在一家餐馆里宴请苏里·马米科尼扬。一见面,我就觉得眼前这位客人很面熟。虽然他和普通的亚美尼亚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仔细端详他的五官和头发,我觉得他长得很像中国人。

  接过我递上的名片,苏里高兴地说:“我其实也姓马,我们是本家。我的先祖来自中国。”既然他自称是本家,我就毫不客气地提出了心中的问题:你们的中国祖先究竟是谁?哪朝哪代、出于什么原因来到亚美尼亚的?

  苏里说:“亚美尼亚所有姓马米科尼扬的人都知道自己的祖先是中国人。亚美尼亚的一本古籍明确记载,亚美尼亚的马氏来自遥远的中国。”不过,苏里并不知道他们的中国祖先究竟是谁,他请求记者帮他查一下,到底他们的中国祖先是什么样的人。

  既然苏里本人承认当地所有姓马米科尼扬的人先祖是中国人,那么他们到底是谁的后代呢?带着苏里的委托,我开始查找有关马米科尼扬家族的情况。据苏里介绍,记载其祖先来自中国的古籍是亚美尼亚古代著名历史学家莫夫谢斯·霍列纳齐著的《亚美尼亚史》。

  《亚美尼亚史》明确记载,马米科尼扬家族的始祖名为马抗(也译马姆贡),公元三世纪由中国迁徙而来。马抗自称其父为中国一位国王,名叫阿尔博克,他因罪而出走波斯。当时为了追杀马抗,中国皇帝曾派特使来到波斯,并扬言如波斯不交出马抗,就对其发动战争。当时波斯萨珊王朝的君主阿尔达希尔一世不想交出马抗,也不想因此得罪中国,就让马抗投奔其属国——亚美尼亚。亚美尼亚国王特尔达特二世收留了马抗。后来,马抗因战功获得亚美尼亚国王的欢心。于是,国王就按亚美尼亚姓氏的习惯,赐马抗姓马米科尼扬,亚美尼亚的马氏家族从此开始。

  《亚美尼亚史》是亚美尼亚史籍的开山之作,莫夫谢斯在亚美尼亚也有“史学之父”的美誉,他大约生活在公元五世纪,距离马抗来亚美尼亚仅200年左右,这段史实应该可信。

  中国史学家找到线索

  那么马抗到底是谁的后裔呢?记者询问了当地和国内的一些史学界朋友,并查询了一些史学书籍,终于找到了线索。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苏仲翔曾经写过一篇论文,他认为,阿尔达希尔一世统治时期在公元226―241年,特尔达特二世统治时期在公元217―238年,因此,马抗来到亚美尼亚的时间相当于中国的三国时代,而且都在马超家族被诛之后,时间相当。如果再参照他的姓氏、全家被诛和被中国皇帝追缉等情况,那么马抗为马超后代的可能性非常大。

  此外,据史书记载,马超家族带有羌胡血统,与西边的各国关系良好。有学者认为,马超统率的部队“不尚弓弩”,而擅长使用西式的长标枪等武器,行军作战采用西式密集军阵,马超本人也穿类似当时西方国家的铠甲。上述情况表明,马超家族和中西亚地区有着密切的联系。马超之子为逃避追杀,选择到中西亚避难是合乎逻辑的。

  第三,阿尔达希尔一世宁愿得罪中国也不交出马抗,由此可见马抗应该是名门之后,不是一个中国史书上不记载的普通家族的后人。

  马超后人成了亚美尼亚英雄

  在亚美尼亚,其实不仅姓马米科尼扬的人知道自己的祖先来自中国,几乎所有的亚美尼亚人都知道这一点,这主要是因为马氏家族后裔出了一位为亚美尼亚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的民族英雄。

  记者刚到亚美尼亚时,当地朋友带记者参观的第一个景点就是位于首都埃里温市一个广场的瓦尔丹·马米科尼扬雕像。只见在蓝天的映衬下,一位勇猛的将军跃马挥剑,仿佛在指挥将士们奋勇杀敌。

  当地朋友告诉我,公元五世纪中期,为加强对亚美尼亚的统治,波斯当局强迫亚美尼亚人改信波斯人信奉的玛达教(拜火教的分支),引起了亚美尼亚民众的强烈反对。公元450年,东亚美尼亚出现全民起义,起义军的统帅就是马抗的后代瓦尔丹-马米科尼扬。起义遭到波斯当局的残酷镇压。公元451年,双方在阿瓦赖尔(现伊朗境内)进行决战。在战前的誓师大会上,瓦尔丹-马米科尼扬说:“懵懂而死,与草木同朽;悟道而生,是为永生。”这句话后来成了亚美尼亚人家喻户晓的名言。

  决战打得十分惨烈,双方死伤惨重,瓦尔丹-马米科尼扬也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波斯当局也做出了让步,不再要求亚美尼亚人改信玛达教。

  482年,东亚美尼亚在瓦尔丹·马米科尼扬的侄儿——瓦安·马米科尼扬的领导下,再次爆发了反对波斯人统治的起义,最终迫使波斯当局签署和约,使亚美尼亚实际上恢复了自治地位。

  从此,瓦尔丹和瓦安-马米科尼扬就成了争取亚美尼亚民族解放和独立的英雄。1991年亚美尼亚独立后,还设立了“瓦尔丹-马米科尼扬”勋章,表彰为争取国家独立做出突出贡献的人。

  记者来亚美尼亚时间虽然不长,但感觉当地人对中国真的非常热情。这其中有马米科尼扬家族的贡献,但更重要的是中国和亚美尼亚悠久的友好交往历史已经印在亚美尼亚的民族记忆中。

  据亚美尼亚史料记载:公元二世纪时,亚美尼亚商人就从中国运送丝绸和其他商品到西亚和欧洲各地,为古代丝绸之路的开拓、延伸做出了贡献;公元1307年,中国广州形成了亚美尼亚第一个在华社区,建有亚美尼亚教堂和规模宏大的商行。亚美尼亚朋友还告诉我一个当地的传说:远古时,当地有一对兄弟,年长的一位去了东方,他的后代成了中国人;另一位留在当地,后代就是亚美尼亚人……

  当我查清亚美尼亚马米科尼扬和中国马氏的关系后,马上打电话约苏里在广场见面。在瓦尔丹-马米科尼扬塑像前,我对苏里说:“亚美尼亚马氏的先祖马抗是中国一位大将军马超的后代。马超是蜀国的五虎上将之一,套用现代的军衔,最起码也是个上将。”

  苏里听完我的讲述,仰望着瓦尔丹-马米科尼扬的塑像,激动地说:“原来,我们的中国先祖也是驰骋沙场的勇士。瓦尔丹-马米科尼扬能成为亚美尼亚的统帅绝不是偶然的,应该有遗传基因吧!”

  苏里告诉我:“如今,亚美尼亚的马米科尼扬家族人丁兴旺,各行各业都有。中亚一些国家也有许多马米科尼扬家族的人。我们在埃里温成立了马米科尼扬家族联谊会,我现在是副会长。”对于我查到他们先祖的身份,苏里非常感激,他很郑重地对记者说:“如果你愿意,可以成为联谊会会员。”记者高兴地答应了。

 

  过了一会儿,苏里又问我:“请告诉我,我在中国有多少亲戚?”我告诉他:“在中国百家姓中,马姓排名第19位,恐怕有好几百万吧。”苏里听后高兴说:“这就是说,在中国的本家相当于亚美尼亚全国总人口(300多万)!”为加深友谊,我提议:“既然我们都是马超的后裔,那么我们今后就以兄弟相称吧。”一报年龄,我比苏里小了好几岁,自然就成了弟弟。现在,当我向亚美尼亚朋友做自我介绍时,总会情不自禁地说:“我姓马,和贵国的马米科尼扬氏是本家。”

三国名将马超简介,马超最后是怎么死的

马超(176—222年),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羌族,三国时期蜀国大将。本文揭秘三国名将马超简介以及马超怎么死的。

马超是东汉末征西将军马腾之子,马腾字寿成,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其父是桓帝时人,字子硕,曾经做过天水兰干县尉,后因事失官,流落陇西,与羌族杂处,遂娶羌女为妻,生马腾。马腾少时家贫,全靠砍柴卖柴为生。他身长八尺,体貌雄异,性情贤厚,人多敬之。马超从小生活在羌族地区,因此当为羌族人。

汉灵帝末年,马腾与韩遂、边章等人在西州起兵。董卓入关,劝说马腾、韩遂共图山东。于是,初平三年(192年),韩遂、马腾率部到长安。适逢董卓死,李催等任命韩遂为镇西将军,让他回金城,任命马腾为征西将军,派他驻守d县。后马腾、韩遂想袭击长安,诛杀李催,兵败,退还凉州。

司隶校尉钟繇镇守关中,写信给马腾、韩遂,向他们陈说祸隔利害。马腾便派长子马超随钟繇到平阳去讨伐郭援、高干,大破之,马超部将庞德亲手斩杀郭援。马超作战中曾被飞箭射中,他用布袋把伤脚装缠起,继续作战,名动三军。战后,被任命为徐州刺史,后又受任命为谏议大夫。

马腾与韩遂,原来关系比较密切。但时日一久,渐生嫌隙,反目成仇,互相攻杀,连年不息。后经人劝说,二人方才和解。

建安十三年(208年),朝廷将马腾调还京师,任命他为太尉,任命马超为偏将军,封都亭侯,让他统领马腾的部队。马超统军后,即与韩遂联合。马超转战关西一带,甚得当地羌族人民的拥护。

建安十六年(211年)三月,曹操派司隶校尉钟繇讨伐张鲁,派征西护军夏侯渊等将兵出河东,与钟繇合兵。此举威胁到马超部的存在和发展。

关中诸将见曹操舍关中而远征张鲁,怀疑他的目的不在张鲁,而是用伐虢取虞之计,于是,十部皆反,拥众十万,屯据潼关。这十部包括马超、韩遂、侯选、程银、杨秋、李堪、张横、粱兴、成宜、马玩。曹操派安西将军曹仁引兵抵挡,并对诸将说:关西兵精悍,坚壁勿与战(《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同年七月,曹操亲自率兵进击马超等。八月,兵至潼关。

曹操在与韩遂、马超单马对话,马超恃勇欲捉曹操,但见许褚嗔目而盼,未敢妄动。曹操遂密遣徐晃、朱灵率4000精兵从蒲阪津(今山西永济、陕西大荔朝邑之间黄河渡口)乘虚渡过黄河,据河西为营,截断马超退路。接著,曹操安排船筏,欲率大军渡河北。马超对韩遂说:我们应该预先到北岸驻军,阻挡曹兵,使他们不得渡河。不过二十天,河东粮尽,曹操的部下一定会大乱溃逃。韩遂却说:可以让他们渡河。兵法云:‘兵半渡可击。’待他们渡到一半,我们从南岸击之,岂不痛快!马超的计策没有被施行。曹操后来知道此事,叹息说:马儿不死,吾无葬地矣。

相关参考

三国名将马超简介,马超最后是怎么死的

马超(176—222年),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羌族,三国时期蜀国大将。本文揭秘三国名将马超简介以及马超怎么死的。马超是东汉末征西将军马腾之子,马腾字寿成,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其父是桓

马超的老婆马超的妻子简介 三国名将马超的妻子是谁

  【马超的老婆】马超的妻子简介三国名将马超的妻子是谁?  导读:马超(176-222),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东汉末年群雄之一,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起初在其父马腾帐下为将,先后参与破苏

马超简介_三国名将马超是被吓死的

马超简介  三国演义中马超简介  本名:马超  别称:锦马超(名著)  字号:孟起  所处时代:三国末期  民族族群:汉族羌族混血  出生地: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  出生时间:东汉熹平五年  去世时

三国名人之蜀汉名将马超简介

马超(176-222)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马超是东汉初年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起初随父亲马腾在西凉为一方军阀,后与韩遂一同进攻潼关,被曹操以离间计击败。此后马超又起兵攻杀

马超的妻子简介,三国名将马超的妻子是谁

导读:马超(176-222),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东汉末年群雄之一,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起初在其父马腾帐下为将,先后参与破苏氏坞、与韩遂相攻击、破郭援等战役。马腾进京,马超统率其部众割

三国名将马超为何要害死自己全家二百口人

马超,小说中蜀汉五虎大将之一。小说《三国演义》中,马超是典型的高富帅,武艺超群,粉丝无数。以至于民间多以马超赵云两位将军做门神。但是,在历史上,马超的名声并没有那么好,相反,在当时人眼中,马超恐怕还是

失之张鲁 马超:三国五虎名将之一

马超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他曾割据凉州,雄霸一方,具有影响全国。后被曹操战败,依附张鲁,致使英雄气短,在无奈之下,马超归依蜀主刘备,郁郁不得志而终。凉州霸业马超之父马腾是凉州的地方军阀,这样,马超...

三国名将马超的性格怎么样

马超性格通常都说虎父无犬子,马超曾在他父亲的手下带兵打过仗,作为将军之子马超自然也就是非常的勇猛。关于马超性格,在历史上记载的也非常的详细。他这个人在出现的时候,通常都是穿着一身白布衣,这在我们看来他

三国名将马超有几个儿子

马超(176-222),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东汉末年群雄之一,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起初在其父马腾帐下为将,先后参与破苏氏坞、与韩遂相攻击、破郭援等战役。马腾进京,马超统率其部众割据于三

马岱简介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马超从弟马岱生平

  马岱,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生卒不详。三国时期蜀汉武将,蜀汉名将马超的从弟。官至平北将军,陈仓侯。早年他曾经从手中死里逃生,后跟随马超大战。后在病逝后受杨仪派遣斩杀了蜀将魏延。曾率领军队出师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