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第一才子李白为何不被举荐?
篇首语:惜时专心苦读是做学问的一个好方法。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唐朝第一才子李白为何不被举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朝第一才子李白为何不被举荐?
唐朝开元二十二年(754年),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兼襄州刺史兼山南东道采访处置使韩朝宗收到了一封求职自荐信,信的作者是此时闲居于襄阳的李白。韩朝宗是前吏部侍郎韩思复之子,韩思复一直深得唐睿宗和唐玄宗父子两代君王的信任。身为官二代的韩朝宗喜欢提拔青年才俊,时人对他甘当人梯的品格很是尊敬。李白这位自视甚高的年轻人也正因为如此,主动放低身段向韩朝宗发,出了“求求你给我个机会”的诚挚恳请。
但是,身为长者兼职场达人的韩朝宗却并未被这篇后来成为千古名文的《与韩荆州书》所打动,他用沉默的态度表示回绝,拒当李白仕途上的伯乐。这究竟是何道理呢?
平心而论,李白这封自荐信写得的确是文采飞扬、气势雄壮。他开篇就写道“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后文中还多次赞颂韩长官的优秀品德,这样极尽吹拍之能事的词句在诗仙其他的诗文中是极为罕见的。读到这些动人语言,韩朝宗最开始想必也被忽悠得血脉贲张,但是,他很快意识到,若是一听好话就忘乎所以,贸然将自己并不熟悉的人举荐上去,无异于给自己的仕途埋下“荐人失察”的定时炸弹,这可万万不能乱来!
为掌握被推荐人的基本情况,韩朝宗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了李白的经历,而不是仅凭李白信中的那些描述——“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日试万言,倚马可待”。当他读到这些明显带夸张性的语言后,表情不由得凝重起来。
当时,唐朝已经实行进士、明经等科举考试百余年,选拔人才的体制早已定型。可眼下这个年轻人却不想经由正常渠道,希望经过自己的推荐而蒙受帝王直接的赏识,这般剑走偏锋的想法太让韩朝宗恐惧了。
或许是盛唐相对开放的政治气候给不成熟的李白造成了幻想和错觉,让自负的他觉得建立奇功伟业不过是唾手可得。但在皇帝身边挣扎了几十年的韩朝宗深知从政路上之艰辛,毕竟此时已不是春秋战国那个能让有识之士纵横捭阖的纷乱时代了,“为王者师”的事业绝不是仅仅依凭诗文才华就能成就的!面对这个刚要出道就放言自称“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晚辈文青,他是该打压还是该劝慰呢?最终,欲言又止的韩朝宗选择了一种另类的处理方式,他将这封求职信轻轻放在一边,用一瓢温水使空有宏大抱负的李白心头的从政热火渐渐转凉。在韩朝宗的心中,李白就应该做个飘逸俊朗的读书人,远离尘世间那些功名利禄的羁绊缰锁,英气勃发地生活在那种飞扬跌宕的诗文世界里。
从后来的实践看,一辈子向往创造惊人功业的李白的确没有张良、诸葛亮等谋略家的政治军事才干,花甲之年的他还毫无见识地卷入了永王李磷的“叛乱”事件中。如果韩朝宗举荐李白,那么文学史上将少一位伟大的诗人,而多一位不名一文的政客。“空有文章惊四海”的李白,临近生命终结时,是否能够体会出当年韩朝宗对自己的这一片苦心呢?
相关参考
诗仙李白,是一个潇洒、才气纵横的人才,李白也自认为自己就是国家的栋梁,经常以帝王师而自居。可惜的是,没有人举荐,只能四处游历。扬州是当时的经济发达地区,更是李白最喜欢去的地方。在扬州,李白小住数日,一
诗仙李白,是一个潇洒、才气纵横的人才,李白也自认为自己就是国家的栋梁,经常以帝王师而自居。可惜的是,没有人举荐,只能四处游历。扬州是当时的经济发达地区,更是李白最喜欢去的地方。在扬州,李白小住数日,一
李白:相见不相亲,不如不相见唐朝大才子李白,因为当代语文教材的原因,他给国人留下的印象只是豪放派诗人,而关于他的私生活,国人知之甚少。史料中关于他的婚恋,最详实的资料也只有魏颢《李翰林集序》中的一段话
一個相貌平庸的才子,寫下一首千古絕句,卻被以為是李白的口頭禪
古訓有云:始於顏值敬於才華久於善良終於人品。古往今來,顏值總是第一要素,若連顏值都達到心中期待的樣子,又怎麼去讓人接觸,都說「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但每個人都挑著好看的皮囊。就算是
李白之所以会被人们称为“诗仙”凭借的并不是他流传于世的诗词佳作,还有他那扑朔迷离的身世和传奇的人生经历,李白的诗词优美自然,诗句如同行云流水,清新俊雅,且大气磅礴。“李白斗酒诗百篇”。但李白在朝为官并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都知道这是清朝诗人赵翼的名句,此诗一方面乐观地指出中华文坛人才辈出,从来不缺奇才伟才,李白杜甫是可以一代一代复制的,另一方面呢,其中也不乏赵大才子以“领风骚数百年”
崔护,唐代的诗人,从小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才华,后来一举考中进士,广南节度使等。在人才辈出的唐朝,崔护的名气相对较小,留下的作品也不多,与李白、杜甫等著名的大诗人不在同一水平。据史书记载,《全唐诗》中共收
科举制是古代政治文明的一大创举,甚至对全世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大革命前夕,那些启蒙思想家对的科举推崇备至,因为它打破了贵族对政府的垄断,使所有人都获得了参加政治活动的权利。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讲科举
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清晨鸣天鼓,飙欻腾双龙。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这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为唐朝玉真公主挥笔写下的《玉真仙人词》。碧落风烟外,瑶台道路赊。如何连帝苑,别自有仙
唐朝大才子李白,因为当代语文教材的原因,他给国人留下的印象只是豪放派诗人,而关于他的私生活,国人知之甚少。史料中关于他的婚恋,最详实的资料也只有魏颢《李翰林集序》中的一段话:“白始娶于许,生一女一男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