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何让此人唆使马超与他一起造反

Posted 诸葛亮 马超

篇首语:青春不以山海为远,志愿只向家国未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诸葛亮为何让此人唆使马超与他一起造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诸葛亮为何让此人唆使马超与他一起造反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批评诸葛亮或任何古人,都可以,倘若我们的动机,不是为了专找出他们的缺点,而是为了避免重蹈他们的覆辙。责备贤者,是可以的,倘若我们志在做一个比他们更贤的人。否则,便是刻薄,便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便是自己毫无出息而对极有出息的古人吹毛求疵,自鸣得意。“无诸己而先求诸人”,不是“有诸己而后求诸人。”

我个人佩服诸葛亮,不是佩服他打了几次胜仗,或是佩服他做丞相做得很有成绩,如“野无醉人”等等,而是佩服他“人好”,佩服他做人做得够意思。

我在前面已经交代过,他对得起刘备,也对得起李严。对于也反对过他的廖立与彭羕,他也是十分对得起的。

廖立是武陵郡人,少年得志,在刘备自称荆州牧之时,做了“从事”,升为长沙郡太守;转到益州,又做巴郡太守;刘备自称汉中王,他做了“侍中”。后主继位,诸葛亮综揽一切,把廖立调任为“长水校尉”。廖立很不高兴,就在言语之中对刘备、关羽、丞相长史向朗、文恭、后主的侍中郭演,都批评得很厉害。蒋琬与李郃,把他的话报告给诸葛亮,诸葛亮上表给后主,说廖立“诽谤先帝,疵毁众臣”,好比乱群之羊,建议把他削职为民,流放到不毛之地的汶山郡(四川省汶山县、茂县一带)。

诸葛亮成全他,不请后主治廖立以死罪,而从轻发落,仅仅免去他的官职,流放到汶山郡去耕田,自食其力。这是诸葛亮十分对得起廖立的地方。

廖立也颇知好歹,心里对诸葛亮十分感激,而且存了终有一天仍被诸葛亮重用或准许回成都的希望。诸葛亮去世的消息传到汶山,廖立大哭。廖立说:“我永远也不能回到华夏的文明之乡,而要老死在这个不毛之地。与‘左衽’的番子住在一起了。”

过了若干年,姜维有一次行军,经过汶山,特地去拜访了廖立一次。姜维在事后告诉人说,廖立亲自率领妻子儿女耕田,身体很好,“意气不衰,言论自若。”廖立也确是一位“可人儿”,老脾气没有改。所好,汶山较为偏僻,又没有蒋琬之辈在旁边搜集小报告的资料,他尽管在不毛之地对边疆同胞用汉语大发牢骚,也不会再发生吃官司的事了。

另一名被诸葛亮治罪,而心中并不怨恨诸葛亮的人,是彭羕。彭羕是广汉郡的一个书佐,地位极低,因庞统、法正的推荐而获得刘备破格录用,当了益州“州政府”的“治中从事”(与今日的总务处处长或秘书处处长相类似)。此人得意忘形,目空一切,诸葛亮向刘备建议,把他外调为江阳郡的太守(江阳郡的首县,在今日的泸州)。这太守的位置,不算太低,而彭羕气愤得很,竟然图谋不轨,想唆使马超与他一起造反。他向马超说“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宅也。”马超被他吓得说不出话来;事后,不敢不告发他。他立刻被官厅逮捕下狱,判了死刑。

死前,他写信给诸葛亮,承认孽由自作,不敢怨人,说诸葛亮是“当世伊吕”,希望诸葛亮好好地辅佐刘备,共成大事。他没有什么别的话可说,只求诸葛亮了解他的“本心”并非“自求菹醢,为不忠不义之鬼”,只不过一时酒醉,说出了不应该说的话而已。

诸葛亮不曾因为彭羕写了这么一封悔过的信,而免他一死。原因是,唆使军人造反的罪非廖立的毁谤之罪,或李严谎报军粮不足之罪可比。

相关参考

此人军事才华比肩诸葛亮,功绩堪比关羽,为何被蜀国雪藏

此人军事才华比肩诸葛亮,功绩堪比关羽,为何被蜀国雪藏?导语:提起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大家肯定第一时间想起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跟随刘备南征北战立下不世功勋;赵云几次救主,在几十万大军中来如自如;马超击匈奴

历史人物 此人是雍正同母的亲兄弟,手握重兵却没有造反,雍正为何还要囚禁他

康熙在清朝的历史中算是一个厉害的皇帝,无论是平定外患还是对内治理国家,都是很厉害,更是带头开创了康乾盛世,雍正是继康熙以后的又一位清朝帝王。可是雍正的帝王之路并不是那么好走的,雍正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成为

此人曾被刘备鄙视,却因为法正的一句话,地位变得比诸葛亮还高

盘点汉末三国历史上,最憋屈的名将,大约要当属马超,为什么要这么说呢?马超,字孟起,是西凉割据军阀马腾之子。他骁勇善战,在西凉有“健勇”之称;他谋略过人,潼关之战时,让曹操后怕不已。可是他投靠刘备之后,

勇猛有谋略的马超,是真的惧怕曹操吗

季我努学社>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本文作者为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申向洋。>马超,字孟奇,扶风茂陵人,三国时期蜀国五虎将之一。他的父亲马腾在汉灵帝末年和韩遂等人一起于西州造反。后来马腾偷袭长

历史人物 此人因造反失败,负气伸腿绊倒皇帝侄子,被侄子活活烤死

明太祖朱元璋去世之后将皇位传给了长孙朱允炆,也就是历史上的建文皇帝,这让朱元璋的很多儿子非常不满,因为朱元璋的儿子们可以说都非常的优秀,尤其是燕王朱棣更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也是一个野心家,太子朱标活着

朱元璋若不杀此人,朱棣绝不敢起兵造反,更没有机会登基称帝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就将长子朱标立为太子,为了能够让大明江山更加稳固,子孙后代省点心,明太祖朱元璋一生勤于政事。据《明史》记载,朱元璋从登基到驾崩,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简直就是个工作狂,平均每天处理几百

历史秘闻 朱元璋若不杀此人,朱棣绝不敢起兵造反,更没有机会登基称帝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就将长子朱标立为太子,为了能够让大明江山更加稳固,子孙后代省点心,明太祖朱元璋一生勤于政事。据《明史》记载,朱元璋从登基到驾崩,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简直就是个工作狂,平均每天处理几百

魏延真有反叛之心吗? 诸葛亮死前为何要设计杀魏延

...道,蜀汉除了五虎上将以外还有一员大将,就是魏延了,诸葛亮在临死前担心在自己死后魏延会有反叛之心,自己在世的时候还能威慑魏延,自己一但去世了,掌有兵权的魏延就会造反,于是诸葛亮就给马岱留下一条计策,与杨...

关羽俘虏庞德后为何不将其押送成都让故主马超劝降?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蜀汉名将关羽攻打驻守樊城的守将曹仁,曹仁不敌,向曹操求援。于是曹操派左将军于禁、立义将军庞德率军驰援曹仁。结果关羽利用水淹七军的计谋大败曹军,擒获曹军将领于禁,斩杀庞德。

关羽俘虏庞德后为何不将其押送成都让故主马超劝降?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蜀汉名将关羽攻打驻守樊城的守将曹仁,曹仁不敌,向曹操求援。于是曹操派左将军于禁、立义将军庞德率军驰援曹仁。结果关羽利用水淹七军的计谋大败曹军,擒获曹军将领于禁,斩杀庞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