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 伊朗·1941年9月16日礼萨·沙赫·巴列维引退
Posted 侨民
篇首语:互补的人容易一见钟情,相似的人适合一起变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伊朗 伊朗·1941年9月16日礼萨·沙赫·巴列维引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伊朗 伊朗·1941年9月16日礼萨·沙赫·巴列维引退
1941年9月16日礼萨·沙赫·巴列维引退
伊朗国王礼萨·沙赫·巴列维于1941年9月16日引退。1941年8月25日英、苏进军伊朗后,8月27日,阿里·曼苏尔内阁辞职,礼萨·沙赫任命穆罕默德·阿里·福鲁吉组阁,开始与英、苏两国谈判。8月30日,两国照会伊朗,要求伊军从盟国占领区内撤出,南部由英军、北部由苏军驻防;将全体德国侨民(除外交官和几位技术专家外)驱逐出境;协助盟国运输军火武器和战争物资并承诺一旦形势许可,两国将迅速从伊朗撤军。次日,两国大使又提出:将德国侨民转交英、苏两国处置而不是驱逐出境。伊朗政府拒绝了这项要求,谈判陷入僵局。9月10日,两国向伊朗发出最后通谍,宣布48小时之内若不交出德国侨民,关闭德国、意大利、罗马尼亚、匈牙利等轴心国使馆,将进攻德黑兰。礼萨·沙赫被迫同意关闭轴心国使馆,并与之断绝外交关系,但不同意交出侨民,认为此举有损伊朗声誉。9月16日,英、苏两军从四面围攻德黑兰,礼萨·沙赫于当天宣布引退,王储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继位。翌日,英、苏两军开进德黑兰。在伊朗的德国人或被拘禁,或被驱逐,或被流放。礼萨·沙赫逊位后几经辗转,被送至南非,1944年7月26日,客死于约翰内斯堡。
相关参考
伊朗 伊朗·1942年1月29日伊朗签署伊英苏《三国同盟条约》
1942年1月29日伊朗签署伊英苏《三国同盟条约》1941年9月,刚继承王位的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令首相福鲁吉与英国、苏联就三国关系问题举行谈判。当时战争结局尚不明朗,伊朗对与英、苏结盟犹豫不决。1
伊朗巴列维王朝的建立1921年2月21日,伊朗军人礼萨汗与亲英政客赛伊德·齐亚丁合作,发动军事改变,推翻塞帕赫达尔·拉什蒂政府,建立了以赛·齐亚丁为首相、礼萨汗掌握军权的新政府,暂时保留了卡扎尔王室。
1949年2月4日谋杀巴列维国王未遂事件1949年2月4日,29岁的伊朗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到德黑兰大学参加校庆。刚走进会场,一名记者从像机盒中取出左轮手枪,在距国王2米远的地方连射6枪,但均未
一个新王朝的诞生——伊朗礼萨汗推翻卡扎尔王朝伊朗国王礼萨汗·巴列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伊朗的独立主权进一步受到帝国主义的蹂躏,引发了伊朗人民的反帝斗争。1919—1920年间,伊朗的反帝斗争逐渐发展
1983年5月4日伊朗人民党被取缔1983年5月,与霍梅尼合作推翻巴列维王朝的伊朗人民党被伊斯兰共和国当局取缔。伊朗人民党成立于1941年9月,前身是1920年成立的伊朗共产党。1944年8月召开第一
国外名人传 穆罕默德·礼萨人物生平简介,穆罕默德·礼萨怎么死的,穆罕默德·礼萨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穆罕默德·礼萨(MohammadReza,1919—1980),伊朗王国巴列维王朝第二代国王,伊朗最后一位君主。我国通常称呼他为巴列维国王①。1919年10月26日,穆罕默德生于德黑兰。其父礼萨汗是伊
1928-1938年伊朗开通纵贯南北的大铁路伊朗国王礼萨·沙赫掌权后,为了发展民族经济,计划改善交通、市政、教育等的落后状况,横贯伊朗大铁路的修建是其中的部分内容。1928年,伊朗政府征收特别间接税,
即美国驻伊朗大使馆人员被扣事件。战后,伊朗曾是美国在中东的“支柱”,巴格达条约的主要成员国。美伊关系在巴列维下台前是十分密切的。1979年1月16日巴列维流亡海外。10月巴列维到美国康奈尔医疗中心治病
1979年11月4日伊朗扣留美国人质事件1979年2月,伊朗国内发生革命,巴列维王朝被推翻,什叶派宗教领袖霍梅尼回国执政,并要求美国引渡前国王巴列维回国受审。1979年11月4日,伊朗首都德黑兰有数百
1979年2月霍梅尼重返伊朗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1979年2月结束长达15年的流亡生活回到德黑兰,最终推翻巴列维王朝,在伊朗结束长达2500年的君主统治。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1902-1989)生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