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 波兰·1926—1939年萨纳奇独裁政权建立
Posted 议会
篇首语: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波兰 波兰·1926—1939年萨纳奇独裁政权建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波兰 波兰·1926—1939年萨纳奇独裁政权建立
1926—1939年萨纳奇独裁政权建立
毕苏茨基政变后,通过合法途径逐步建立起独裁政权。1926年6月,国民议会选举莫希齐茨基为总统,通过对1921年宪法的修改草案,总统有权解散国民议会的两院,有权在国民议会休会期间颁布法令,议会的权力大大削弱。政府还提出使国家政治健全化的口号,“健全化”在波兰语读作萨纳奇,故五月政变后的政府又称萨纳奇政府。在“健全化”口号下,开始清洗军队和各级政府中的反对派。此举引起原来支持毕苏茨基的左翼政党的反对,萨纳奇政府转而寻求地主和大资产阶级的支持。
为掌握军政大权,毕苏茨基一直担任军队总监和总司令的职务,在1926年10月—1928年6月,1930年8月—12月两次亲任总理。他的亲信瓦·斯瓦韦克上校组织了“同政府合作的无党派同盟”参加议会竞选。通过恐怖政策和逮捕反对派议员,“同盟”在1930年的议会选举中占了多数,萨纳奇政府开始公开实行独裁统治。1935年4月23日,国民议会推翻1921年民主宪法,通过新的“四月宪法”。新宪法使国家权力中心从议会转到总统手里。总统不由国民议会直接选举,而由两院推选出的“选举人”选举产生,不对任何人负责。总统有权指定自己的继承人,任免政府、军队等方面的最高领导人,召集和解散国民议会两院。议会权力受到进一步削弱,它不能行使对政府的不信任权。参议院的1/3议员要由总统任命。“四月宪法”推翻了1921年确立的议会民主制,是一部反民主的极权宪法。1935年5月12日毕苏茨基因病死于华沙贝尔凡德尔宫。萨纳奇政府继续推行其政策。
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奉行所谓“均势政策”。1932年12月和1934年1月,波兰分别与苏联、德国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保证不用武力解决争端问题。这种左右摇摆的政策使波兰在国际上陷于孤立。1939年9月1日波兰遭到德国进攻,9月17日,苏军越过波苏边境线,莫希齐茨基总统等政府要员出逃,萨纳奇政府垮台,波兰共和国再次灭亡。
相关参考
1939年9月波兰流亡政府成立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波军大部被击溃,波兰国家政权瘫痪,莫希齐茨基宣布辞职,拉奇凯维奇接任总统职务。1939年9月30日,西科尔斯基将军被授权在法国巴黎建立波兰
1939年-1945年波兰人民反法西斯斗争德国法西斯侵占波兰以后,把波兰人民视为劣等民族,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波兰人民奋起反抗,在矿山、工厂、铁道等部门进行怠工,破坏机器,农民拒绝交售粮食,进步知识分
1926年5月12日五月政变重建后的波兰在1921年确立了议会民主制,但党派纷争,政治很不稳定。1922年12月首次选举产生的纳鲁托维奇总统就任几天就被国家民主党人谋害,给议会民主制蒙上一层阴影。19
1939年奥斯威辛集中营建立奥斯威辛集中营,法西斯德国屠杀无辜平民及各国战俘的最大集中营之一。位于波兰克拉科夫以西偏僻沼泽地区的奥斯威辛镇上,因而得名。1939年9月德国占领波兰以后,在奥地利骑兵营房
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大举进攻波兰1939年8月31日,希特勒发出第1号作战指令,要求集结在德波边境的德军实施灭亡波兰的“白色方案”。1939年9月1日凌晨4时45分,德军2000架飞机和6000
波兰·波兰1948年的政治转折1948年波兰发生的具有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性质的转折。自1944年7月22日波兰人民政权建立以来,经过建国初期近三年多的政治恢复时期,工农业生产明显复苏,人民波兰的工业国
1944年8月华沙起义1944年1月,波兰流亡政府领导的国家军开始实行“风暴”计划,破坏和牵制德军活动,以配合苏军西进。7月中旬,国家军总司令部决定在华沙城内采取行动,目的是在苏军解放华沙前建立政权,
波兰·波兰统一农民党波兰主要的民主党派之一。1895年波兰第一个农民党派成立,后来时而分裂,时而联合。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农民党领导人米科瓦伊契克曾参加波兰流亡政府。1944年米科瓦伊契克
波兰·《波兰社会协商和公民投票法》为了更加充分地实行社会主义民主和扩大公民参与行使政权的形式,遵照公民参加协商和公民投票的宪法权利,并考虑到权力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有义务把自己的活动建立在同公民自觉和积
波兰·波兰民主党波兰民主党派中的第二个大党。1939年4月成立,主要由波兰脑力劳动者和手工业者组成。当时的《纲领宣言》和《党章》提出与波兰社会党和农民党合作,实行计划经济来改造波兰的经济制度。第二次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