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印度国大党
Posted 小资产阶级
篇首语: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印度 印度国大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印度 印度国大党
印度国大党
印度国大党全称为印度国民大会党,是印度第一个全国性的和最大的民族主义政党。
1885年12月28日,国大党的成立大会在孟买举行。出席大会的大多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分子、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富裕阶层和农村地主,也有英属印度各省的代表,当然更少不了英籍印度文官休谟,休谟是国大党的创办者之一。
在国大党的开幕式上,大会主席伍梅士·钱德拉·彭纳吉致开幕词,他以极为虔诚的语气说:“英国对印度造福无穷,全国都为此对英国表示感激。英国给了我们秩序,给予我们铁路,而最重要的是给了我们欧洲教育的无价之宝……”彭纳吉还提出了国大党在当前的任务:增进各地民族主义人士的友谊和团结,收集受过教育的印度人对重要而迫切的社会政治问题的意见,等等。
倾听的人们群起响应,他们都同意这一与英国保持友好的论调,这也正是休谟成立国大党的目的,他想使国大党成为英国殖民者在印度的统治工具。因为印度远离英国本土,如果能有一个效忠于英政府的政党来统治印度,对英国而言极为方便。

1876~1878年西印度饥荒中的饥民。在英国殖民者的残酷压榨下,数百万印度人丧失生命。
成立大会上,各阶层的代表都上台发了言,也无非是一些如何如何感谢大英帝国的话。当然,国大党也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只不过他们的目标不是独立,而是获得参政权。
第一届国大党大会通过了9项决议,内容包括成立英国皇家调查委员会,调查印度的行政工作,委员会中应有足够的印度代表,扩大地方和最高立法委员会,削减军费等等。
初建的国大党只是一个温和的改良主义政党。1890年,国大党主席罗梅希·杜德曾在一次讲话中说:“印度人民不喜欢突然的变化和革命。”从建党之初起,国大党的活动即被限制了,只能是在报刊上宣传鼓动一下争取民族平等权的言论,向英国议会呈递请愿书或是召开例行年会等。早期的国大党的主要活动家有达达拜·瑙罗吉、苏伦德罗纳特·班纳吉、戈巴尔·克里希纳·郭克雷、马塔瓦·戈温德·伦纳德等。休谟作为第一任秘书长,在国大党内工作了22年。
在国大党成立后的20年间,它所坚持的始终是第一次大会上通过的那些要求,它虽然揭露了不少殖民统治的弊端,但却宣称会效忠于英帝国。
国大党成立不久,一批出身于小资产阶级、富农或是小地主家庭的激进主义者参加进来。这些激进主义者认为英国的殖民奴役是印度落后的根源,斥责国大党的领导人对英国采取的妥协政策,主张和英国殖民者做坚决斗争。这些小资产阶级刚一进入国大党便把自己与那些妥协主义者划清界线,称自己为过激派或极端派。
过激派以巴尔·甘格达尔·提拉克为代表人物,提拉克曾公开向印度人民发表群情激昂的讲话,认为“没有一个帝国由于统治者对被统治者自由地给些让步而衰亡”,“自治就是自己统治,要把全部管理权拿在自己手里”,所以,提拉克除获得了小资产阶级各阶层的热烈拥护外,也获得了广大印度平民的支持。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提拉克已经成为印度资产阶级民族运动的代表人物。
由于有了过激派的加入,国大党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开始越缩越短,越来越表现出反对殖民制度的立场。看到国大党的这一转变,英国政府开始变得惊慌起来,攻击国大党“背信弃义”,甚至对国大党成员进行迫害。其实,就算是没有国大党内的过激派,英国殖民者还是不能容忍国大党的存在,因为它毕竟不断地对英殖民主义提出过批评和正当要求。
不管怎么说,在印度国大党的坚持下,英国政府还是做出了一些让步,通过了扩大立法会议的法令,对印度立法委员会的组成、权力和职能重新做出规定,等等。1892年,瑙罗吉参加议会竞选成功,进入了英国下院。
随着形势的发展,国大党也不得不改变路线,提出较为深刻的变革方案,这时候,国大党的领导权便真正地落入到激进派的手中。
相关参考
印度国大党的成立及其早期活动1885年12月,印度资产阶级政党印度国民大会(简称国大党)成立。随着印度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国内反英运动的高涨,国大党内以提拉克为首的激进派,在二十世纪初提出了抵制英货、自产
1934年10月印度国大社会党成立1947年前印度国大社会党为国大党内代表城乡小资产阶级利益的左翼团体。1934年10月,一批国大党年轻党员在学生联合会和青年联合会的基础上成立该党。其政治纲领是在国大
1938年1月鲍斯当选国大党主席苏·鲍斯(1897-1945),印度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原国大党左派、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领导人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成为日本卵翼下的“自由印度临时政府”的元首和总理。
1920年12月甘地改组国大党国大党成立后,组织一直十分涣散,英国人曾称之为商会。为了适合战后初期印度出现的革命形势,在1920年12月召开的国大党纳格普尔年会上,甘地倡议调整国大党的各级组织机构。第
1906年国大党加尔各答会议召开1905年9月1日英国殖民当局通过了将孟加拉分治的法案。法案激怒了国大党,国大党内部民主派和温和派的分歧更加分明。国大党1905年会议后,民主派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纲领,标
1928年11月印度独立同盟成立印度独立同盟为国大党内的派别。1928年11月,由国大党内一部分激进分子在德里成立。领导人有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和鲍斯。他们不满印度自治的要求,提出要争取实现印度的完全独
1929年12月拉合尔会议召开国大党召开的关于立即开展文明不服从运动的年会。1928年7月莫·尼赫鲁起草的宪法草案遭到国大党内左派的指责。进入1929年后,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国大党的地方组织呼吁取消尼
1948年3月印度社会党成立印度社会党为印度主要政党之一,其前身为印度国大社会党。1948年3月,国大社会党人退出国大党,成立社会党,纳拉扬任总书记。该党曾多次分化组合。主张通过民主与和平的手段,建立
1940年8月8日“八月建议”提出英国提出的关于解决印度政治问题的建议。1940年,纳粹德国取得重大军事进展,英国陷入困难境地。印度国大党企图利用这种形势迫使英国让步。7月国大党提出建议,只要英国战时
历史百科 “下等”民族的威力——印度总督批准孟加拉分治引起国大党抗议
“下等”民族的威力——印度总督批准孟加拉分治引起国大党抗议到了1905年,大英帝国的国旗已在印度半岛悬挂了半个多世纪。许多有识之士看到了印度的民族危机,发出了要求自治的呼声。1905年10月16日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