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 意大利法西斯主义的兴起与独裁统治的确立

Posted 墨索里尼

篇首语: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满足是最真实的财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意大利 意大利法西斯主义的兴起与独裁统治的确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意大利 意大利法西斯主义的兴起与独裁统治的确立

意大利法西斯主义的兴起与独裁统治的确立

1922年10月27日,以法西斯创始人墨索里尼为党魁的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以它所控制的那不勒斯和佩鲁贾等城市为基地,发动了所谓“向罗马进军”的武装政变,并于10月31日夺取国家权力,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政权。

法西斯政党的建立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各派政治势力围绕着参战还是中立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以社会党为代表的绝大多数意大利人民反对参战,主张中立。垄断资产阶级和民族沙文主义者企图利用世界大战的机会,对外进行扩张,建立起梦寐以求的“意大利帝国”,因而极力主张参战,并为此建立了各种名目的组织,进行战争宣传。其中有的组织为了标榜革命,笼络人心,以“法西斯”①命名。第一个法西斯组织是由米凯莱·比昂基和切萨雷·罗西等10人于1914年10月5日在米兰建立的,取名“国际行动革命法西斯”,于10月11日发表了鼓吹参战的宣言。

“国际行动革命法西斯”建立后,除鼓动深受民族沙文主义思想毒害的青年学生举行游行,要求参战外,积极同墨索里尼等有影响的各派政治势力的领导人进行接触,以便取得他们的同情与支持。

与此同时,参议员马菲奥·潘塔莱奥尼和乔万尼·普莱齐奥西等人,网罗了150名参、众两院议员,组成了一个“议员法西斯”,在议员中广泛进行活动,以便推动议会赞同参战。

1914年9月,以萨兰德拉为首相的意大利政府,为了摆脱内外交困的处境,从开始主张中立转而支持参战,致使参战派的声势大增。这使墨索里尼意识到,意大利参战是大势所趋。在投机心的驱使下,这个名噪一时的社会党左派领导人突然改变原来的反对参战的立场,于1914年10月18日,在由他任主编的社会党机关报《前进报》上,发表题为《从绝对中立转向积极、有效的中立》的文章,公开支持参战。为此,他于10月20日离开《前进报》,24日被开除出社会党。

墨索里尼依靠本国的昂萨尔多公司和皮雷利公司等大垄断集团提供的50万里拉,以及法国政府每月向其提供的1万6千里拉的经费,于1914年11月14日在米兰创办《意大利人民报》,鼓吹战争。他加入了“国际行动革命法西斯》,并以该组织领导人的身份,把米兰等几个地方组织改名为“革命行动法西斯”。

1915年1月24—25日,“革命行动法西斯”在米兰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宣布成立。它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 凭借墨索里尼在社会党素有“强硬的革命派”的名声,吸引了不少人参加。到2月底,“革命行动法西斯”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基层委员会共有105个,成员约9,000人。“革命行动法西斯”在罗马和米兰等地,组织一些受沙文主义毒害的青年和教师,上街游行和举行集会,支持主战的政策,攻击和殴打反对参战的议员。

在主战派的威逼和英、法等国政策的利诱下,意大利国王维托利奥·埃马努埃莱三世,批准萨兰德拉政府于1915年3月开始同协约国政府就意大利参战的条件问题,举行谈判。4月26日意大利同英、法、俄3国秘密签订《伦敦条约》,5月24日,意大利正式对奥地利宣战。

然而,“革命行动法西斯”却随着墨索里尼于1915年8月应征入伍,而名存实亡。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意大利虽然也以4大战胜国之一,出席巴黎和会,但在《凡尔赛和约》中,《伦敦条约》对意大利所作的许诺并未兑现。意大利仅仅分得1万5千平方公里①的土地。它在这次战争中总共动员了500万人,死亡65万5千人,伤残145万人。军费总支出高达650亿里拉,致使这个当时每年国民总收入仅200亿里拉的国家债台高筑,有外债200亿里拉,内债350亿里拉。意大利付出巨大的代价,本来指望能够攫取它所期望获得的大片地区,结果所获甚微。意大利对此强烈不满。垄断资产阶级和民族主义分子借机发动了一场反对《凡尔赛和约》的政治运动。反动文人邓南遮组建一支由2,500名退伍军人和狂热的民族主义分子参加的义勇军,于1919年9月12日占领阜姆城,并宣布阜姆与意大利合并。这种民族主义思潮加剧了战后在意大利发生的政治和经济危机。

意大利的工业,特别是与战争有关的工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很快。战后由于政府撤销大批军事定货,造成工业生产急剧缩减。到1921年,有26%的钢铁公司倒闭。生铁的产量只相当战前水平的20%。许多企业、银行和股份公司破产。100多万人失业。通货膨胀,粮食和工业品的价格昂贵。与战前的1913年水平相比,物价提高了441%,生活费用上升了317%。工人的实际工资收入降低了50%。

广大工人生活状况的进一步贫困,引起阶级矛盾尖锐化。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意大利的工人运动蓬勃发展。1919年有记载的罢工达1,871次,参加者共55万4千人次。1920年罢工增加到2,070次,参加者达231万4千人次。就在这一年的8月底,意大利冶金工会为抗议厂主“同盟歇业”,决定米兰、都灵等地的冶金工人占领工厂。社会党左派领导人葛兰西等积极参与领导,组织各工厂建立“赤卫队”和“工厂苏维埃”。运动很快蔓延到整个意大利北部和中部的大部分地区。参加者共达60多万人,革命形势在逐渐成熟。

随着工人运动的发展,意大利社会党的威望大大提高,党员人数迅速增加。1919年10月,意大利社会党还只有党员71,000人,1921年1月增加到22万人。工人运动的发展,使社会党成为左右国内形势的重要力量。通过1920年的地方选举,它在全国67个省和8,327个市镇议会中,在其中的26个省和2,166个市镇控制了多数席位。这使广大工人产生了在意大利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希望。

这时,社会党内部分化加剧,党的领导人屠拉梯等人深受第二国际改良主义的影响,不能肩负起领导无产阶级革命的重任。以塞拉蒂为首的人数众多的“最高纲领”派虽然表示赞同无产阶阶专政,却迟迟未同改良主义者决裂。尽管以葛兰西为首的左派于1921年1月21日退出社会党,建立了意大利共产党,但在当时,其力量和影响十分有限,还不具备把工人运动引向无产阶级革命的能力。这样,1919—1920年蓬勃发展的工人运动,也就未能转变为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意大利的农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大片耕地荒芜,1920年的粮食生产比战前的平均年产量减少1,800万公担。战后,社会党提出“土地社会化”的口号,即主张所有土地统统归合作社所有,遭到农民的坚决反对。当城市工人举行大罢工和占领工厂时,农村爆发了占地运动。1919年全国有50多万农民参加了这个运动,1920年达到100多万。墨索里尼针对有地农民害怕失去土地和无地农民渴望得到土地的心理,提出“扩大小农所有制”和“分土地给农民”等口号,深得农民的拥护。农民转到了法西斯运动一边,成了这个运动的主要群众基础。

战后,意大利有100多万士兵退役。这些人主要来自农村,多数是无地或少地的农民。王国首相曾在他们入伍前许诺:退伍时分土地给他们。但战后政府却拒不覆行这个诺言。战前反对意大利参战的社会党不仅不支持他们的要求,反而对他们采取歧视、虐待的态度,不准他们加入社会党,甚至殴打战争中受伤致残者和获得勋章的人。退伍军人对现政权不满,对社会党抱敌视情绪。他们期望有人能帮助自己改变现状。这就为墨索里尼拉拢退伍军人提供了极好机会。他在报纸上极力为军人歌功颂德,提出分土地给退伍军人,并支持他们去夺取地主的荒地。这使他赢得了退伍军人的拥护。

在取得农民和退伍军人的支持后,墨索里尼于1919年3月2日在他创办的《意大利人民报》上,刊登一则启事,宣布将于1919年3月23日在米兰举行“一次非常重要的集会”,要求各方人士积极参加并给予大力支持。启事刊出后,他组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7人执行委员会,并于3月21日在他的办公室举行了第一次会议。3月23日在米兰的圣·塞波尔克罗广场,如期举行了以退伍军人为主要成分的会议。会上正式建立法西斯组织,取名“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会议通过一个宣言,“要求实行普选,给妇女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实行八小时工作日,确定最低工资标准”和“把工厂或公用事业的管理权交给无产阶级的组织”,“修改……劳保法,把享受劳保的年龄从65岁降至55岁”等等。

然而,由于墨索里尼在会上攻击社会党是“民族的叛逆”,使这个貌似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革命”纲领,没有起到笼络广大工人的作用。同时,它所打出的“社会主义”招牌,又使垄断资本家很不放心。

“战斗的法西斯”建立后,在国内的政治影响十分有限。在1919年举行的第25届议会选举中,法西斯分子无一人当选。许多法西斯分子纷纷退党。“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一时处于危机之中。墨索里尼一度左右徘徊,举棋不定,最后才选定了投靠垄断资本的路线。他于1920年5月24日在米兰召开“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决定把暴力作为该组织的行动准则。自此以后,大搞暴力恐怖活动,“法西斯”同“蓖麻油和大棒”成了同义语。它彻底抛弃了虚假社会主义外衣,充当垄断资产阶级镇压工人运动的忠实工具。7月20日,法西斯分子袭击并焚毁了罗马的社会党《前进报》编辑部。

1920年8月30日,意大利北部地区爆发了60万工人占领工厂的运动,“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中央委员会于9月6日晚举行紧急会议,研究对付冶金工人占领工厂的策略。会后发表声明,指责政府无能,要法西斯分子做好采取行动的准备。同年11月中旬,法西斯分子在当局的纵容下,开始对工人阶级采取了大规模的暴力行动。他们袭击和捣毁工会,殴打、杀害工人和革命者。法西斯分子在采取行动时,个个手提大棒,因而又被称为“棒喝队”。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法西斯分子的暴力恐怖政策收到了使垄断资产阶级满意的效果。罢工大大减少,1921年罢工减少到1,134次,参加者仅有72万人次。

法西斯分子的反革命行动深得垄断资本家的赏识。他们向法西斯分子提供大量经费,为他们购买武器和制做统一的黑色制服。法西斯分子在1921年春季都身穿黑衫,所以人们也常常称他们为“黑衫队”或“黑衫党”。此时,国王、高级军政官员和教会都把法西斯组织看成是国家秩序、尤其是王国权威的恢复者。官方的这种态度,促使一些深受沙文主义毒害,梦想当“英雄”和“骑士”的小资产阶级分子和青年学生,纷纷参加法西斯组织。法西斯党徒的数量迅速增加。据法西斯党书记处公布的材料,到1921年底,它的基层组织从1920年底的88个增加到834个,党员从20,615人增加到249,036人。

法西斯势力壮大后,“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于1921年11月7日在罗马举行全国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一个声称“国家是至高无上”的纲领。法西斯组织正式更名为“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选举米凯莱·比昂基为总书记,墨索里尼为“领袖”。

向罗马武装进军

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建立后,迅即利用垄断资本的支持和资产阶级政府的软弱,为夺取政权进行全面准备。它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是整顿、强化法西斯武装。1921年12月16日,法西斯党机关报《意大利人民报》刊登了一份由总书记比昂基签署的公报,公报宣布:法西斯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把党的支部和法西斯军事组织行动队合并;从1921年12月15日起,所有党员一律参加行动队。

公报发出后,法西斯党即着手对行动队进行全面整顿。它解除了马尔西克的行动队司令职务,把全国划为4大军区,分别由佩罗内、科姆帕尼、甘多尔费和伊里奥利指挥。由巴尔波、德·博诺和德·韦基3人组成最高司令部,对法西斯武装实行全面控制。

为了提高行动队的战斗力,法西斯党在全国建立一批能容纳千人以上的大型兵营,作为驻扎和训练行动队骨干的基地。它还决定强化法西斯纪律,并明文规定,未经领导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采取行动。

采取上述措施后,法西斯武装在数量上超过了意大利国民军,达到30多万人。全国的法西斯行动队全部纳入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并受严格纪律约束的有机整体中,为“向罗马进军”建立了有效的武力保证。

法西斯党继续以暴力行动捣毁工会,夺取社会党控制的城市,建立“进军”基地。自1922年初开始,法西斯党以帮助政府“恢复社会秩序”为名, 有计划有步骤地袭击、破坏各种形式的工人组织。据意大利警察当局的材料, 3至7月,有19个城市的工会,70个合作社和161个俱乐部、社会党基层组织被捣毁。各地工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

自5月中旬开始,法西斯行动队转入武装夺取社会党控制的城镇。到7月底,先后占领的中等以上城市有费拉拉、洛维戈、波伦亚、克雷莫纳和拉文纳等。这为法西斯“向罗马进军”建立起一批重要的基地。

法西斯党采取了一些笼络人心的行动,取得中小资产阶级的拥护。为了回击法西斯对工人阶级的暴力行动,受意大利社会党控制的“劳动同盟”决定,于1922年8月1日举行“争取政治自由和工会自由”的反法西斯总罢工。参加者主要是铁路工人、电车工人、邮电工人和清洁工人。这些行业的罢工影响了城市的正常生活,引起中小资产阶级的不满。对此,法西斯党早已察觉,在它获悉“劳动同盟”将要举行总罢工的消息后,便一方面向政府发出“最后通牒”,逼迫其实行镇压;另一方面在采取大规模暴力行动的同时,派遣黑衫队队员接替罢工者驾驶火车、电车、清扫街道和从事其它公共服务活动,保证了城市生活的正常进行。这一举动深得中小资产阶级的欢心,有人自愿拿出钱财,作为发给接替罢工工人劳动的法西斯分子的奖赏。

1922年10月初,与奥地利接壤的上阿迪杰区出现一种亲奥地利的离心倾向。意大利舆论对此反应强烈,纷纷要求政府采取行动,予以制止。当时,政府已对边远地区失去控制。法西斯党趁机把黑衫队开进这个地区,占领博尔扎诺和特伦托等几个主要城市。它把纵容离心倾向的高级专员和市长赶跑,解散地方武装,宣布了保证这一地区意大利化的措施。这一行动大大提高了法西斯的威望。地处波河三角洲的波尔西内地区总共有62个市镇,法西斯分子在当月举行的选举中,在这个地区的60个市镇取得了胜利。在亚平宁半岛南端的莱基诺,法西斯分子在总共7个市镇的选举中全部获胜。

法西斯党在此时期加紧拉拢军队,争取广大士兵的同情与支持。墨索里尼一向重视做军队的工作。1922年10月14日,他在《意大利人民报》上发表署名文章说:“国民军不会反对黑衫军,理由很简单,因为法西斯分子从不与国民军为敌,相反对它怀有最崇高的敬意和无限的钦佩”。他还派与阿奥斯塔公爵关系密切的德·博诺①专门从事争取军队上层的工作。阿奥斯塔公爵在国民军中颇有影响,且同情法西斯主义,因而德·博诺对军队的争取工作取得很大成效,这对法西斯顺利地夺取政权起了重要作用。

在完成上述步骤后,墨索里尼于1922年10月16日在米兰召开了有法西斯巨头比昂基、巴尔波、德·博诺、德·韦基和伊里奥利等9人参加、邓南遮列席的会议。会议分析了国内局势和各项准备工作,决定发动政变。同时决定在博迪盖拉建立由巴尔波、比昂基、德·博诺和德·韦基组成的“四人领导小组”,全权负责“向罗马进军”的组织与指挥。

10月20日,“四人领导小组”在佛罗伦萨拟订了具体行动计划,确定了进军的路线、各路纵队的指挥人选和失败后的具体安排。10月24日,在那不勒斯召开了有3万名法西斯分子参加的大会,实际上是向罗马进军的誓师会。墨索里尼在向黑衫队讲话时暗示,法西斯即将“向罗马进军”。

在进军的各项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墨索里尼于10月26日晚在那不勒斯的维苏威旅馆,召集法西斯“四人领导小组”成员以及巴斯蒂亚尼、特鲁兹和斯塔拉塞①等人举行会议,决定立即“向罗马进军”。次日,又召开各地法西斯头目的会议,最后下达了“向罗马进军”的命令。法西斯总指挥部迁到罗马以北仅100多公里的佩鲁贾。

意大利政府对上述事态发展缺乏应有的重视,错误地认为法西斯自那不勒斯会议后,放弃了向罗马进军的计划。10月26日,首相法克塔给当时在圣·罗塞莱的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的电报说,那不勒斯“法西斯群众大会是在平静的气氛中举行的,今天晚上(19时30分)法西斯行动队队员已开始返回各自的岗位,迄至目前为止,未发生任何事件。现在我相信,他们已放弃了向罗马进军的计划。”

墨索里尼率领法西斯党徒进入罗马

其实,在他发这份电报的时候,黑衫队已奉命向距罗马20—50公里的圣·马里奈拉、蒙特罗托多和蒂沃利3地集结。27日,法西斯“四人领导小组”发布“向罗马发起猛烈攻击”的布告。法西斯分子兵分3路,向罗马挺进。另一路作为预备队开往弗里尼奥待命。

罗马师团指挥官普里埃塞将军得知法西斯开始向罗马进军的消息后,遵照军团司令基拉尔迪的命令,立即采取行动保卫罗马。他派兵保护各大公共建筑物,在各主要街道部署了步兵和炮兵,重要地区设置了铁丝网。

政局的突然恶化使国王埃马努埃莱三世于27日晚匆忙返回罗马。他在听取了首相法克塔的汇报后,同意宣布全国戒严。

28日凌晨6时,法克塔召开紧急内阁会议,一致决定向国王建议宣布戒备状态、批准一切应付政治、经济局势所必要的措施和授予有关大臣相应的权力。然而,会后政府向全国发表的声明,不仅只字未提将对法西斯分子采取何种镇压措施,甚至连一句警告的话也没有说。声明只是说,意大利的一些省出现了有组织的颠覆性集会,其目的在于阻止国家机构正常行使其职能,和使国家陷入极度混乱之中。对此,政府虽然宣布自28日中午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戒严,但并未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予以制止,而是强调“确保和平解决”。

法克塔首相于28日上午9时前往王宫,请国王在戒严令上签字,国王却断然拒绝。几个小时之后,斯特法尼通讯社(即现在的安莎社)受权宣布,取消戒严。国王的态度之所以发生变化,用他本人的话说,是因为当时首都的卫戍部队总共只有5,000—6,000人,而且全都是征集来的,百分之百地靠不住。除用于保护梵蒂冈、政府各部、银行和封锁进入罗马的6条交通要道之外,无可用之兵以进行有效的防御。而且当时有消息说,向罗马进军的法西斯分子约有10万人,这使他十分恐慌。

其实,这只是遁词。促使国王改变态度的主要原因,是在法西斯上台前的几周里,执政的自由民主党的几个主要领导人,如前首相乔里蒂、萨兰德拉、尼蒂等人,都在同墨索里尼搞秘密交易。被认为是乔里蒂代理人的法克塔,甚至指望通过政局的混乱捞到好处。墨索里尼同他们都进行过谈判,对每个人都做过一些许诺,虽然法西斯上台后,这些许诺基本没有兑现,但对法西斯夺取政权却起了重大作用。此外,民族主义协会(即国家主义党)总书记费德尔佐尼,作为垄断资本的代言人,向国王施加了压力。军队的亲法西斯倾向也起了作用。本来,只要装备精良的普里埃塞将军指挥的罗马师团出兵干预,向罗马进军的武装法西斯分子即可被击溃。狡诈的墨索里尼也害怕出现这种局面。正因为这样,他才把一切权力于10月26日统统交给法西斯四人领导小组,只身一人跑到米兰,准备一旦进军失败,即逃往瑞士。

然而,国家当权者中,此时没有一个人想动用军队去粉碎法西斯的进军,他们企图借助法西斯这支反动力量,去镇压革命运动。这就是国王拒绝在戒严令上签字,并接受法克塔内阁提出的辞职要求的真正原因。随后,国王又根据垄断资本的组织——意大利工业家联合会的建议,把首相职务交给了墨索里尼。

29日下午,墨索里尼接到国王首席副官齐塔迪尼将军的紧急电话,通知他,国王让他立即前往罗马组成新政府。正在米兰清理物品、打点行装、准备逃亡的墨索里尼颇感意外,不相信国王会让他出面组阁。墨索里尼要求对方把电话内容以电报形式发给他。在他的坚持要求下,齐塔迪尼将军放下电话,即给他发去下述电报:

“米兰 墨索里尼阁下:

国王陛下请您立即前来罗马,因为他想委任您组成内阁。

顺致敬意

齐塔迪尼将军(签名)”

收到电报后,墨索里尼于当天晚上从米兰乘火车前往罗马。30日上午,他按照传统的宫廷礼仪晋见国王,领取了组阁委任状。

第二天,1922年10月31日,墨索里尼组成了政府。

法西斯独裁统治的确立

墨索里尼刚上台时,其他党派的势力很大,特别是全国8,000多个市镇中,约有1/4由社会党所控制。他未能立即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而是组成了一个多党联合政府。由14名阁员组成的内阁中,法西斯分子仅4人;其中墨索里尼任首相兼内政与外交大臣,阿尔多·奥维利奥任司法大臣,阿尔贝托·德·斯特凡尼任财政大臣,乔万尼·米利亚蒂任被解放的土地大臣(即殖民大臣)。其余的10名阁员中:自由党2人,自由民主党2人,人民党2人,军人2人,社会民主党1人,民族主义分子1人。

这种状况,既不符合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也与法西斯主义反对民主自由的思想体系不协调。墨索里尼组成政府后,立即采取措施,来改变法西斯党在政府内外的力量对比。1922年11月1日,墨索里尼逼迫内阁会议做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垄断资本和封建势力的决定,其中包括把电话业和保险业的经营权交给私人资本,取消《累进税法》和《农业改革法》等,以此来博得这些反动势力的支持。

墨索里尼以改编武装部队为借口,取缔了社会党的“赤卫军”、民族主义协会的“兰衫队”和由4万人组成的“皇家卫队”。他于1923年1月14日建立了一支30余万人组成的法西斯民兵,取名“国家安全志愿民兵”,作为实现独裁统治的重要工具。

为了控制议会多数和削弱国王的权力,墨索里尼强迫众、参两院分别于1923年7月16日和11月13日批准新选举法。该法规定:在大选中获得最多数选票(但最少须得到总票数的1/4)的党,应占有议席总数的2/3(即356席),剩下的1/3(即179席)按照比例代表制进行分配。

在执政的最初的1年半内,墨索里尼给报界、工会以及其他政党都还留有一点自由的余地。法西斯主义也还是新的事物,人们对它的本质还不了解,多持观望态度。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法西斯党使国家恢复了秩序,因而对它抱有幻想。这一切都大大减少了对法西斯的阻力。

1924年4月6日,意大利按照新选举法进行大选。法西斯党用武力控制选举机构,强迫选民每3人编为一组,进行投票。法西斯党共获得65%的选票,在议会中的席位从上届的35席猛增至375席。

5月30日,在新选出的议会开会时,反对派议员发言,揭露法西斯分子在选举过程中舞弊和使用暴力的情况。统一社会党总书记马泰奥蒂用大量的事实证明,法西斯分子不仅用武力阻止共产党人和社会党人投票,而且强迫选民分组进行投票,以便对那些未投法西斯党票的选民,进行种种迫害。

马泰奥蒂的讲话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展。为此,墨索里尼指使法西斯分子,于1924年6月10日绑架并杀害了马泰奥蒂。这导致新议会中共产党、社会党共和党、人民党、自由党、自由民主党和社会民主党的约150名议员(几乎包括了除法西斯党以外的全部议员)退出议会。他们组成阿文廷①反对派。宣布除非把马泰奥蒂案件查清,而且证明政府并未牵连其中,他们决不返回议会。这些议员还要求解散法西斯民兵,并停止其暴行。

法西斯分子杀害马泰奥蒂的暴行,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对。法西斯党内部也乱作一团,有的法西斯分子也对杀害马泰奥蒂不满。特别是被当作“替罪羊”的法西斯领导集团的第4号人物切萨雷·罗西备忘录的内容传出后,使许多法西斯分子感到自己被墨索里尼所欺骗。他们从备忘录中了解到“马泰奥蒂事件”的真象,和另外几起重大暴力事件的内幕,因而许多法西斯分子退党。到1924年底,法西斯党的人数从1923年底的782,979人减少到642,246人。有些地方组织处于瘫痪。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使法西斯政权面临着崩溃的危机。墨索里尼甚至做好下台的准备。

为了平息群众的情绪,墨索里尼在议会中否认政府与此案有牵连,还下令逮捕杀害马泰奥蒂的凶手——杜米尼和普塔托。他还授意4名法西斯分子辞去大臣的职务,免去法西斯党的第4号人物切萨雷·罗西的首相新闻办公室主任的职务,并将其开除出党,予以逮捕。

马泰奥蒂事件在客观上为反对派创造了一个打击法西斯政权的良好机会。但是,退出议会的人员未能抓紧利用这一有利时机。他们迟疑不决,失去了宝贵的时间。特别是他们未能说服国王解除墨索里尼的首相职务。墨索里尼得以争取喘息时机,并依靠法西斯民兵的支持,对反对派采取报复行动。7月1日颁布新闻检查法,8月1日宣布禁止反对派集会。他并扬言要用武力镇压阿文廷反对派。

法西斯党的这种态度深得各垄断资本集团的赏识。它们立即推举4大财政寡头——本尼、皮雷利、奥利韦蒂和孔蒂组成代表团,于1924年9月15日会见墨索里尼,向他表示支持。在这之后,3名前首相乔里蒂、奥兰多和萨兰德拉,相继宣布自己不属于阿文廷派,造成了阿文廷派的分裂,各反对党的议员陆续返回议会。

1924年11月11日,议会通过对法西斯政府的信任案。墨索里尼的反动气焰更加嚣张。1925年1月3日,墨索里尼在议会发表了标志着确立法西斯独裁统治的演说。他公开宣布,将在讲话后的“48小时之内,用武力使全国的局势得以澄清”。墨索里尼讲话后,法西斯白色恐怖笼罩整个意大利。仅1月3日至5日的3天之内,法西斯分子就查封了95个团体和俱乐部;解散了150个公共团体、25个所谓“颠覆性”组织和120个“自由意大利”小组;逮捕了包括意共领导人葛兰西在内的111名重要的“危险分子”;查抄住宅655户。

接着,墨索里尼于1925年1月6日改组内阁,先后把非法西斯大臣统统逐出政府,继而解散了除国家法西斯党之外的所有政党,颁布了旨在取消集会和结社的《反秘密团体法》、从国家机关中清洗反对派的《保卫国家措施法》、确认墨索里尼个人独裁的《政府首脑的职责与特权法》和完全摆脱议会监督的《政府颁布法令的权力法》等,确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

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政权从此在意大利建立和得到巩固,此后它在传播法西斯主义思想和推动世界法西斯势力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注释

① “法西斯”一词系由拉丁文“Fasces”音译而来,它最早出现于古罗马时代。那时,贵族出游,常由仆从举着一个中间插着一把斧头,并由红条紧系的棒束,这个棒束名曰“法西斯”,是一种权力的象征。1890——1891年,西西里的矿工和农民联合建立由米凯莱·比昂基和切萨雷·罗西等10人于1914年10月5日在米兰建立的,取名“国际行动革命法西斯”,于10月11日发表了鼓吹参战的宣言。

“劳动者法西斯”,以反对资产阶级霸占耕地和要求提高工资。在意大利语中,“法西斯”的本意是“联盟”、“协会”。“劳动者法西斯”,即“劳动者协会(或联盟)”。该组织建立后提出了一个反映工农要求的革命纲领,对工农及其他小资产阶级分子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而在意大利,“法西斯”一度成了革命的代名词。

① 《伦敦条约》许诺给意大利的是:南蒂罗尔、特兰提诺、戈里齐亚、格拉迪斯卡、的里雅斯特、伊斯特里亚、达尔马提亚群岛中的几个重要岛屿、达尔马提亚省的南部、萨赞岛、发罗拉和多德卡尼斯群岛等。但《凡尔赛和约》只分给意大利的里雅斯特、皮拉、布里纳山道、伊斯特里亚、格里察和萨斯诺小岛。

① 德·博诺1866年生,1878年入预备军校,后入军校,1916年3月由阿奥斯塔公爵推荐,被任命为特拉帕尼旅旅长。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晋升为第4军军长。

① 巴斯蒂亚尼尼,法西斯众议员,法西斯上台后任经济副大臣和外交副大臣等职;特鲁兹,军官,法西斯众议员, 法西斯上台后历任内政副大臣和意大利非洲事务大臣等职;斯塔拉塞,历任法西斯党总书记和法西斯民兵总参谋长等职。

① “阿文廷”是位于罗马城西南的一小山名,相传古罗马时,反对贵族的平民曾到此山避难。

相关参考

墨索里尼倒台

墨索里尼是意大利独裁者和法西斯党的党魁,希特勒的忠实追随者。但随着盟军的反攻,墨索里尼的独裁统治也走向了尾声值得一说的是,除了上面所说到的妃嫔、宫女以外,代王刘恒的母亲薄姬,被吕雉亲封为代王太后,还特

外国军事人物 墨索里尼

   意大利法西斯鼻祖墨索里尼(1883年~1945年)   意大利独裁者,法西斯主义的元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犯。出生在意大利弗利省多

罗马 罗马征服意大利及其统治政策

罗马征服意大利及其统治政策罗马原是台伯河畔的蕞尔小邦,经过三个世纪的扩张侵略,征服意大利并实行分而治之政策,确立了对意大利的统治。征服意大利是建立罗马霸国的重要步骤,同时也对罗马奴隶制社会发展产生巨大

意大利 意大利·1945年4月29日游击队处死墨索里尼

1945年4月29日游击队处死墨索里尼墨索里尼(1883-1945),意大利法西斯独裁者,法西斯党党魁,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战犯之一。1883年7月29日生于普雷达皮奥。作过短时期的教师,1902年为躲

历史人物 法西斯的创始人墨索里尼是如何整治黑手党的

历史上对于法西斯的独裁主义向来是持批判态度的,对于法西斯的独裁者,诸如德国的希特勒、意大利的墨索里尼也同样是持反对批判态度的。那么作为法西斯的创始人,墨索里尼的一生是不是毫无建树,只剩下罪恶呢,如果这

历史百科 1943年9月3日盟国与意大利签署《停战协定》

1943年9月3日盟国与意大利签署《停战协定》1943年夏季以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局对意大利十分不利。7月中下旬,意大利统治集团内部发生分裂。7月24日,意召开了战争爆发以来首次法西斯党最高会议,会

意大利 意大利·1922年10月“罗马进军”事件

1922年10月“罗马进军”事件该事件指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统治的政变。1922年秋,意大利发生内战的局面促使墨索里尼要求建立法西斯政权,以便从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中“挽救”国家。墨索里尼坐镇米

意大利 意大利·1923年11月14日议会通过“严格选举法”

1923年11月14日议会通过“严格选举法”墨索里尼上台后,为实现其独裁统治,于1923年11月14日迫使议会通过“严格选举法”。此法规定:任何政党在选举中获得最多选票(至少须得到总票数的1/4),即

世界历史 法西斯主义是怎样兴起的?

法西斯主义是怎样兴起的?法西斯一词源自拉丁文“Fasces”,原意为“束棒”,其形状为一束中间插着斧头的小棍棒,是古罗马时期高级长官出巡时,其随从所肩负的象征权力的标志物。我们现在所说的法西斯来自意大

英国首相丘吉尔为什么说自己最佩服的二战名人是墨索里尼

众所周知,墨索里尼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意大利法西斯独裁者,丘吉尔是反法西斯同盟「”三巨头”之一的英国首相。而且由于意大利的「”幽默可爱”,英国一直没有把意大利视为头号战略对手。让很多人感到奇怪的是,在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