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黄巢为何都爱以菊花自比?本性狠毒阴柔

Posted 朱元璋 黄巢

篇首语: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朱元璋黄巢为何都爱以菊花自比?本性狠毒阴柔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朱元璋黄巢为何都爱以菊花自比?本性狠毒阴柔

中国文化总是要势不可当地展现出自己阴柔的特性,不仅是审美方面,人们评价一个男性的美,总是以“状若好妇”来比喻,而在政治甚至战争中,往往推崇斗智不斗力的境界,狠毒配上阴柔,才是谋略的善之善者。走刚猛路线的只配叫做一勇之夫,如果碰上晏子,用两个桃子就能杀掉三个。

皇帝的天下差不多都是凭刀枪打下来的,可是差不多像点样的皇帝都喜欢弄文作诗。刘邦当年不过一亭长,大队干部而已,斗大的字能认识几个都说不准,可是人家也有《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四海兮归故乡。

大抵也就是不识字的王熙凤“一夜北风紧”的水平,可是历代都夸好,说有帝王气象。不过,拿皇帝跟皇帝比,刘邦的诗还真是不错。就说乾隆的几万首歪诗,挨个排过去,没一首能赶得上当年刘亭长的。

早就听说当年的放牛娃朱和尚也作过诗,一直没福见到,见到以后吓了一跳,原来是首咏菊诗,诗云: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虽是标准的薛蟠体,但却霸气得紧,听口气就是天字第一号,任谁都不怕,而且还要把别个干掉。不过诗意好像似曾相识,仔细一想,哦,原来黄巢也曾经有过类似的货色: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过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这两首诗,在过去那个特别推崇农民起义的年月里,曾经非常吃香。黄巢跟朱元璋一样,都是农民造反的头儿,只是命不太好,仅仅做了个草头皇帝。草头皇帝也是皇帝,皇帝抄皇帝,跟学者抄学者一样,本是自然之理,那时候又没有版权的说法,抄就抄了,断不会有好事者出来在媒体上说三道四。

本来菊花秋艳,并没有杀掉百花的意思,要论杀气,本是秋风的事。自古以来,平头百姓家的闺女,名菊叫兰的不知凡几,大户人家的婢女,被赐名秋菊者更是不知有多少,大家看到的其实都是菊的妩媚柔顺。大概只有黄巢、朱元璋这样舞刀弄枪,一路杀奔龙廷,夺了鸟位的人,才会赋予菊花杀百花的意义。这只是他们自己心理的一种投射。霸气和杀气,对于这些刀口舔血的人来说,本是应有之义。只是,令人奇怪的是,怎么两个大男人,而且都是舞枪弄棒的粗人,作起诗来都以花来自喻?难道他们不能把自己比点别的什么?尤其是那个朱元璋,居然抄袭前辈笔意,可见对以菊花自况境界的向往。

按传统的周易解说,做皇帝的,都占个“乾”字,属于至刚至阳的东西。同样按传统,花无一例外地属于至阴至柔、属“坤”字的女人的象征。不过,中国文化总是要势不可当地展现出自己阴柔的特性,不仅是审美方面,人们评价一个男性的美,总是以“状若好妇”来比喻,而在政治甚至战争中,往往推崇斗智不斗力的境界,狠毒配上阴柔,才是谋略的善之善者。走刚猛路线的只配叫做一勇之夫,如果碰上晏子,用两个桃子就能杀掉三个。黄巢是个不第书生,在自命是李耳后裔的唐朝皇帝统治下,估计读过《老子》,读没读过《韩非子》很难说,而出身放牛娃并在庙里混过的朱皇帝,肯定两者都没看过,不过这并不耽误他们使阴招、弄诡计。相比起来,什么都没有读过的朱元璋,活儿干得更漂亮,得天下十几年,就把昔日一起打拼的老兄弟杀得干干净净,连一点反抗的机会都没给,古今中外谁能做得到?

娇美菊花,也弄得阴鸷和戾气。碰上了皇帝和草头皇帝,任它什么东西,都只好自认晦气。

相关参考

唐朝历史 黄巢题菊花原文剖析,黄巢是怎么创作出《咏菊》的

黄巢题菊花《题菊花》是唐朝末年的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所创作的一首诗,此诗记录在《全唐诗》中。这首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作者通过对菊花的描写,抒发了自己想要主宰社会的伟大抱负。下面让我们对这首诗进行比较完

我军历史上为何爱以第四命名开创性部队

在我军历史上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井冈山的工农红军称为第四军,抗日战争时期由南方八省游击队组成的部队称为新四军,1950年组建的我军第一支空军部队也定名为第四旅。为什么我军总爱以“第四”来命名具有开创性意

"诛十族,活剐宫女",如此狠毒,为何还被称为一代大帝

今天,我们要谈起这样一位皇帝,他就是明成祖朱棣,是怎样的一位皇帝?在明朝,除了朱元璋,我想接下来皇帝威名就数他了,他当朝时期,安邦定国,国泰民安,因此被称为永乐大帝;可世人不知,他还有血腥的一面。朱棣

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故事源自黄巢起义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写的一首歌咏菊花的诗。黄巢年轻时,到京城长安应考,没有考上。他在长安看到了朝廷的腐败,愤慨地写下了这首诗,表

明朝历史 明代皇帝都爱吃什么奇珍异味

导读:朱元璋建立的明王朝,是典型的由汉人创建的统一天下的大帝国。贫寒出身的朱元璋在40岁时夺得帝位,君临天下,他就开始了对身边战友的残酷清洗和血腥镇压,以巩固自己的统治,让朱明江山世代相传。分封诸王,

历史百科 挺进江南

黄巢曾写过一首《菊花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首诗表明了他的心志:带领披甲战士,直冲长安,推翻唐王朝。黄巢被推为起义军首领之后,采取措施,建立了统一的

明朝开国功臣为了活着,在朱元璋面前自比为狗,结局如何

提起明太祖朱元璋,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残暴。在其统治时期,大杀功臣,很多开国功臣都被他无情的杀戮。连战功赫赫的蓝玉,都被朱元璋剥皮实草,挂在了女儿的门口。至于胡惟庸一案,更是牵连了3万多人。开国34功

关于一首描写西安的古诗

1、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唐·黄巢《不第后赋菊》译文:盛开的菊花璀璨夺目,阵阵香气弥漫长安,满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2、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日本的“菊花”王朝为何能传承千年

日本的“菊花”王朝为何能传承千年?关于“天皇”家族有什么故事?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2019年10月22日,日本当地时间同日,日本新一届天皇德仁在东京皇宫宣告即位,历史翻开了明仁天皇长达30年

历史人物 开国皇帝都爱杀功臣

今天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秦始皇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也许从刘邦以及朱元璋等人的心里,他们也想和那些兄弟同甘共苦。然而当了皇帝以后,他们还是觉得,那些打天下的功臣,已经成为了皇权最致命的威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