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托名民国元老熊希龄“遗腹子” 古龙身世之谜
篇首语: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曾托名民国元老熊希龄“遗腹子” 古龙身世之谜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曾托名民国元老熊希龄“遗腹子” 古龙身世之谜
正如他笔下那些留给我们无尽遐想的谜团一般,古龙的出生年月,一直是个悬案。
古龙的诞辰业已无据可考,唯一可以大致确定的是,他出生应在1936—1938年间。
原名“熊耀华”的古龙出生于单亲家庭,父亲早早就抛妻弃子,离家出走。但不知何故,古龙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谎称自己是民国总理、国民党名宿熊希龄的“遗腹子”,据他的好友倪匡和弟子丁情回忆,古龙生前很想“认祖归宗”,去熊希龄的故里——湖南凤凰古城走上一走。然而直到1985年9月21日他因为肝硬化英年早逝的那一天,他依然没能成行。这绝不只是古龙一个人的遗憾,也是古龙的亿万读者,连着凤凰这座千年古城的遗憾。
古龙撒手人寰的那一天,带走了众多好友为癖酒成命的他精心准备的48瓶XO,却为喜欢他文字的人们留下了71部水平参差不齐的武侠小说。这71部作品,花了古龙25年的时间,这在尚未有电脑写作的年代,算是极其高产的了。而这71部作品,给读者留下的却是无尽的英雄气短、儿女情长,遐思念想、迷恋痴狂。
抛开古龙小说语言上的简洁诗意不说,古龙小说的情节,历来也是最动人心魄的。古龙小说的主人公大多琴心剑胆、成熟优雅,他们类似于西方的孤胆英雄,总是兼具勇气和智慧,总有办法在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谜团中找出最原始的线索,最终破解开一个又一个的疑难悬案。
在金庸武侠中,除了大侠乔峰外,其他主人公总要在历经千辛万苦和一番俗套奇遇之后,方能成就一身好武艺,但古龙小说就不同了,在他的笔下,那些人物都是天纵奇才,一出场便有千般身手,为万人敌。正因为如此,当古龙小说创作进入成熟期之后,已很少有对武打场面的正面描写,他总是营造出一种紧张而神秘的气氛和意境,来烘托高手对恃时的那一种惊心动魄和命悬一线,让多少读者为之休戚与共、提心吊胆、连大气也不敢出。
古龙小说情意兼备,在他的武侠世界里,男人间的友情是必不可少的,其份量甚至远远超过了男女欢爱,也正因为如此,古龙小说的爱好者大多为男性,女人们总是永远无法理解和接受,男人之间那种义薄云天、一诺千金的友情。哪怕那两个男人在之前一秒还是敌人,甚至永远是敌人,但在古龙的笔下,他们仍会用一种惺惺相惜的姿态与对方较量。
一直以来,武侠小说界的评论多认为:武侠世界,金庸第一,古龙第二。而在古龙迷看来,金庸武侠,只不过是旧武侠的改良品种,只有古龙武侠,才是真正的“新武侠”。古龙成熟时期的小说业已进入“无招胜有招”的境界,就像宋词世界里既需要有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的东坡居士,也需要有浅斟低唱“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柳三变一般;武侠世界里,也同样需要“侠之大者”的金庸和“侠之风流”的古龙。“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而在武侠小说这样特定的世界里,其实很难真正分出金古二人的高下。而对于大多数成熟成功的男人来说,惟有古大侠的武侠,才是真男人的武侠。几多英雄血,几多侠士魂,几多长相思,几多爱别离,当纵酒放歌仗剑拈花的侠客身影消逝在无穷碧空中时,还有多少读者依旧沉醉在古大侠的武侠世界里,做着与世隔绝的追梦人。
一生热爱美酒佳人的古龙,最终倒在了酒色之下。48岁便撒手尘寰的古大侠,本该用更为成熟更为壮观的作品来回报热爱他的读者们。然而,命运本身就是一个任谁也无法战胜的对手,连大侠古龙也不例外。古龙可以用笔创造出一个个身怀绝技、鲜衣怒马的大英雄,去挑战强大的对手和命运,但他自己在面对吟松阁那把有些生锈的小刀时,却无力去避开。
“握紧刀锋”,是古龙在自家客厅亲笔书下的字。这是一种痛苦:明知自己有肝病,还要以酒为餐,以追逐女人为乐。最终的结果,纵是铁打的骨头,也只能走上不归路。放荡的人生,不羁的脚步,却隐着一颗天真单纯的心灵。也许,这也是所有古龙迷一直热爱着他的真正原因吧。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道不尽的古龙,也许还要用若干个十年、百年甚至千万年把酒重温。只是,古龙之后,江湖再已无武侠。
“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天国里的古大侠,也许他不再寂寞。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熊希龄生平是什么样的 民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熊希龄简介
熊希龄(1870.7.23—1937.12.25),字秉三,别号明志阁主人、双清居士。出生于湖南湘西凤凰县,祖籍江西丰城石滩。民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实业家和慈善家,北洋政府第四任国务总理。
一个是民国内阁总理熊希龄,一个是湘西穷小子沈从文,两人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关系让熊希龄无意中影响着沈从文的命运:他的藏书让沈从文决心毕生从文,他的「”施恩”让沈从文内心坚强,他的事功让沈从文为他写了两
一个是民国内阁总理熊希龄,一个是湘西穷小子沈从文,两人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关系让熊希龄无意中影响着沈从文的命运:他的藏书让沈从文决心毕生从文,他的「”施恩”让沈从文内心坚强,他的事功让沈从文为他写了两
知名人物 熊希龄生平故事简介,熊希龄历史评价,熊希龄怎么死的?
熊希龄,字秉三,别号明志阁主人,晚年署双清居士,学佛后号妙通。祖籍江西丰城。1870年7月23日(清同治九年六月二十五日)生于湖南凤凰直隶厅镇筸(今凤凰县沱江镇),故人称熊凤凰。其父熊兆祥,号云卿,嗜
熊希龄1913年9月11日,熊希龄内阁正式成立,熊希龄任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其他总长是:外交孙宝琦,内务朱启钤,陆军段祺瑞,海军冠雄,教育汪大燮,司法梁启超,交通周自齐,农林、工商张謇。国民党二次革命
熊希龄清末民初,国力脆弱,藩篱溃撤,滨海数千里门户洞开,全国开放的口岸非属约开即为租借,主权遭到严重践踏。北洋政府迫于商学界核心舆论的强大压力,为杜绝他人觊觎,防止渤海门户彻底旁落,力图采取补救措施。
毛彦文是中国第一位留学女博士。这位平凡而又奇特的女子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她的乱世爱情。这些爱情故事背后,是的离乱沧桑……> 未竟的青梅恋> 毛彦文(1898年至1999年),小名月仙,出生于浙
大名鼎鼎的熊希龄,个人成分比较复杂,他是大清的进士,被点过翰林。参加过百日维新,并因此被大清国革职,但所幸没有割去脑袋。辛亥革命时他因为拥护袁世凯有功,在袁世凯的国民政府里做高官,后又做到北洋政府的总
本文原载于《翻阅日历》北洋时代号称“武夫当国”,其实,当时有实力的各路军阀整天忙的却是组阁。只是在山头林立的情况下,想要组成一届让各方都满意的内阁并不容易,所以,北洋时期的内阁新陈代谢非常快,短短16
1.古代喝鹿血的皇帝是谁传说中有名的是雍正。清末民初,反清排满的情绪日盛,也出现了很多清帝的野史传说,乾隆帝生母疑案,更是被炒得沸沸扬扬。一是南方傻姐说。民国时期曾任国务总理的熊希龄,从“老宫役”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