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的医药文化有啥神秘之处 瑶族医药文化
Posted 瑶族
篇首语:学在苦中求,艺在勤中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瑶族的医药文化有啥神秘之处 瑶族医药文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瑶族的医药文化有啥神秘之处 瑶族医药文化
瑶族居住在我国南方山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瑶族人民积累了利用草药防病治病的丰富经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瑶族医药治疗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古老又神奇的瑶医瑶药成了我国民族医药中的一枝奇葩。同时,千百年来,民间瑶医瑶药因其颇具特色的诊疗方式和独特的疗效也为世人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历史上瑶族没有自己的文字,瑶医药的传录方式全靠口耳相传、指药传授、指症传经,在本民族内部自成体系。瑶医认为人体内脏之间、人体内脏与外界环境之间,既对立又统一,从而维持相对盈亏平衡和正常的生理活动。当这种动态盈亏平衡因外界或人体内部某些原因遭到破坏而又不能完全自行调节得以恢复时,人体就会发生疾病。破坏人体盈亏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的原因就是病因。病因可以是多方面的,诸如气候异常、瘴气疫毒、蛊毒风痰、精神刺激、饮食劳倦,先天禀赋,虫兽外伤等,均可导致疾病的发生。另外,在某些疾病的病变过程中所产生的病理产物,如痧症、痨症、痰症等,反过来作用于机体成为继发病因。
在诊断方法上,瑶医采用望、闻、问、触外,常用的还有甲诊、掌诊、舌诊、耳诊、鼻诊、目诊、面诊及观察患者大小便的质、色、气味来辩别疾病。在治疗方法上,瑶医除了采用针灸、针挑、骨灸、蛋灸、麻灸、艾灸、打火罐、按摩、刮痧等方法处,还应用瑶医特有的磨药疗法、杉刺疗法、火功疗法、火油灯疗法、火堆疗法等治疗一些疑难杂病,常收到满意的疗效。
“风打药物分类理论”是瑶医药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风”即柔弱、柔软;“打”即坚硬、坚强。“风药”具有和缓,平调腑脏功能的作用,“打药”则取效迅速,具有驱逐邪气之效。“风打”反映了药物的功效特点,也是瑶医临床用药的依据。
瑶医药是瑶族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治疗经验,而且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风格。同时,瑶医瑶药因其价格低廉、疗效确切,在瑶族群众中也享有很高的声誉。瑶医药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方面和祖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继续为各族人民的健康作出着不可估量的贡献。
相关参考
瑶医药是瑶族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治疗经验。独特的民族风格。瑶族民间医生多以盈亏平衡理论来指导自己的临床实践。历史上瑶族没有自己的文字,瑶医药的传录方式全靠口耳相传、指
瑶族药浴一般采用新鲜植物,平时备干品冬季用。药浴设固定配方,常取3~7种药草即可1、常用治疗皮肤病、皮肤瘙痒、湿疹、皮炎、疥疮、漆疮等浴用植物:博落回、笔筒草、千里光、银花、甜条、红花银糖菜、扛板归、
基本简介瑶语属汉藏语系瑶语族瑶语支瑶语是指华南瑶族使用的语言的合称,又作勉语,属于汉藏语系中的苗瑶语族。在苗瑶语族中,瑶语支的几种语言,通称勉语,另外瑶族所用的语言亦包括属于苗瑶语族苗语支的布努语和巴
广西瑶族瑶浴:金秀大瑶山瑶族药浴(俗称“庞桶药浴”)是金秀瑶族人民世代相传、秘不外传的一种淋浴习俗和保健方式,也是瑶族人民接待嘉宾的最高礼仪之一。瑶族药浴根据风、寒、暑、湿、燥、火六淫所引起的不同症状
瑶族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跨境民族。据越南有关部门统计,1999年该国瑶族人口为62万余人,到2008年发展为80万人,是世界上除中国之外瑶族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瑶族从中国迁徙到越南时也把过山榜、
茶为国饮,中华茶文化历经千年的历史在华夏大地上生根发芽、与当地风俗习惯水乳相融,形成了纷繁多样的茶俗茶礼。在广西省钟山县的瑶族乡,打油茶作为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特色食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瑶族刺绣主要流传于粤北乳源瑶族自治县的必背、游溪、东坪镇农村及乳城、桂头镇部分地区。乳源瑶族属过山瑶,该族妇女自古爱绣花,闲时针不离手,代代相延,但刺绣确切产生年代已无从考证,其历史渊源据说与瑶族先祖
在民族医学的历史上,我国少数民族积累了丰富的民族医学文化,其中瑶族人民就是民族医学文化中的佼佼者。瑶族人民在预防医学方面也总结出丰富的经验。如瑶族先民很早就认识到某些疾病是可以互相传染的,当隔离了病人
达努节“达努”是瑶语,意为“不要忘记”。节日定在农历的五月二十九日。相传这一天,是瑶族始祖“祖娘”的生日,所以又叫“祖娘节”。传说祖娘叫密洛陀,她曾派三女儿带着谷子到山里垦荒。密洛陀将珍藏的铜鼓送给三
自古以来,瑶族人民虽然居住条件差,文化水准低,但他们却酷爱清洁。不论严冬腊月或是夏日酷暑,每天劳动后都要洗澡。他们洗澡不同于其他民族只有清水一盆,而是用药水洗,俗称药浴。据调查,居住在广西金秀龙胜、忻